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① 介绍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② 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
③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能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朗诵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2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并不陌生。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引导他们透过音乐作品,去感受《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点,想象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单一的、空洞的、机械呆板的说教,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学习的自主性,课前要求学生主动地收集资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多角度、多形式地促进学生去了解与《黄河大合唱》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唱、模仿指挥、对唱、教师示范等教学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创造更多、更有趣的音乐实践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交流、讨论、知识竞赛、归纳”等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作品赏析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朗朗演奏的《保卫黄河》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朗朗钢琴演奏的《保卫黄河》
2、提问学生《保卫黄河》的作曲家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用音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请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冼星海。
2、冼星海介绍(一张幻灯片)可以涉及到历史事件。来突出他的抗日救亡歌曲
3、讲解(创作的故事)
(设计意图:课前查阅有关黄河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知识面,及学科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2【讲授】分析《黄河大合唱》
三、分析《黄河大合唱》
(1)介绍作品。了解作品全貌及本课知识点。
《黄河大合唱》共分为八个乐章。我们看到书上195页,从它的曲名我们就能体会到整部作品是极具情绪变化的。
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1)让学生来朗诵这段朗诵词:“朋友!你到过黄河 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胡话,那么,你听吧!
①提出问题:《黄河船夫曲》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它只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吗?
②学生欣赏。
③学生回答后归纳:
我们一听到《黄河船夫曲》心情会为之震撼,热血会为之沸腾。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师朗诵,放背景音乐《黄河颂》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人民勤劳勇敢。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中国人民对哺育自己的母亲河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美诗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设计意图:在带有目的性的欣赏中,让同学们协商交流体验,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团结合作探究能力。)
2、欣赏《黄水谣》
(1)播放《黄水谣》,学生欣赏。
(2)提问:《黄水谣》演唱形式?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如何?
(3)自由诵读,酝酿感情,朗诵歌曲前的朗诵词,请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朗诵。
(4)教师小结:《黄水谣》并现场自弹自场一段《黄水谣》让学生现场感受并深入体会那种凄凉的感觉。
(设计意图:以教师的演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不同情感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体验作品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黄水谣》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而《黄水谣》则是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它描绘黄河两岸沃土千里,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活;它借黄水的日夜奔流,倾诉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在敌寇的铁蹄践踏下,人民群众悲愤填膺,燃烧起阶级仇、民族恨的怒火,发出了悲愤有力的控诉。《黄水谣》的曲调写得十分成功,它深厚宽大,把作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地的神情都尽情地歌唱出来。主部的音乐是波浪起伏的,显示出黄河奔腾叫啸的威力,象征着中国人民处在革命战争中的严酷考验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犹如黄河波涛一样汹涌起伏、沸腾激荡。主部的第二乐段,曲调亲切、明朗,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副人民勤劳生活的画面来,表现得深切动人。接着音乐转入由低沉而逐步推向悲愤的控诉,这是一个4/4拍子的副部乐段,表现了敌寇入侵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敌占区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乐段结束在两个连续的四度下行,感人甚深。《黄水谣》最后是主部的再现,深沉地诉说着这空前的灾难。(主部、副部具体到每一句歌词,让学生有个直观的了解)。
(6)巧妙过渡、感性导入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要去保卫黄河!
(7)欣赏《保卫黄河》
a、欣赏视频
b、提问:演唱形式?合唱曲的情绪?
c、练唱《保卫黄河》
d、请学生谈谈欣赏完了《黄河大合唱》有何震撼!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做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演唱让学生感知到对作品的演绎存在哪些不足,并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三、《黄河大合唱》的总结
主题:抗日和爱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赞美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 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勾画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活动3【活动】练唱《保卫黄河》
练唱《保卫黄河》
请学生谈谈欣赏完了《黄河大合唱》有何震撼!
活动4【测试】了解大合唱的概念
了解大合唱的概念(展示)
大合唱,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课堂小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与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回顾这堂课所学的知识
活动5【作业】学生课堂评价表
学生课堂教学评价表
授课学生系别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讲授具体章节 .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满意程度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老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上课有热情,讲课认真、投入讲课思路明晰,条理清楚,好懂易记节奏适当善于启发,鼓励质疑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生动有趣讲课易于接受教态自然,师生平等和谐同学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同学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讨论热烈已掌握本节内容,完成课堂任务感觉很轻松欢迎老师继续给我们上这样的课统计
写出A、B、C的总数
以上为同学评价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请同学针对上面的内容,以及你自己的感受,回答几个问题?
1.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 我认为该教师最让我欣赏的优点是:3. 我认为该节课需要改进的方面是:
4. 其他关于本节课的任何意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