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一二三一、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与发展
(1)原理:不同地物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2)概念: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3)特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一二三2.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
(1)系统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2)遥感分类。一二三(3)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的比较。 一二三二、遥感与资源普查
1.应用领域: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
2.优势:遥感技术应用于资源普查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大大缩短普查时间,对信息及时进行更新。一二三三、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1.意义
(1)为社会信息化提供高分辨率的信息资源。
(2)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
(3)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灾害的认识。
2.遥感与洪涝灾害监测
(1)优点:实时、准确地收集洪水分析资料。
(2)作用:为分洪和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
思考讨论发生洪涝灾害时,如何根据遥感图像,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和面积?
提示:在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感图像中,红色部分表示洪水新淹没的范围,因此对比洪灾发生时与没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像,就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积。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遥感的工作原理
问题导引
下图是遥感卫星接收不同地物反射信息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卫星上获取地物反射信息的装置是什么?
提示传感器。
(2)图中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是否相同?
提示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
(3)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提示不同的地物或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判别物体。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探究一探究二2.遥感的工作流程
(1)流程。
(2)图示。探究一探究二方法技巧
图示记忆遥感的原理探究一探究二延伸拓展
各种遥感影像的特征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探究一探究二(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
①判断水体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状况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波率曲线可看出,符合题意要求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第(2)题,依题意,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波率不同,由生长状况不难判断粮食作物的产量。第(3)题,不同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则污染水体与未污染水体反射率也会不同,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和较轻则反射率也会不同。据此,能用遥感技术来判断水体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程度。
答案:(1)D (2)D (3)A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遥感的应用
问题导引
每到春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要遭受沙尘暴的袭击。目前,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合材料探究:
简要说明遥感在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提示提供图像数据资料,对沙尘暴跟踪监测、预报等。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探究一探究二2.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探究一探究二3.遥感技术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 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
中央气象台2014年7月22日发布台风橙色预警:2014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正逼近福建省沿海,很可能于23日在福建省中北部沿海登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气象研究中心利用气象卫星跟踪第10号台风“麦德姆”,这是遥感技术在( )
A.资源普查领域的具体应用
B.灾害监测领域的具体应用
C.环境监测领域的具体应用
D.工程建设领域的具体应用探究一探究二(2)与地面气象站相比,我国的气象卫星可以( )
A.获得更为准确的第10号台风“麦德姆”的风速、降水量等数据
B.直接观测到地面洪水的水位与水量
C.实时获取第10号台风“麦德姆”所到之处的所有受灾情况
D.对第10号台风“麦德姆”作整体观测并有利于及早发布警报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台风橙色预警”,台风属于灾害性天气,因此跟踪观测第10号台风“麦德姆”是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具体应用。第(2)题,气象卫星只能在空中对第10号台风“麦德姆”作整体观测,获取信息并及早发布警报,而地面气象站获取的信息更为准确。
答案:(1)B (2)D1-2 3-5 6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特点是( )
A.监测范围广 B.时效快,精度高
C.连续性强 D.准确定位
2.就航天遥感而言,若传感器相同,其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 )
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 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
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1-2 3-5 6解析:第1题,由图中“我两三次就可以把半个地球拍摄进去”可知航天遥感的特点是监测范围广。第2题,获取资料的速度、周期与探测范围无关;若传感器相同,当探测范围越大时,分辨率越低。
答案:1.A 2.C1-2 3-5 6RS(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完成第3~5题。
3.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技术优点的是( )
A.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 B.监测范围广
C.能够迅速获取信息 D.能实施动态监测
4.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 )
①资源调查 ②人口增长预测 ③环境监测 ④自然灾害调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RS能对小麦进行估产的原理是( )
A.监测小麦生长的土壤类型
B.监测小麦苗期的生长状况
C.监测不同小麦品种的长势
D.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1-2 3-5 6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遥感的优点以及遥感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遥感的原理和特点。第3题,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探测时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小,但并不是完全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第4题,遥感不能对一个区域人口增长进行预测。第5题,对粮食估产主要是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
答案:3.A 4.C 5.D1-2 3-5 66.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 ,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 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 (高或低)的。?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
,它的产生是由于 ? ,?
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 。?1-2 3-5 6解析:本题考查遥感技术的运载工具和区别遥感技术分辨率的高低。遥感技术主要通过接收电磁波来获取信息,任何物体都反射、辐射不同的电磁波,遥感技术就是依靠这一特点来识别物体的。
答案:(1)飞机 航空摄影 高
(2)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 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或大气对太阳辐射、散射的能量,自身受热也能产生电磁波辐射 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具有识别这种电磁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