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配套教学设计(4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配套教学设计(4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4:30:4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2、热衷流行音乐,对冼星海的音乐作品缺少认识与了解。
2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著名大型声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壮阔无比的史诗。作品痛诉了华夏摇篮——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像战斗的号角、讨伐的文一样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使中华儿女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去投入民族解放战争,去光复被蹂躏的每一寸土地。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是诗人光未然根据原拟写的长诗《黄河吟》改写的八乐章歌词,而且每乐章前都有诗歌朗诵。
《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仅用一周时间,连同伴奏音乐也不过半月。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在曲式结构上既吸取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又强烈地突出了民族音乐的色彩、风格;在伴奏音乐上,既发挥了管弦乐有宏大气魄的特长又突出了民族乐器的色彩;演唱前的诗歌朗诵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心潮为之震撼。
《黄河大合唱》是堪与世界任何声乐名作相媲美的永世辉煌的音乐名著。
3教学目标
1、知识:① 介绍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② 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 ③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能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朗诵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等作品赏析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认识黄河,介绍母亲河。(一)、古诗词,介绍黄河。(二)、看黄河,观地图。
1、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之涣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唐】王维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唐】刘禹锡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行路难》【唐】李白
6、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唐】李白
7、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赠裴十四》【唐】李白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将进酒》【唐】李白
欣赏第三乐章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
活动2【活动】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背后的故事
欣赏第一乐章激越而惊心动魄的战歌《黄河船夫曲》。
活动3【活动】《黄河大合唱》的具体介绍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激越而惊心动魄的战歌。(3分钟)2、《黄河颂》气势雄伟的男中音独唱。(4分20秒)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5分钟)4、《黄水谣》民谣体的诉说性民歌。(4分钟)5、《河边对口曲》朴素的民歌风格,男生对唱歌曲。(3分钟)6、《黄河怨》感情深厚、如泣如诉的女高音独唱曲。(5分钟)7、《保卫黄河》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曲,形象鲜明有力、富于动力。(2分钟)8、《怒吼吧!黄河》整部作品的精练概括,艺术感染力达到全曲顶峰。(5分13秒)
欣赏第二乐章气势雄伟的男中音独唱《黄河颂》,第四乐章民谣体的诉说性民歌《黄水谣》
活动4【活动】作者及创作背景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禹人。青年时期留学法国学习声乐,1935年回国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他积极创作演出,作品皆为鼓舞中国民众同仇敌忔投入抗日的内容。他相继创作了《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多首歌曲,大型声乐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其他还有《中国狂想曲》等器乐作品。
冼星海回国后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列。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榻上的亲年诗人张光年,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情景,听其朗诵歌颂黄河的诗句,遂荡起共鸣、乐思如潮。是年3月26日始半月之内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谱曲,写就了这一划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欣赏第五乐章朴素的民歌风格,男生对唱歌曲《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感情深厚、如泣如诉的女高音独唱曲《黄河怨》。
活动5【练习】感受大合唱
欣赏第七乐章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曲,形象鲜明有力、富于动力
《保卫黄河》。
学生参与排练二部轮唱,感受轮唱的魅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