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学科 年级 册别 章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 高中历史 高一年级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教学目标
了解选官制度的变化、中枢机构的演变 认识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选官制度的变化、中枢机构的演变 教学难点: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汉代以来,尤其是隋唐时期在承袭前代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二是中枢政务机构日臻完备;三是赋税制度发展变化。各项制度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是互相配合、互相推动,继而构成一套完整的运转体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信息技术运用
本课利用赣教云教学通2.0进行授课,结合PPT展示教学课件,通过视频放映、投屏共享等方式开展学习和讨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结合电子教材,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高度融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背诵白居易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并教师解释:这是一首应考习作,也是白居易的成名之作。按科场考试规矩,要写八韵,我们平时只背诵了其上半段。科考,也就是科举考试,是隋唐以及此后历代重要的选官方式。科举制与以往选官制度有和不同,隋唐还有哪些影响后世的政治制度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醉吟先生白居易,一起来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用学生熟悉的诗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 选官之变 一、选官制度 1.回顾历代选官方式 2.九品中正制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何为九品中正制 有何特点 创立:魏文帝曹丕时期推行 措施: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次授以相应的官职。 标准:家世、道德、才能,西晋时发展为只有家世一个唯一标准了 结果: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在隋朝被废除。 3.科举制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和教材40面史料阅读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参考答案∶ 背景 (1)寒门庶族要打破门阀政治 (2)统治者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3)九品中正制不符时代要求 课堂小活动:请对科举制的形成过程进行知识配对 教师设问: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选官方式:由推荐品评演变为分科考试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官原则:制度化、公平公开 教师设问:根据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思考科举制度有哪些影响?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参考答案: 积极: (1)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2)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扩大了统治基础; (4)加强了中央集权; (5)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传播; (6)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消极: (1)重才轻品标准单一; (2)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压抑了科技的进步;…… 通过回顾历代选官制度,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注重与课本原有史料和历史解释相结合,在删减冗杂的课外史料的同时,减轻学生在新课学习阶段的负担。 请学生上台进行知识配对,既能快速梳理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于科举制发展历程的记忆,又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重视运用教材提供的史料,创设问题,强化实证意识,培养学生辨析史料、解释历史的能力,培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评,培养探究学习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科关键能力。
(二) 中枢之变 (过渡) 孟郊《登科后》、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新科进士有一套庆贺仪式,其中最隆重的就是皇帝亲自赐宴并和新科进士到慈恩寺内大雁塔下提名留念。仪式感满满,这也侧面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白居易29岁及第,是十七个人之中最年轻的,自是得意。然而,人生无常,考场得意时有,官场失意时也有。白居易被认为在朝堂之上越职妄议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元衡遇刺一事,故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个什么官职呢?这与隋唐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有关 回忆历代中枢政务机构 三省六部制 教师设问:根据教材及以下图片,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及影响? 参考答案: 创新之处: (1)相权三分、彼此牵制 (2)职权明确、提高效率 (3)协商政务、集思广益 影响: 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为历代沿袭。 通过时间轴的展示加深学生对于选官制度发展变化的印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图示和材料补充,加强学生对于三省职能作用和运行机制的理解,也便于学生分析得出科举制度的创新之处。 通过“政事堂”这一部分知识的补充,辅助学生理解“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一结论。
(三) 赋税之变 (过渡)虽然官场被贬,但白居易初心未改,仍然关注民生,同情下层百姓,比如《卖炭翁》,相信同学们也不陌生。白居易还曾写下《重赋》一诗,提及唐朝的赋税制度,两税法。 1.租庸调制 教师讲述:租庸调制形成过程 魏晋:租调制 唐初:租庸调制 教师设问:租庸调制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提高积极性 (2)政府的赋税收入有所保障 辅助材料: 材料一: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 材料二: 2.两税法 (过渡)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自然无法顺利推行,这极大的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政府出现财政危机。从材料中我们会发现,阶级矛盾也在激化。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施两税法。 材料: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白寿彝《中国通史》 观看视频,了解两税法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教师设问:两税法与租庸调制对比什么变化和创新之处呢? 参考答案: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的材料,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参考答案: 利: (1)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 (2)简化手续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3)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4)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5)开创以土地和财产征税先例 弊: (1)政令松弛,成官员敛财的手段; (2)税外加征,人民负担逐渐加重; (3)以钱纳税,商人随意指定物价; 两税法是在均田制逐渐瓦解,租庸调制不得实施的大背景下,为解决政府财政困难而进行的制度革新。教师通过通过补充并解读图片材料,辅助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租庸调制的内涵,且有助于对两税法实施背景的理解。 利用信度较高的纪录片《中国通史》的片段,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了解两税法的内容及影响,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对比两税法与租庸调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通过史料阅读,思考讨论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两税法的影响,突破难点。
课堂小结 依照板书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为隋唐盛世局面的出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频率高达22次。 通过对板书的回顾,引导学生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发生的重要变化,强调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呼应,又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一)教学亮点 1.本课利用赣教云教学通2.0和PPT展示教学课件,通过电子教材与多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如投屏、视频放映等,增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高度融合。 2.以白居易的诗歌串联三个子目,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使课堂氛围文学色彩浓厚,过渡衔接自然流畅; 3.通过时间轴、历史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教学素材的使用,落实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通过对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解读,使学生理解制度当因时而变,不断创新发展,落实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改进 1.可适当设置当堂练习,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2.对均田制的解读不够详细,仍需查阅相关资料,以求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两税法的实施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