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精华(四) 配套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文笔精华(四) 配套教学设计(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5 14:35:0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学目标:1、了解丰子恺的生平。
2、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杨柳的独特审美视角,体会杨柳所代表的人生态度。
3、运用联想,获得写作启迪。
2学情分析
这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后面的诵读欣赏,学生已学习了本单元“咏物抒怀”的主题,初步掌握了物、景、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写作就成了必然的要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寓情于物的抒情文法;对比的写作手法。
2.杨柳所代表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作分析评价。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诵读欣赏:杨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课件展示丰子恺的画,欣赏下面一组漫画,说说你的感受。
2、你知道他是谁吗?逐一出示简历(指名朗读):是著名的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弘一法师)学习绘画和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1925年出版第一本画册《子恺漫画》,开中国漫画先河。他的漫画善以儿童的眼光来揭示成人世界的本质,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他的散文率真、朴素、清幽、玄渺。既包含着人间隔膜和儿童天真的对照,又常有一种恬淡的禅味。
二、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齐读。
三、合作探究:
(一)、识杨柳
听老师读课文,要求:1、积累你觉得重要的词语。2、体会作者对杨柳怀有的感情。
(二)、懂杨柳
1、作者说“诗文中常以杨柳写春”,你赞成这一说法吗?请试举一例。(指名背诵诗句)
2、作者笔下的杨柳能代表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3、这个原因的实质是什么?
其他树木: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
杨柳:不贪婪,永不忘本
明确:对比手法
4、散文,历来被誉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风情”。从选文中你得到了怎样的生活启悟呢?
明确:不求索取,只是奉献,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精神品质。
人就应该做像柳树这样,朴实自然,扎扎实实做事、平平凡凡做人
永不忘本,不忘父母这个根本,不忘祖国这个根本……
5、感悟寄语: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命力顽强的杨柳的身上还包涵了深刻、朴实的人生哲理。人类的智慧不仅在于赋予自然界生物以丰富的内涵,更在于人类能从中找到自己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动力。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丰子恺先生笔下的《杨柳》,做一个朴实无华、乐于奉献、不忘根本、回报社会的人。
(三)、学杨柳
1、用“独具慧眼”的联想写出事物的独特性。
常人眼中的杨柳是春景的一种点缀。而丰子恺从杨柳外形“下垂”的特点,展开联想,突出表现杨柳的内在高贵品质—不贪婪、永不忘本、不求索取,从而借柳表现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人就应该做像柳树这样,朴实自然,扎扎实实做事、平平凡凡做人。这种把感情寄托在事物上,把心志通过状物来表达的写作手法就是寓情于物。作者笔下的杨柳就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美。
2、写作:
任选某种你喜欢的事物,学习选文的写法,赋予它更独特丰富的内涵。
3、课外推荐阅读篇目:1、丰子恺散文集
《率真集》、《子恺近代散文集》;
2、丰子恺的主要译作:
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
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
附板书设计:杨柳
寓情于物
外:下垂
内:永不忘本、不贪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