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精华(四) 课件(4)

文档属性

名称 文笔精华(四) 课件(4)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5 14:35:34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诵 读 欣 赏
杨 柳
学习目标: 1.了解品味作者独具慧眼的联想。 2.学习杨柳的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 3.培养联想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课前准备
收集古代诗人咏柳的诗句,并理解诗的意境。
整体感知
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咏柳诗句。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贺知章的咏柳,
明确唐人写柳主要写柳的婀娜多姿.
整体感知
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咏柳诗句。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贺知章的咏柳,
明确唐人写柳主要写柳的婀娜多姿.
描写杨柳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理解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画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美在何处?
她的形象美在她那曼长披拂的枝条。春天来临她长出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的吹拂下,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在古诗中,常借用杨柳的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女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
而这首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就化身成美人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成为她的裙带。
理解赏析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字样,然而这早春的杨柳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不见的无形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的形象化的描绘出来了,这剪刀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天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理解赏析
也许有人会问:柳,为什么用碧玉来比呢?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碧玉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相互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在人们的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到碧玉人们就会想到碧玉小家女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到丰容盛鬓的年华;这柳还是早春的稚柳没有到繁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1.丰子恺写了杨柳怎样的姿态,从中产生怎样的联想?
2,明确本文主旨。
3.借助文下简评阅读短文,理解作者独具慧眼的联想。
比较阅读拓展思维
比较阅读拓展思维
问题设计:白杨树的力争上游与杨柳的下垂不忘本是否矛盾?你是怎么理解的?
创设情境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你能从下列事物中产生怎样的联想?
课后学习
阅读《杨柳》全文
课后学习
阅读《杨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