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学期 春季
课题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借助直观图认识平均数的特征,突出代表性,感受区间性和敏感性;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3.初步感受平均数的价值,体验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通过数据分析问题的数据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体会平均数统计量的价值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提供情境: 篮球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又充满活力的运动,我们一起去比赛场上看看。 课件出示比赛视频。 为表达对篮球运动的喜爱,四(1)班最近举行了一场投篮比赛。 问:对于比赛,你最关注什么? 2.出示两队人数相同时的投篮成绩 比较哪队成绩更好有两种方法:①比总数;②比平均数。 3.出示两队人数不同时的投篮成绩 问:哪个队的成绩更好?你怎么想? 4.由比总数“不公平”引出平均数出现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从人数相等可以比较总数再到人数不等比较总数不公平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操作探究,感悟理解 活动一:感知平均数的代表性 课件出示统计图。 结合图,你能找出男生平均每人投进多少个球吗? 学习任务: 1.借助学具,找到男生平均每人投进多少个球; 2.完成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汇报。 小结:像这样,为了使他们同样多,把多的移出来,补在少的里,这样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 问:图中的“7”是什么?是每位队员实际投篮数吗? 小结:7不是每个人实际投球数,而是男生队的平均成绩,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也就代表了男生队的水平。 问:刚才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男生队平均成绩是7个,如果生活中遇到更大的数,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 预设:(5+9+8+6)÷4=7(个)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除以4? 小结:求平均数可以先求总数,再除以份数。 【设计意图:为便于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移一移,算一算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经历了数学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的代表性,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活动二:交流分析,理解平均数的相关特征 1.平均数的区间性 通过观察统计图,感知平均数在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2.平均数的敏感性 一组数据中某个数据的改变会影响平均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借助直观图感知平均数的区间性,通过动图演示,体会平均数会受到每个数据的影响,联想到生活实际中想要提高整体水平,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 活动三:巩固平均数计算,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女生队投篮成绩。 要求:算一算女生队的平均成绩。 2.观察比较男生队和女生队 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能够代表整体水平。 3.男生队增加一人,会如何影响男生队的平均水平? 想一想: ①新增一人投多少个平均数保持不变? ②新增一人投多少个平均数变大? ③新增一人投多少个平均数变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对平均数的含义进行深挖。通过男生队新增一人这一条件的增加,让学生反向思考,当新增一人投篮数与原平均数一致时,平均数保持不变。】 三、巩固提高,应用拓展 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均数 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平均数,在生活中你见过平均数吗? 2.应用平均数进行预测 问:求出平均数并说说下一日准备进多少千克草莓? 3.平均数与新闻资讯结合 用平均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到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建立了统计的思想,借助统计量可以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堂小结 请你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搜集了解与平均数有关的新闻时事,尝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