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配套教学设计(11)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二首 配套教学设计(1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5 14:42:3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学习两首诗精巧的构思
(二)、学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双关、比喻等写法。
(三)颂读并说出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李商隐·诗两首》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的诗,安排到一起来学,是为了使学生对诗系统化学习,有深刻的印象,同时根据新课标对古诗词的要求,为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积累优美的语言,提高其文学素养,在学生较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特作以下教学设计。
3重点难点
(一)、学习两首诗精巧的构思
(二)、学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双关、比喻等写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春蚕到死……”这两首诗许多同学都运用过,然而,它出自哪里、含义是什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
(二)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李商隐,字 ,号 , 朝诗人,作品收在 与晚唐诗人 合称“小李杜”。
2、正确朗读两首诗。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生平介绍
2、学生读《无题》诗,复述每句诗的含义。
3、师生精要概括全诗,探讨构思。
首联:离情别恨,融情于景。重点分析“难”及“东风无力”“残”
颔联:相思盟誓,比喻象征。重点分析“丝”、“泪”。
颈联:相思相忆,想象猜测。重点分析“但愁”、“应觉”。
尾联:相思圆梦,假托神话。重点分析“蓬山”、“青鸟”。
本诗构思巧妙,脉络清晰,意象鲜明,抒写了一对有情人别后哪种刻骨铭心的相思和彼此细致入微的体贴之情。也表现了他们坚强不屈、不懈追求的意志和在爱情中自我牺牲的品格。
4、学生读《夜雨寄北》诗复述每句诗的含义。
5、师生赏析概括全诗,探讨构思
第一、二句,一问一答、融情于景,实写别离思念之苦;
第三、四句,借助想象、时空转换,虚写相聚欢悦之情。
本首诗构思缜密。作者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时空的变化,写出了爱情中悲欢离合的复杂感情。
(四)讨论探究
名句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语义双关,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现在也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五)学生课堂小结
(六)、拓展延伸
课外赏析、积累名句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六)板书设计
相见时难别亦难
[文本框: 意 象 鲜 明]
脉络清晰
李商隐首联:离情别恨,融情于景。
颔联:相思盟誓,比喻象征。
颈联:相思相忆,想象猜测。
尾联:相思圆梦,假托神话。
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和彼此细致入微的体贴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一问一答、融情于景,实写别离思念之苦;
借助想象、时空转换,虚写相聚欢悦之情。
本首诗构思缜密。作者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时空的变化,写出了爱情中悲欢离合的复杂感情。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