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乡 愁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
打开尘封的记忆:
收集你脑海中有关乡愁的诗,看那个组收集最多。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0、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题。
【学习重点】
1、加强诵读体会意境和情感 。
2、讨论诗歌主题。
【学习难点】
1、学会朗诵,正确把握节奏,重音。
2、理解形象化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49年到了台湾。
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海外。长达半个世纪的漂泊,在1972年回大陆无望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走近余光中
返回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课文朗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这四节诗的安排按什么顺序?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时间顺序:“小时候”、
“长大后”、
“后 来”、
“现 在”。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作者用了哪些物件来表达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
这些物件我们在诗歌称之为“意象”,意象就是客观物件融入了个人的主观意志。
小时候的邮票
长大后的船票
后 来的坟墓
现 在的海峡
它们分别寄托了诗人怎样的乡愁呢?
小时候---母子之别---对母亲的思念
长大后---夫妻之别---对妻子的思念
后 来---生死离别---对亡母的哀思
现 在---故土之别---对祖国的思念
概括段意: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这四种对象前,诗人用了哪些表修饰、限制的数量词和形容词?有什么特点?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 、“一张” 、“一方” 、“一湾”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微小、简单、切实,容易逾越.)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与众不同:乡愁是:
让我们聆听表达乡愁的另外一种形式:
小结: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拟化为四种事物,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当堂练习:
1, 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 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 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 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2、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答案:A A
盼归:
呼唤游子归家,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课后作业:
1、诗歌乡愁是通过哪些物体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内容前后排列的顺序能否调整?说说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