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梅花三弄
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图
古 琴
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
最初有五根弦,
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
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又有:君、臣、民、事、物 之说,
后来文王、武王又增加了两弦,代表文武之道。 所以古琴又称 "文武七弦琴"。
古琴的形制
琴长: 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
琴面: 弧形,代表“天”,
琴底: 为平,象征 “地”,为“天圆地方”之说。
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
文字谱
这是唯一仅存的文字谱,此谱曾东传日本数百年无人能识,现在,此谱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里。
主要指法介绍:
右手:
劈、拖、抹、挑、勾、剔、打、摘、滚、拂等;
左手:
绰,注、进、
退、吟、揉等。
琴坛轶事
“文姬寄情十八拍”
“司马相如凤求凰”
“聂政学琴报父仇 ”
“高山流水觅知音 ”
古琴音色
古琴音色: 泛音(天音)、散弦(地音)
按音(人音)
泛音: 音色清越、透明、玲珑剔透
散音:深沉、悠长、浑厚。
按音:好像人在吟唱
作品一:《广陵散》
《广陵散》又叫《聂政刺韩王》、《广陵止息》。原为东汉末年流传于广陵地区(今扬州)的民间乐曲故名。描写的是战国时期工匠之子聂政为报父仇刺杀韩王的故事,乐曲优美,变化丰富,是具有叙事性的大型琴曲。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情绪变化过程,深刻刻画出他的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古琴曲流水赏析
问题:请同学们在聆听这首古曲时,边听边思考思考听到了几种不同的流水形象。
山泉 小溪 江河 湖海
作品二:《流水》
《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四种流水
流水 速 度 力 度 节 奏 音 区
山泉
中速
较弱
宽松
高音区
小溪
渐快
中 强
较密集
中高音区
江河
越来越快
强
非常密集
音区内滚动
湖海
渐 慢
减 弱
宽松
中高音区
欣赏
古琴曲《流水》的音乐要素:
节拍 节奏 旋律 情绪 风格 调式 曲式结构 主题
(变化拍子)
2/4
3/4
4/4
自由富于
变化密集
和疏松相
结合 淡泊、
优雅、
深邃,
意境
深远。 平静
起伏
激越
舒缓
以抒情曲调为主体,结合摹拟性的展开,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朴实沉郁的风格。
F
大
调
起,
承,
转,
合。 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表现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
古琴曲《流水》曲式结构
起 承 转 合
散起:
深沉、浑厚
入 调:
清澈、透亮
虚虚实实、若隐若现 入 侵:
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 复 起:
跌荡的旋律,使人目眩神移,惊心动魄...... 散 出:
清越的泛音,使人沉浸于古调希声中......
高山流水觅知音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编钟
大汉宫廷编钟乐舞欣赏
编磬
排箫
古琴
缶
双鸟双虎吊鼓
埙
欣赏:《苏武牧羊》
竽
笛
古代八音
中国古代乐器金之属—编钟
中国古代乐器石之属—编磬
中国古代乐器木之属—柷
中国古代乐器丝之属—琴
中国古代乐器匏之属—竽
中国古代乐器革之属—双鸟双虎吊鼓
中国古代乐器土之属—埙 、缶
中国古代乐器竹之属—排箫
古琴美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古琴)
2、阳春白雪(古琴)
3、广 陵 散 (古琴)
4、十面埋伏(琵琶)
5、梅花三弄(古琴)
6、胡笳十八拍(古琴)
7、汉宫秋月(琵琶、筝)
8、平沙落雁: (古琴)
9、渔樵问答: (古琴)
10、夕阳萧鼓:(琵琶)
经典片段欣赏:
1、《烟雨江南》笛子与琵琶
2、 电视散文朗诵《埙殇》
3、《在那遥远的地方》埙与编磬
4、 西安编钟音乐欣赏
《笑傲江湖》古琴曲欣赏
同学们,四百年前的琴人用“韵多声少”的心境把琴乐的审美提升到极精致的“清微淡远”境界。聆听古琴曲,话神谈韵,就要求宁静。有句话说的好“声中求静耳,静中蔼醉心”这也是老子强调的“大音希声”之境界。愿古人传世之音延绵今世之情……
-THE END-
同名歌曲推荐欣赏:
1、歌曲《高山流水》 2、歌曲《梅花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