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后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后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6 18:3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选择题
1.[2023·吉林两地高一下期中]美国历史学家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指出:“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修订和增补,承前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阿拉伯科学家和哲学家,有了他们的努力,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希提的观点说明了阿拉伯帝国(3分)(  )
A.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B.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C.科技发展领先于世界 D.成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
2.[2023·山西高一下联考]16世纪后期,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一局面形成的有利条件是(3分)(  )
A.阿拉伯帝国地处丝绸之路中段
B.奥斯曼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C.奥斯曼帝国实行重商轻税政策
D.东罗马帝国控制了欧亚的商路
3.[2023·江苏苏州高一下期中]《作坊里的日本》中写道:“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中“重要的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使日本(3分)(  )
A.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B.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D.以锁国抵御西方影响
4.[2023·湖南高一下期中联考]朝鲜王朝的考试除了每三年一次的“式年试”,还有各种不定期的“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国王还会亲临考场,例如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3分)(  )
A.朝鲜王朝照搬唐朝制度
B.儒学对朝鲜影响较大
C.规范选才推动社会发展
D.历代国王均重视选官
5.7世纪末,朝鲜半岛能够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关键在于( )
A.突厥人入侵朝鲜半岛并建立德里苏丹国
B.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C.高丽大将自立为王,迁都汉城
D.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
6.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1494—1566年)确定了授给封建骑兵的领地上基督教徒农民应缴纳的税项,税额比有些欧洲基督教国家的低。这一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封君封臣的体制 B.为征伐拜占庭提供了兵源
C.授予了农民土地所有权 D.有助于缓和宗教间的矛盾
7.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由此可知( )
A.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
B.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
C.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
D.预示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8.朝鲜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深远
B.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
C.科举考试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
D.科举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
9.公元360年落成的索菲亚大教堂,是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教堂正厅之上覆盖着一个巨大的中央圆顶。15世纪中期此教堂转为清真寺,并加上了四座伊斯兰建筑“叫拜楼”。推动其建筑风格演变的原因是(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阿拉伯帝国推动文化交流
C.奥斯曼帝国扩张
D.新航路开辟带来文明交融
10.(2023·山东德州)大化改新百余年后,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这反映出( )
A.土地买卖之风盛行
B.庄园经济开始形成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幕府统治趋于瓦解
11.(2023·湖南高考)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12.(2023·云南曲靖)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库提斯坦和巴尔干半岛伊庇鲁斯山区存在着原始公社残余;在拜占庭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有封建农奴公社;在地中海沿岸港口有富庶的城市。据此可知,奥斯曼帝国( )
A.实行落后的社会制度
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具有封建割据特征
二、非选择题
13.[2023·安徽省百校联考高一下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对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此时中国的隋朝和唐朝兴起,朝鲜的新罗崛起,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日本对朝鲜的几次入侵都失败,这使日本的大和政权的威信一落千丈,统治阶级加强了对部民的剥削和奴役,激起了人民的强烈愤慨,各地起义此起彼伏。争夺部民和土地的斗争不断,从而加深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了探索改革之路,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即位,他仿造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王室和贵族对部民和领地的控制,把全国的土地和部民都作为天皇的土地和部民;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改革中央体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并学习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孝德天皇的年号叫大化,因此这次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
——摘编自贾建梅《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10分)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选择题
1.[2023·吉林两地高一下期中]美国历史学家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指出:“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修订和增补,承前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阿拉伯科学家和哲学家,有了他们的努力,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希提的观点说明了阿拉伯帝国(3分)(  )
A.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B.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C.科技发展领先于世界 D.成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
解析:据材料“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可知,希提强调了阿拉伯人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即他们对古代科学和哲学进行了修订、增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生,故选B项;材料强调阿拉伯文化对后世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而非其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排除A项;没有比较,得不出“领先于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排除D项。
2.[2023·山西高一下联考]16世纪后期,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一局面形成的有利条件是(3分)(  )
A.阿拉伯帝国地处丝绸之路中段
B.奥斯曼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C.奥斯曼帝国实行重商轻税政策
D.东罗马帝国控制了欧亚的商路
解析:据材料“16世纪后期,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辽阔的疆域为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故选B项;阿拉伯帝国在13世纪灭亡,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实行重税政策而非轻税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的正常贸易,排除C项;16世纪后期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排除D项。
3.[2023·江苏苏州高一下期中]《作坊里的日本》中写道:“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中“重要的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使日本(3分)(  )
A.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B.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D.以锁国抵御西方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改革指的是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措施是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故选B项;1192年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排除A项;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逐渐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排除C项;锁国令是日本德川幕府实行的外交政策,从1633年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开始,直到1854年美国黑船叩关为止,排除D项。
4.[2023·湖南高一下期中联考]朝鲜王朝的考试除了每三年一次的“式年试”,还有各种不定期的“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国王还会亲临考场,例如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3分)(  )
A.朝鲜王朝照搬唐朝制度
B.儒学对朝鲜影响较大
C.规范选才推动社会发展
D.历代国王均重视选官
解析:材料中朝鲜的考试制度和中国的科举制度类似,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儒家思想对周边国家影响很大,形成了以中华为核心的儒学文化圈,因此材料反映了儒学对朝鲜的影响较大,故选B项;“照搬”的说法错误,应当是学习和借鉴,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了考试的形式,并未表明对社会的影响,因此得不出规范选才推动社会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均重视”的说法错误,且材料并未反映历代国王对选官的态度,排除D项。
5.7世纪末,朝鲜半岛能够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关键在于( )
A.突厥人入侵朝鲜半岛并建立德里苏丹国
B.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C.高丽大将自立为王,迁都汉城
D.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故选B项。
6.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1494—1566年)确定了授给封建骑兵的领地上基督教徒农民应缴纳的税项,税额比有些欧洲基督教国家的低。这一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封君封臣的体制 B.为征伐拜占庭提供了兵源
C.授予了农民土地所有权 D.有助于缓和宗教间的矛盾
【解析】基督教徒农民所缴税额比欧洲基督教国家的税额还低,这有利于赢得基督徒农民对政权的认可,缓解帝国境内基督教群众与伊斯兰教群众之间的矛盾,故D项正确;封君封臣体制盛行于中古时期的欧洲,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在1453年就已灭亡,排除B项;确定农民的应缴税额并不等同于授予农民土地所有权,排除C项。
7.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由此可知( )
A.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
B.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
C.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
D.预示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笈多王朝对土地层层分封,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了国王封赐臣属的等级关系,故A项正确。
8.朝鲜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深远
B.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
C.科举考试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
D.科举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
【解析】材料“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反映出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选官制度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是科举考试的特点,D项是科举制的影响,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9.公元360年落成的索菲亚大教堂,是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教堂正厅之上覆盖着一个巨大的中央圆顶。15世纪中期此教堂转为清真寺,并加上了四座伊斯兰建筑“叫拜楼”。推动其建筑风格演变的原因是(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阿拉伯帝国推动文化交流
C.奥斯曼帝国扩张
D.新航路开辟带来文明交融
解析:根据材料“15世纪中期此教堂转为清真寺,并加上了四座伊斯兰建筑‘叫拜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中期,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拜占庭帝国,建筑也由教堂变为清真寺,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与土耳其建筑风格变化无关,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推动欧洲社会的转型,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3·山东德州)大化改新百余年后,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这反映出( )
A.土地买卖之风盛行
B.庄园经济开始形成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幕府统治趋于瓦解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大化改新后(日本)。材料“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可知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出现弱化现象,C项正确;土地买卖之风盛行只是材料的现象,排除A项;由材料无法判定庄园开始形成,排除B项;此时日本尚未建立幕府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3·湖南高考)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解析: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鼓励开垦荒地的《三世一身法》。此法规定: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由于贵族豪强可以驱使属民和奴婢开垦,然后把开垦的荒地占为己有,因此该法令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土地的开垦,没有涉及灌溉技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天皇的地位,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冲击土地公有制度,而非推动了庄园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3·云南曲靖)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库提斯坦和巴尔干半岛伊庇鲁斯山区存在着原始公社残余;在拜占庭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有封建农奴公社;在地中海沿岸港口有富庶的城市。据此可知,奥斯曼帝国( )
A.实行落后的社会制度
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具有封建割据特征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奥斯曼帝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原始公社、封建农奴公社和富庶港口城市等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说明奥斯曼帝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帝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并非奥斯曼帝国的社会制度落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奥斯曼帝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信息,排除C项;具有封建割据特征与“原始公社残余”“富庶的城市”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安徽省百校联考高一下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对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此时中国的隋朝和唐朝兴起,朝鲜的新罗崛起,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日本对朝鲜的几次入侵都失败,这使日本的大和政权的威信一落千丈,统治阶级加强了对部民的剥削和奴役,激起了人民的强烈愤慨,各地起义此起彼伏。争夺部民和土地的斗争不断,从而加深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了探索改革之路,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即位,他仿造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王室和贵族对部民和领地的控制,把全国的土地和部民都作为天皇的土地和部民;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改革中央体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并学习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孝德天皇的年号叫大化,因此这次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
——摘编自贾建梅《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10分)
解析:(1)结合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可知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据材料一“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对先进文化的摄取”可知统治者的重视;据材料一“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可知重视人才;开放进取的文化政策;结合阿拉伯的经济基础可知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发达;据材料一“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可知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伊斯兰教实行宗教宽容。(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日本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可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材料二“此时中国的隋朝和唐朝兴起,朝鲜的新罗崛起”可知东亚的政治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据材料二“统治阶级加强了对部民的剥削和奴役,激起了人民的强烈愤慨”可知政权发生动摇;据材料二“争夺部民和土地的斗争不断,从而加深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可知国内各阶级矛盾加剧;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并学习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可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可知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据材料二“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可知促使封建生产方式的初步形成;综合分析大化改新可知加强了国力,促使日本开始从各个方面学习唐朝文化,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答案:(1)原因: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统治者的重视;重视人才;开放进取的文化政策;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发达;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伊斯兰教实行宗教宽容。(任答三点即可)
(2)背景: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亚的政治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政权发生动摇;国内各阶级矛盾加剧;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人民的反抗斗争。(任答四点即可)
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促使封建生产方式的初步形成;加强了国力,促使日本开始从各个方面学习唐朝文化,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任答三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