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温度计 配套教学设计(210)

文档属性

名称 温度和温度计 配套教学设计(21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5 15:12:1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物体冷热的程度可以用温度来表示,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设计制造的。
过程与方法:能仔细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能说出温度计的制造原理;能正确地读写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能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意识到"利用温度计能准确地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意识到"为了观测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对观测温度的方法作了一系列的规定"。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能认真细致地观察;乐于提出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2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冷水与热水"一课积累了与温度相关的知识与经验,部分学生通过看天气预报对温度已经有所了解,有的同学家里有温度计对温度计的用法也有所了解。但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温度,也没有学习和探究过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构造。
3重点难点
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难点:正确的使用温度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你感觉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设计目的:教学开始的导入,以学生为本位,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今天的天气进行判断,在谈话中理解温度,引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光靠感觉是不行的。要使用工具--温度计。
(板书:温度与温度计)
活动2【讲授】v(二)学习温度的读法与写法。
(二)学习温度的读法与写法。
1、猜一猜今天13:00时操场上空气的温度
(距地面1,5米处)
2、猜一猜操场地表的温度。
3、你们知道养蚕的最佳温度是多少么
4、猜一猜合肥地区的历史上最高温是多少
5、猜一猜合肥地区的历史上最低温是多少
(要求:请学生把所猜测的温度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科学活动手册上记录。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读法与写法。)
设计目的:猜测与假设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这里让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信息上做一定猜测,既训练学生推理思维,又激发了利用温度计的欲望;还可以了解当地的气象史;学会科学的养蚕。(养蚕是本学期科学课的重要内容。)而预测地表和距地面1,5米处的温度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为百叶箱的高度是距地面1.5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游戏中完成了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三)认识温度及温度计
1、回忆你所见过的温度计是什么样子。
2、观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3、小组观察、交流、汇报:
(1)温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2)同学们在观察温度计时发现了什么意外的现象 引发对这种现象的探究,从而得出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设计制造的。
(3)关于温度计你还知道哪些 引出温度计的发明史。
设计目的:告诉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教会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和制造原理,渗透温度计的发明史。
活动3【练习】分组测量一杯水的温度
分组测量一杯水的温度。
1、小组汇报测的数据。
2、为什么一样的温度计、一样的水测得温度不一样
3、师生共探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4、再次测量烧杯里水温度。
5、小结。
设计目的:学生第一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由于学生还不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结果可能会相差很大。这里我们可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将错就错"地让学生动手测量,满足他们的欲望。因为满足了第一次接触这个材料的兴奋,又发现生活经验与事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时,当再次分小组观察时,学生的头脑是冷静、理性的,观察目的是明确的、观察活动是带着"思维"的。第二次测量温度,并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说说感受与事实产生矛盾冲突时,通过有效的观察与了解后让学生反思起先测量的过程,学生就能自发地对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的审视与自我构建,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也有了新的感受与体验。它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探究活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使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活动4【作业】作业布置
作业:用温度计测冰水和冰盐水的温度。
设计目的: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可以更好地了解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来历。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