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三角形》全章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2.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3.六边形的内角和为( )
A. B. C. D.
4.五边形经过一个顶点可以引( )条对角线.
A.0 B.1 C.2 D.3
5.如图,直线,于点E.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6.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不能镶嵌的是( )
A.正方形和正三角形 B.正方形和正八边形
C.正三角形和正十二边形 D.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7.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能表示三角形的高的是( )
A. B. C. D.
8.如图,的中线相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点是上一点,连接,点是上一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A.35° B.38° C.40° D.45°
10.如图,在中,,,将点A与点B分别沿和折叠,使点A、B与点C重合,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
12.在中,,则 .
13.如图,是的中线,E是的中点,连接,若的面积为5,则的面积为 .
14.如图,AD、BE、CF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2+∠3= .
15.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A、B、C、D是网格线交点,则的面积与的面积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
16.如图,,平分,,,则 .
17.如图,是的角平分线,是线段延长线上一点,于点,当时,的度数为
18.如图,点B,C,D都在直线l上,点A是直线外一点,.若,,,则长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
19.如图,在中,点为中点,E为上一点,,若与四边形 的周长相等,求的值.
20.如图,已知,根据下列要求作图并回答问题:
(1) 作边上的高;
(2) 过点D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E;
(3) 点B到直线的距离是线段_______的长度,(不要求写画法,只需写出结论即可)
21.如图,在中,是中线,是的高,且,.
(1) ___________(填数字);
(2) 求及的长;
(3) 若,求和的周长差.
22.如图,,点P是上的一点.
(1) 求的度数;
(2) 若,请对进行说明.
23.我们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3倍,则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美好三角形”,如:三个内角分别为,,的三角形是“美好三角形”.
如图,,点C在边上,过点C作交于点E,以C为端点作射线,交线段于点F(点F不与O,E重合)
【概念理解】(1)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美好三角形”.
【应用拓展】(2)若,试说明:是“美好三角形”.
24.课本上介绍了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是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个三角形,把求多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从而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现在再提供两种添辅助线的方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再次证明n边形内角和定理.
方案一 方案二
如图,P为n边形 内一点,连接,那么n边形被分成了 个三角形,由此推理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如图,P为n边形边上的任意一点,连接,……,,那么n边形被分成了 个三角形,由此推理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证明: 证明:
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即可得到答案.
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B,
故选:B.
2.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逐个判断即可.
解:.,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3.C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
解:六边形的内角和为:,
故选:C.
4.C
【分析】根据从一个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连的对角线的条数是,进行计算即可.
解:解∶,
∴五边形经过一个顶点可以引2条对角线.
故选∶C.
5.B
【分析】延长,与交于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的度数,再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出.
解:延长,与交于点,
∵,,
∴,
∵,
∴,
故选:B.
6.D
【分析】正多边形的组合能否铺满地面,关键是看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角之和能否为.若能,则说明能铺满;反之,则说明不能铺满.
解:A、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内角分别为、,,故能镶嵌,不符合题意;
B、正方形和正八边形内角分别为、,,故能镶嵌,不符合题意;
C、正三角形和正十二边形内角分别为、,,故能镶嵌,不符合题意;
D、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不能构成的周角,故不能镶嵌,符合题意;
故选:D.
7.B
【分析】作哪一条边上的高,即从所对的顶点向这条边或这条边的延长线作垂线段即可.
解:在中,线段能表示三角形的高的是B选项.
故选:B.
8.B
【分析】由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可知,也是的中线,即可求解.
解:∵的中线相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也是的中线,
∴,
故选:B.
9.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
解:∵,
∴,
∵,
∴,
故选:B.
10.C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进而得.
解:∵,,
∴,
∵将点A与点B分别沿和折叠,使点A、B与点C重合,
∴,,
∴,
故选:C.
二、填空题
11.
【分析】设第三边为,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
解:设第三边为,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即,
故答案为:.
12.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即可.
解:∵在中,,,
∴,
∴,
故答案为:.
13.20
【分析】因为是的中线,得到,由因为是的中线,得到,即可求出的面积.
解:是的中线,
,
,
,
是的中线,
,
,
故答案为:20.
14.90°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
解:∵AD、BE、CF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
∴∠1=∠BAC,∠2=∠ABC,∠3=∠ACB,
∴∠1+∠2+∠3=(∠BAC+∠ABC+∠ACB),
∵∠BAC+∠ABC+∠ACB=180°,
∴∠1+∠2+∠3=90°,
故答案为90°.
15.
【分析】分别求出的面积与的面积,即可求解.
解:,
,
,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利用角平分线定义求出,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答案.
解:∵,
∴,
∴,
∵平分,
∴,
∵,,
∴,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垂直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
解:设,则,
,
平分,
,
,
,
,
,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时,最短,再根据面积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时,最短,
∵,,,,
∴,即,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9.
解:由图可知:三角形的周长,四边形的周长,
又∵三角形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是的中点,
∴,,
∴,
又∵,,,
∴,
∴
∴cm,
∴,
∴
20.
(1)解:如图,线段即为所求.
(2)如图,线段即为所求.
(3)到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
故答案为:.
21.
解:(1)∵是中线,
∴,
即,
故答案为:2.
(2)∵是中线,
∴,
又∵,且,
故.
(3)∵的周长为,
的周长为,
且,
故和的周长差为
即和的周长差为1.
22.
(1)解:∵,
∴,
∴,
∴,
∵,
∴;
(2)解:∵,,
∴,
∵,
∴.
23.
解:(1)∵,
∴,
∵,
∴,
∵这三个角中没有任何一个角的度数是另外一个角度数的3倍,
∴不是“美好三角形”;
(2)∵,
∴,
∵,
∴,
∵,
∴是“美好三角形”.
24.
解:证明:方案一,
在n边形内任取一点P,并把O与各顶点连接起来,共构成n个三角形,这n个三角形的角和为,再减去以点O为顶点的一个周角,就可以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为.
故答案为:n;
方案二,
在n边形的边上的任意一点P,连接P点与其它各顶点的线段可以把n边形分成个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以P为公共顶点的个角的和是,
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是.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