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1.核心概念:考迪罗制度、拿破仑战争、文化侵略。 2.关键问题 (1)独立战争对美洲文化多元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3)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对被侵略地区传统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重要概念]
1.美国独立战争:又称为北美独立战争或美国革命,是指1775—1783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始于1775年4月的来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考迪罗制度: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在西班牙语里原意是首领、头目。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拉丁美洲的以暴力夺取政权、维持统治的独裁制度,代表某一大地主(庄园主)集团利益。考迪罗制度是造成拉美各国独立以后政治经济长期落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3.拿破仑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年),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帝国版图包括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广大区域,拿破仑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对19世纪的欧洲影响非常大。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解读。
思路引导:(1)战争:美国独立战争。
(2)影响: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美利坚人继承了民主、自由、平等、权力制衡等历史传统;“白人优越论”影响独立战争后种族歧视等文化;中断了印第安人文明的发展,强加了一些殖民者的文化。
2.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改革背景: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文化的影响,反对封建专制;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战败,失去了大量土地,不得不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2)敕令的主要内容:废除农奴制,不得以各种理由创设新的农奴制关系;解除原来所有的农奴制关系。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一目“学思之窗”:这些单词说明了什么
思路引导: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工具,是生活的反映,是不断发展的;北美居民由于种族的多样性,语言也会相互借鉴;美式英语以英语为主,这说明白人在北美殖民地的主导地位。
2.教材第一目“思考点”:你认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哪些异同,其原因是什么
思路引导:(1)异同
比较项 美国文化多样性 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
不 同 点 种族 多元: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融合较少 多元: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融合较多
血统 多源,但并不是混血社会 多源,已形成混血社会
宗教 多种信仰 多种信仰,天主教为主要宗教,印第安人的多神信仰仍然存在
语言 美式英语为主 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成为主要语言
政治 文化 受启蒙运动影响,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实行权力制衡;自由女神像是重要的文化符号 受欧洲和美国意识形态影响,大多数国家建立起共和国;考迪罗制度;重要文化符号有拉丁舞等
相 同 点 原因 受欧洲殖民者的侵略以及黑奴贸易影响;以欧洲文化为主;美洲文化被破坏
组成 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文化相互融合,具有多元性
缺陷 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
(2)出现差异的原因
①宗主国的殖民政策差异:英国,自治传统,民主制;西班牙、葡萄牙,封建国家。
②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③主流宗教的差异:清教属于新教,务实奋进;天主教相对保守。
3.教材第二目“学思之窗”:谈谈你对列宁这个评价的看法。
思路引导:(1)“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十二月党人是贵族,贵族与人民的社会地位悬殊。
(2)“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十二月党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发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传播了革命主张;1905年俄国革命可视为十二月党人革命精神和革命目标的继续。
4.教材第二目“思考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思路引导:(1)政治制度:冲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欧洲国家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争取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斗争。
(2)政治观念:对内,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在欧洲广泛传播;对外,民族意识不断高涨,争取民族独立,要求实现国家统一。
5.“问题探究”: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有哪些表现形式 如何看待它们的客观影响
思路引导:(1)表现形式
①建立教会、教堂,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性活动。传教士通过布道的形式向被殖民地区宣传“归化”西方的思想,愚弄和控制教徒思想,在精神上麻痹被殖民地区人民,企图使被殖民地区人民接受殖民主义奴役,放弃民族自信。
②建立教会学校,以造就为其服务的知识界。
③创办报刊,为把被殖民地区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列强创办的报刊以传播西方文化为名,竭力为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作辩护。
④开办医院、育婴堂等所谓的“慈善机构”,用治病作为传教的手段。
⑤掠夺文物,给被殖民地区文化遗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2)客观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区别对待,正确认识西方殖民主义的双重作用。
关键问题一:独立战争对美洲文化多元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1.美国文化
(1)独立战争前。
①背景: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
②特征:多元化。
③表现。
英语发展为美式英语
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
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
“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2)独立战争后。
背景 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
表现 ①政治文化:1787年的联邦宪法,北美大陆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精神文化: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续 表
存在问题 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
2.拉丁美洲文化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前。
①背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建立起殖民统治,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
②特征: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
③表现。
语言 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美国以南广大美洲地区的主要语言
族群 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文化 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后。
①背景:19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15个共和国;葡属巴西独立后建立了帝国,1889年建立共和国。
②表现。
政治 都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为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续 表
问题 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
任务一 合作探究——独立战争后的美洲文化
视角1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材料一 我们视下列各点为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具有造物主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在人们中间得以建立,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来自被其统治的人民的同意;但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对政府的原来的目的造成损害时,人民有权来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定和平,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享自由的恩赐,特为美利坚合众国颁布和制定本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导言(1787年)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利坚民族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和原则。
[结论] (1)理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目标:反抗压迫(或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2)目的: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原则:确保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和平稳定,保证自由安全,实现社会保障。
视角2 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材料三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本土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摘编自[美]斯基德莫尔、史密斯、
格林著,张森根等译《现代拉丁美洲》
材料四 美洲地区主要语言分布图
——摘编自邓辉《世界文化地理》
[问题]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现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的特点,并指出现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质。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洲地区语言分布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结论] (3)特点: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多元性。
问题:文化歧视;印第安文化生存和保护。
实质:文化交融和文化认同。
(4)特点:北美洲以英语为主;拉丁美洲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为主;部分地区保留美洲印第安语系。
原因: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扩张;拉丁美洲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1776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北美)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这表明当时北美( )
A.独立战争催生了平等意识
B.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民众已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
D.共和思想受到民众推崇
解析:D 材料强调美国民众“对君主的崇拜”逐渐根除,这反映出当时美国民众对君主制的否定,说明当时美国民众倡导“共和”,故选D项;平等意识强调的是民众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在材料信息中并未体现,故排除A项;民主思想的内涵是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这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精英政治,故排除C项。
2.跳拉丁舞时,人体的状态分成三部分:上半身,尤其是肩部应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应收紧且尽情地扭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下半身,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这说明拉丁美洲( )
A.文化具有多元性
B.具有强烈的种族歧视色彩
C.人口具有等级性
D.欧洲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
解析:A 依据材料“上半身……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身体中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下半身,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可以看出,拉丁美洲融合了多种文化,具有多元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种族歧视,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人口具有等级性,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欧洲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关键问题二: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1.背景
(1)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
(2)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
(3)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
[名师点拨] 《拿破仑法典》
规定了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废除了封建特权,强调了人身自由、契约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充分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理念,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原则。
2.文化重构
(1)概况: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2)具体表现。
①俄国: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起义尽管很快失败,但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
②波兰:1830年11月,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
③德意志: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任务一 合作探究——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重构
材料 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此外,强调人民主权的法国重组大大促进了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即每个民族共同体均有权自由地、不受外力控制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代表了一股变革的力量,不仅在统治时期给欧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将他的理念散播出去,从而塑造了欧洲的未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等
《世界大历史:1799—1900》
[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等角度概括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表现。
[结论] 思想理念: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即启蒙运动思想,如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等。
政治运动:民族民主意识不断高涨。如: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奥地利、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德意志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
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拿破仑战争后,在欧洲各地强迫推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文化
B.摧毁了封建制度
C.传承了欧洲法律传统
D.违背了人民意愿
解析:A 据材料“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知,拿破仑战争后,在欧洲强迫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了资产阶级文化,故选A项;传播了资产阶级文化,不代表摧毁了封建制度,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法律思想,而不是对欧洲法律传统的传承,排除C项;“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符合人民意愿的,排除D项。
2.恩格斯曾说:“意大利从来不敌视拿破仑,因为拿破仑只给它带来了好处,单就意大利能够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就得感谢拿破仑。”恩格斯意在说明拿破仑战争( )
A.迎合了欧洲民众的普遍诉求
B.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欧洲君主制度的崩溃
D.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解析:B 材料“单就意大利能够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就得感谢拿破仑”强调的是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欧洲民族主义的推动,B项正确;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A项说法错误;材料与君主制度的崩溃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排除D项。
关键问题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对被侵略地区传统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含义: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
2.影响: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3.被压迫民族应对文化侵略的表现
中国 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
续 表
印度 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号;印度的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
埃及 伊斯兰教仍然是其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得以保留
[唯物史观] 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影响
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殖民文化,一方面,给被侵略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一场灾难;另一方面,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任务一 合作探究——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材料 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之初,并不愿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进入19世纪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进入新阶段,这就要求在印度实行西方教育,建立一套适合殖民统治需要的新教育制度。19世纪20年代,公司在给印度总督的公文中表现出希望办西方教育的倾向。1833年,议会通过的印度管理法规定,公司教育经费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近代教育系统是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西方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印度传统知识的课程即便有也是次要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印度相当多知识分子的拥护。不过,这些人出发点并不相同。
——摘编自林承节《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教育运动》
[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些措施加以评析。
[结论] 新变化:推广近代西方教育。
评析:英国在印度推广近代西方教育会冲击印度文化、淡化印度民族意识,有利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这是一种文化侵略。但客观上带来的进步文化和生产方式,也推动印度的近代化进程;受过英式教育的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教育的发展。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据学者统计,1850—1899年间,中国的567种译著当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占21%,其中,英美国家的著作是主要来源。据此可知,该时期( )
A.学习西方的范围比较狭窄
B.西学东渐掀起高潮并不断深入
C.学习西方具有一定的局限
D.翻译人才辈出,翻译事业高涨
解析:C 依据材料可知,1850—1899年间的567种译著当中,应用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科技类译著在当时译著中的比重较大,这反映了中国学习西方停留于器物和技术层面,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学习的内容有应用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方面,这说明学习范围并不狭窄,排除A项;材料信息看不出西学东渐掀起高潮,排除B项;“翻译人才辈出,翻译事业高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 )
A.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
B.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
C.使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
D.同化当地的经济与文化
解析:B 19世纪英国的铁路、电报、邮局、教育等传播到了印度,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增强了印度的民族意识,B项正
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对印度殖民扩张的客观影响,A项反映的是主观上要达到的目的,排除;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在英国开始侵略印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并没有同化印度当地的经济与文化,印度仍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D项错误。
[深化拓展] 西方文化侵略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等,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
2.侵略的渠道具有多样性。由于文化涵盖面极广,殖民国家可以通过制度、教育、宗教等多种方式进行。
3.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文化侵略不像武力侵略那样明显,它可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破坏更大。
4.具有广泛性和全球性。西方文化侵略是随着其殖民活动进行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深受其害。
[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