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二十五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
这是唐代的一首著名歌曲,其歌词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女声合唱《阳关三叠》
讨论:聆听《阳关三叠》,你听出哪一个段落重复了三遍?歌曲的音乐情绪如何?
《阳关三叠》是唐代的一首著名歌曲。其歌词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因诗中有阳关与渭城这两个地名,所以得名《阳关曲》或《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所以又称为《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古代文人有感于一位从军朋友的别离之情而写的歌曲,它含蓄的反映了人民在不合理的征戍徭役制度压迫下的哀怨情绪。全曲分为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
古琴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二胡)
扬州慢.MP3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歌曲为宫调式,音调质朴,富于激情,行腔自然,结构严谨。
姜夔(1155—1221)又名姜白石。我国南宋时期著名音乐家和词人。他的词调歌曲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古代歌曲
我国的歌曲艺术,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发展了。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神农时的《扶犁之歌》,都是反映劳动生活的歌曲。而夏禹治水时,他的妻子经常唱的情歌:“候人猗兮”则是古人所知最早的一首“南音”。
夏商以后,歌曲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劳动人民常用这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诗经》中的《关雎》、《硕鼠》、《伐檀》等。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我国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的发展阶段。诗经中的歌,多用琴瑟伴奏,被称作“弦歌”。楚辞常用“兮”字作衬词,具有浓郁的南方风格。乐府歌中,用丝竹乐队伴奏的称“相和歌”,用鼓、角、铙横笛伴奏的称“铙歌”、“横吹曲”。唐代的诗歌有着严格的音律和整齐的句式。宋词、元曲则以长短句为主,并且创造了几个曲调连续演唱的套曲形式。此外,还有用古琴伴奏的“琴歌”,与舞蹈结合的“相和大曲”、“歌舞大曲”等。
《我爱你中国》
音乐与各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歌曲中,诗词是音乐的核心,而音乐则是诗词的灵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诗词时,可以借助音乐来感受其韵律和情感;在学习音乐时,则可以通过诗词和其他文学艺术来感受其意境。因此,学习音乐不能只专一门而忽略其他,艺术是相通的。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使音乐步入更高的境地。
小结
本节课所选的两首古代歌曲,是我国古代歌曲中的精品,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作为一名有音乐文化修养的高中生索必须熟悉的作品,尤其是《阳关三叠》经当代作曲家改编成合唱曲,可听性更强。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欣赏体验这些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