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阳关三叠》、《扬州慢》,感受、体验音乐情绪及风格,并能哼唱旋律片段。
2、初步掌握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古代歌曲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很古老,不容易被接受,需要学生提前做课前预习及相关准备,需要查阅各种资料来掌握歌曲相关信息,提前预习的过程中相当于主动的学习。
3重点难点
哼唱《阳关三叠》,听辨三叠段落,简单了解“三叠”结构,对比各段音乐情绪。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
欣赏《阳关调》并感受其风格
由“阳关”引出本节课题“西出阳关无故人”
活动2【讲授】1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验送别的情绪,利用所学知识及课前预习解释如“阳关”、“渭城”等地理位置所在。
活动3【讲授】2
展示当今“阳关”图片,感受历史气息
同样利用“阳关”引出“阳关曲”《阳关三叠》
活动4【讲授】3
简单介绍“阳关曲”相关,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初步聆听、体验歌曲情绪。
活动5【讲授】4
师简单介绍作品创作背景
活动6【讲授】5
聆听独唱版《阳关三叠》带着对歌曲的初步认识再次感受相同旋律不同唱法的意境及情感。
活动7【活动】6
结合歌词又听了一遍歌曲,利用提前掌握的相关资料,分组讨论关于《阳关三叠》的音乐要素分析,三段歌词的不同内容不同情绪,“三叠”的曲式结构,哪些段落是“三叠”等,并单独请同学来回答问题来展示学生们课前预习的成果。
活动8【练习】7
讨论结束后大家对作品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候一起哼唱或学唱或演唱歌曲片段,由学生拉二胡来伴奏。
活动9【讲授】8
感受了意境凄美的唐诗自然要提到浪漫的宋词,故引出宋词自度曲《扬州慢》,这首作品师简单介绍,体验一下音乐风格即可。
聆听《扬州慢》
活动10【活动】9
结束课程,回到“阳关”上,最后请拉二胡的同学做一个小小的展示和表演,用二胡再次表现《阳关三叠》主旋律,在其他同学的掌声中结束本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