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王家新
钱库一中 倪维浪
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王家新 ,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陨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等.
1.加色字注音
痴想( )凝成( )喧腾( )
诱惑( )一瞬间( )隐( )
chī
níng
xuān
yòu
shùn
yǐn
2.词语解释
痴想:
隐秘: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
很投入很入迷,很忘情地思想.
隐蔽,不外露.
凝结形成.
吸引,招引.
喧闹奔腾
一眨眼之间
形 似 字 辨 析
幻
幼
竟
竞
惑
感
喧
渲
诱
绣
漫
慢
huàn幻想
yòu 幼小
jìng 究竟
jìng 竞争
huò 诱惑
gǎn 感想
xuān喧闹
xuàn渲染
yòu 诱惑
xìu 绣花
màn漫长
màn慢车
小时侯,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总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大山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大山里的
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大海则
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听完课文,想一想:
作者说,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海
(重重)困难
理想(的境界)
事情往往是这样,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达
到目的地的,要翻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境界。
失望是因为对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认识深化了,
就可以战胜失望,乃至不再失望,就能够“一次次鼓
起信心向前走去”。
爬山
艰苦奋斗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侯的理解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文中的“山”和“海”指的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手法
小时侯认为这“山”是自然界当中的山.今天把这“山”理解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
文中的“山”比喻重重困难;“海”比喻理想.
运用象征手法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象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完全落空.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中“枯干”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这句话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话蕴涵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照亮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山民 韩东
对 比
阅 读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三个主要形象?
对 比
阅 读
2、在这两首诗中,“山民”和“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梦想相同吗?
3、他们最终的结局一样吗?为什么?
4、同样是山里的孩子,为什么一个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另一个却放弃了?
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三个主要形象?
山民
山
海
对 比
阅 读
2、在这两首诗中,“山民”和“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梦想相同吗?
生活环境:
梦想:
都生活在穷山沟沟里。
都想见到大海
对 比
阅 读
3、他们最终的结局一样吗?为什么?
“我”
“山民”
“我”见到了“大海”
“山民”未见到“大海”
原因
“我”坚持不懈地追求
“山民”只是曾经那么想,并没有付诸行动
对 比
阅 读
4、同样是山里的孩子,为什么一个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另一个却放弃了?
妈 妈
父 亲
妈妈给我说过:海
父亲说“是山”
“山,还是山”
给孩子以希望
扼杀了孩子的希望
对 比
阅 读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 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顶点。
—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