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件(共16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件(共16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6 21:25:37

内容文字预览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2.体会桃源人的生活环境、社会特征。
3.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桃源社会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梳理故事情节和结构,总结叙事线索和顺序。
背诵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结合课下注释,疏通了文章大意,那今天我们在品析课文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展示数字教材,课后第一题,背诵全文填空)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而题目中的“桃花源”就是作者记的对象。
那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的填词游戏。
思考:桃花源VS桃花园
学生做笔记。
好,了解了文题知识后,我们再来朗读课文,看看桃花的源头到底有什么?作者在源头发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师生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讲授新课(结合国家智慧云平台课程视频)
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既然是游记,那肯定要有“游”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是如何来记叙“游”的过程的。
好,下面大家一起来朗读第一段,晋太元中……
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大家一起来找茬,看看有没有错误。
生: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 (数字教材展示翻译,学生齐读)
好,我们来思考,这一段写了一件什么事儿呢?
生:武陵渔人捕鱼。
很好,我们继续,第二段,我们看个小视频,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打鱼的武陵人遇到了什么呢?
(数字教材,播放第二段课文朗读视频)
举手,有没有哪位同学主动想跟我们分享的。好,请这位同学。
生: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水的源头,……
好,请坐,有错误的地方吗?或者你觉得,他某个地方好像理解的不太合适,你有更好的看法。好,这位同学……
嗯,不错,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言省略句,缺主语补主语,缺宾语补宾语,首先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完整性。
(数字教材展示翻译,学生齐读)
好,那这一段描述的这么美,怎么用一句话给他概括呢?
生:武陵人奇遇“桃花源”。
非常好,那我们按照这样的模式,小组合作解决第三四五自然段,每一组四号同学朗读,三号同学翻译,一二号同学纠错,完成之后,讨论交流一下,这一段用一句话怎么概括呢?15分钟时间,待会儿我们请同学给我们展示成果。
开始!……
嗯,大家声音慢慢弱下来了,都已经完成了吧!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数字教材展示翻译。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数字教材展示翻译。
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数字教材展示翻译。
哪一组愿意说一下呢?
第二组:武陵人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嗯,可以,还有吗?第五组:访问“桃花源”;离开见太守;再寻未果;刘子骥寻找未果。
不错,两组同学都概括的很完整,那我们按照概括的事件来梳理一下整篇课文。
国家智慧云平台视频插入,进行对文章情节梳理的总结。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第二部分是第二三自然段,写了渔人进入桃源,以及做客和离开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第四五自然段,记叙了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和刘子骥再寻未果的情形。
通过我们的概括,可以发现,本篇游记的游踪就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那换一种说法,这就是本文的——
生:叙事线索。
师总结: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事的。
生做笔记。
国家智慧云平台视频插入,进行对桃花源特点的概括。
好,欣赏完课文之后,大家对桃花源有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生:美,漂亮,和平,安定,幸福,安居乐业……
师生总结桃花源的特点:
生活环境优美,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好客……
那同学们可以帮老师找到对应的句子吗?举手回答。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美,景美人美生活美。那这么美的地方,是作者亲眼见过,经历过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国家智慧云平台视频插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东晋时期,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古代历史,东晋时期,社会黑暗,战争频繁,老百姓生灵涂炭。
展示: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日益苦难。作者陶渊明对这样的现实社会是异常不满,但他又无法改变,只好描绘一个美好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理想。
展示主题。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
学生齐读,做笔记。
国家智慧云平台视频插入,课堂小结。
小结: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好,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作者心心念念向往的美好生活。
三、课堂小结
依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对文章的知识点再次梳理强调。
四、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共16张PPT)
语文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教学资源
1.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 视频课程
第二、三课时部分视频内容
2.数字教材 《桃花源记》
课文朗读、翻译、课后习题
3.课件PPT穿插
背诵导入
(数字教材:课后第一题,背诵填空)
师生齐读课文。
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理解文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桃花源”就是作者记的对象。
(数字教材——世外桃源VS世外桃园)
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体会桃源人的生活环境、社会特征、社会风气。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感 知 探 究
一、梳理情节
以学生为主,逐段翻译,梳理情节。
1.学生齐读。
2.翻译课文,其他同学纠错。
3.概括故事情节(游踪)。
(数字教材——翻译)
第二段:小视频
一、梳理情节
第一部分(1),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第二部分(2-3),写了渔人进入桃源,以及做客和离开的过程。
第三部分(4-5),记叙了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和刘子骥再寻未果的情形。
一、梳理情节
把握文章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以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事
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体会桃源人的生活环境、社会特征、社会风气。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二、体会桃源生活
欣赏完课文之后,大家对桃花源有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环境美,生活和平,安定,幸福,安居乐业……
总结桃花源的特点:
生活环境优美,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好客
三、探究主题
写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日益苦难。陶渊明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但他又无法改变,只好描绘一个美好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理想。
三、探究主题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
课堂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板书设计
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