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知识与技能:学唱《阳关三叠》上阙,能初步进行二声部合作。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继而感受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碰撞。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在初中语文课上已经学习分析过,所以对此诗所传递和表达的情感并不陌生。但对于古曲的学习却是颇有难度。容易觉得古曲单调、枯燥,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亲近学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而和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合作。
3重点难点
听赏《阳关三叠》和《扬州慢》,并学唱《阳关三叠》上阙,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初步掌握其相关知识。 引导好学生自主对“三叠”的听辨以及体验“三叠”的不同层次情绪变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古风歌曲
欣赏歌曲《卷珠帘》。
卷珠帘,宋代词牌名,歌词《卷珠帘》在形体上与古诗词近似,使用了古诗词的意境,对古代女子卷帘人进行了心理描摹。
活动2【讲授】中国古代歌曲
中国古代歌曲发展概括。自古以来,诗言志,歌咏言。
早在原始时代,就有伏羲时的《网罟之歌》,神农时期的《扶犁之歌》。夏禹的妻子涂山氏女演唱的情歌“候人猗兮”是古人所知的最早的一首“南音”。夏商之后,歌曲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如:《诗经》中的《诗经》、《硕鼠》、《伐檀》等。也就是从《诗经》起,诗词与音乐就联称并举。到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歌曲艺术的发展,为唐宋以后的曲艺艺术、戏曲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3【活动】听赏《阳关三叠》
1、简单分析唐代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
2、欣赏合唱曲《阳关三叠》并分析各段音乐
3、请学生学唱《阳关三叠》的上阕。
4、小结《阳关三叠》的艺术价值
活动4【练习】学生活动
1、请一位学生尝试古筝的演奏,并简单抚琴弹唱《阳关三叠》。
2、师生合作《阳关三叠》二声部演唱。
活动5【活动】听赏《扬州慢》
1、欣赏古代歌曲《扬州慢》。
2、介绍南宋著名音乐家和词人姜夔。
3、自度曲:通晓音律的词人,自摆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
活动6【练习】演唱古诗流行歌曲
安雯《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王菲《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黄安《新鸳鸯蝴蝶梦》——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活动7【作业】拓展与探索
教师即兴赋诗一首《四月飞歌》,请同学们课后编配旋律。
活动8【活动】教学反思
一、自我评价
1、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互动和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学生的参与积极而主动,能够较好地结合古代歌曲的知识和特点进行学唱,做到扎实又不乏生动。
2、整堂课紧紧围绕诗词音乐进行展开,由古至今,最后教师即兴赋诗一首,学生既新奇又感叹,为以后更好地学习诗词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教材进行了较深的钻研和理解,结合相关的历史、地理、语文知识,触类旁通,和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和学习。
二、自我反思
1、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反应还是难敌流行音乐或者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音乐的学习主动性,尤其是对与古代歌曲旋律的理解和演唱,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演唱和讲述都不能到点到位。
2、教师的教学流程还是稍显刻板,今后还可以不断改善,尽量灵活生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