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6 22:2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文让学生理清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路线,了解按游览的顺序继续游玩的过程。品读课文,学习写景物不可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抓住重点。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通过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画出双龙洞洞口、外洞、孔隙的特点,体会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你去过哪里游玩?
这么有趣的游玩经历你会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吗?
叶圣陶先生就记录了他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齐读课题。这里的“记”就是?(记载、描写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叶圣陶先生同学们都很熟悉了,我们读过他许多文章,有《绿》《荷花》《爬山虎的脚》。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读了课文,你知道双龙洞在哪里吗?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游玩的时间和地点。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地图)浙江省在我们江苏省的南方,在浙江省中部有一个城市“金华市”,双龙洞就在金华城边。
2.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3.想要去双龙洞游玩还要读好课文里这些难读的词语,请个同学读一读,小老师来领读。一簇 蜿蜒肩背 臀部突兀森郁 一团漆黑
4.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的文字,走进金华的双龙洞。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课文。课文很长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前面我们说了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来记叙自己游玩双龙洞的,那么,他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呢?老师这里有一张路线图,你能通过默读课文,帮助自己补充完整这张路线图吗?老师这儿有一个“友情提醒”,既然游的是双龙洞,那作者一定会仔细去看一看双龙洞的重要景点,你在默读课文时可以格外留意那些与双龙洞有关的景点,一边读一边圈一圈,它也许可以帮助你完成这张路线图。书写的时候注意坐姿,把字写端正。
总结:叶圣陶先生就是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三.精读课文 4-5自然段。
师:叶老是怎样把各处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呢?我们先来研究描写“洞口”的这一段。
有声思维示范阅读“洞口”部分。你发现我是怎样读书的吗?你看,我想这样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板书),我就找到了洞口的特点——宽(板贴)
师生共同阅读“外洞”部分。一生指名朗读描写“洞口”部分语句,全班补充说出读出的感受。
“孔隙”①我们研究完了洞口和外洞,接下来是“空隙”了。这段文字特别长,很难读,请 3位读书高手给大家读一读,拿起课文纸仔细听,边听边想文章写了些什么。②刚刚在朗读的时候我们把这么长一段文字分成了三部分(出示分层)。你读的这段话写的是(小船,贴板贴),第二位同学读的内容描写了(小船进出的方式,板贴),最后一位同学读的是(作者坐在船里的感受,板贴)
总结:原来叶圣陶先生是从这 3个方面来描写“孔隙”的。③那么描写孔隙为什么要写到“船”“进出方式”和自己的“感受”呢?从这些地方我们能体会出“孔隙”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仔细来品读。④小组合作:默读课文第 5自然段,找一找空隙有什么特点,在文章中圈出来。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孔隙的特点的。友情提醒:用上我们刚才总结的读书方法“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⑤全班交流。你们小组觉得“孔隙”的特点是?(窄小)同意吗?进出工具——船小我们先来读读对进出孔隙的船的描写,你能感受到“孔隙”之小吗?你关注到了这条船只够“两人并排仰卧”--你觉得着小船大概有多宽?比我们的课桌还窄,真是一条小船。你注意到了吗?平时咱么乘船都是坐船,而这里却是?(仰卧)在朗读的时候他抓住这两个词“刚”“再没法”让我也感受到船很小。女生读总结:这孔隙只能容下这样小小的船进出,虽然写的是“船”可让读者处处感受到“孔隙”的低矮、狭窄。进出方式这小船是如何进出孔隙的呢?指明说。文章中是这样描写的(指名读)这样独特的行船方式在别处从没见过。老师这有一艘小船,请两位工作人员结合黑板上的图给大家解释一下进出孔隙的方式。采访一下工作人员:为什么采用这样独特的方式呢?哦,原来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就算是这么小的船在里面也没有办法掉头,只能直进直出,这个孔隙真的是太小了。感受从作者的感受你又体会到什么?
引导换词体会:“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补充出示并点击变色“贴”:这里的“贴”字还能换成什么词?(如挨、触)读一读,你觉得哪个好?(体会到是紧紧地挨着,从而感受到孔隙的低矮)读一读这句话,体会着必须紧紧的挨着船底的感觉。“眼前昏暗、都朝我挤压、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人真去测量了这孔隙的高度,只有一尺低(出图)。如果让你卧船过孔隙,你的心情如何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出你的感受。其实通过读小船的样子和行船的方法,我们已经能够体会到孔隙的窄小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自己的感受呢?这段文字,没有一个“小”字,字里行间却处处让我们感受到孔隙的窄小、低矮,让我们的心也随着作者进入孔隙紧张起来。
梳理:孔隙的特点就是窄小,作者是怎么把孔隙窄小这个特点写清楚的呢?你看,他写了从外洞到内洞的进出工具——小船是如此之小,突出了孔隙的小;也写了从外洞到内洞这段独特的进出方式,突出了它的小;还写了自己搭乘小船时的感受,突出了孔隙的小。
总结。
小结:今天我们沿着作者的路线,也在文字中游览了一番金华的双龙洞,我们读课文感受到了洞口的宽,外洞的大,孔隙的小。有没有激发你们的创作欲?也请同学们按照这种写作方法,写一下你们端午节的浏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