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人之初》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减、换一换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 2.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掌握不同的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明白文中内容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三字经》诵读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内容的特点? 2、总结:这段文字选自三字经,《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大国学启蒙读物。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三字经》内容广泛,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3、齐读课题“人之初”,想方法识记题目中的“之”字? 厨房里有一瓶芝麻酱,芝麻的芝去掉草字头就是《人之初》的之。总结方法:联系生活,用减一减的方法 写字:“之”字的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横撇写。 4、从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拓展“之”的组词。 二、识记生字、理解文意 1、出示学习提示:1、借助拼音读准。2、标出小节序号。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检测学习完成情况。 3、大声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去掉其他内容,只留下生字,请学生再读。 5、学习第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6、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教学:①老师出示“初”字的图片,讲解“初”是由衣字旁和刀组成,意思是用刀裁剪衣服。用刀裁剪衣服是制作衣服的开始,于是初字就有了刚刚开始的意思。 老师领读“初始”“初夏” 理解“人之初”的含义。人之初就是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刚刚出生时是一个婴儿。 ②出示“善”字的图,在这句话中把与图对应的字找出来。 老师讲解:图中有一只羊,善字上半部分也是羊。古人认为,羊是最智慧最温顺的动物,有吉祥的象征,羊下的一只眼表示看起来十分美好。 “善”组词“善良、友善” 总结意思: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7、播放故事《孟母三迁》理解“性相近,习相远”的含义。 8、学习“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9、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教学:①“教”字源图,讲解:这个字特别像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教鞭,在督促着一个学生学习。古人认为,一个人要有出息,就得严格的教育。跟读。讲解多音字组词。 ②“专”补充《学弈》故事,积累“专心致志”词语。 10、播放《王专和李迁》的故事,理解意思。 总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带着对这句话的理解再读。 三、诵读积累、练习巩固。 1、根据节奏,借助标点,读出小韵文的韵味。师生、男女合作。自己拍着手,打着节奏来读。摇头晃脑的读。 2、总结学习第一小节的收获。(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 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讲解书写注意:远近是一对反义词,它们都是半包围结构。这两个字都有走之,“近”先写里面的“斤”,“远”先写里面的“元”,都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写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