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识“豆、肉、知、据、念”等生字;会写“米、分、叶”3个字。 2.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美滋滋”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归类积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4.进一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1. 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过程
复习词语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端午粽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印象呢? (1)巩固词语,回忆内容: 粽子有着: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样子) 煮熟的粽子,有一股清香,咬一口又黏又甜(味道)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真是色香味俱全呀!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和味道吧。 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粽子花样多。(ppt出示第3段) 1、学习第1句话,结合图片了解粽子花样多 师: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十分好吃,样式还很多。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3段,找一找有哪些花样? 联系生活豆子图片,认识各种“豆子”。 红豆、黄豆、绿豆、毛豆、黑豆、豌豆。 借助图片认识“鲜肉粽”。 这就是鲜肉粽,里边有一块大大的肉。(出图)请你读:肉ròu。(正音:师范+拼读) 字理识字、实物图片识字“肉”。 这是肉字不同时期的字形演变。它的字形真像一块肉,里边的撇点多像肉的纹路呀! 2、学习第1句话,了解“美滋滋”,体会心情。 创设情境感受:又黏又甜的红枣粽、红豆粽,又鲜又香的鲜肉粽(图片一一出示),我们在外婆家吃了这么多好吃的粽子,感觉怎么样呢?(美滋滋)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美滋滋”。你也来分享自己快乐的感受吧(生1生2) 请同学们想象着“我们”吃粽子的心情来读好这句话。 3、学习第2句话,感受对邻居的关爱。 读句子 师:外婆包的粽子除了给我们吃,还给谁吃了呢?请你找一找,读一读。(邻居) 师:外婆不仅惦记着我们,心里还想着邻居呢!一锅粽子包含着外婆对我们的爱,一篮粽子包含着对邻居的关爱。 结合句子描写顺序,读好长句子。 这句话写得也很有顺序呢。(动词变红)吃粽子--装粽子--带粽子---分粽子 你能按照这个顺序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三、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1、师:请你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小小的粽子还有包含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原来,这端午粽还有着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之情。) 2、认识生字“念”“知”“据” (1)认识“念” ①创设情境体会情感,结合偏旁识记生字。 一直到今天,人们吃着粽子,心里想着诗人屈原。所以,念是心字底。 ②正音nian(拼读,三拼音节) (2)认识“知” ①这一段还有两个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它的。 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知:矢+口 组词:知识 认知 (3)认识“据” ①交流识字方法: 组词:据说 收据 三、学写“米、分、叶”3个字生字。 1、比较“米”“分”,发现共同笔画撇和捺。 米:左右对称,先写点、撇,再写“木”,横竖分别在横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边撇低捺高留小口。横折钩从横中线起笔。 叶:左窄右宽,左半部分“口”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半部分横短竖长,竖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