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赤壁赋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1 赤壁赋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7 10: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赤壁赋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崖限当道者
A. 客有吹洞箫者 B. 固一世之雄也 C. 渺渺兮予怀 D. 月出于东山之上
2.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一世之雄也 B. 师不必贤于弟子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歌窈窕之章
A.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B. 济水东流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D. 舞幽壑之潜蛟
4.下列加下划线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徘徊于斗牛之间 B. 望美人兮天一方
C. 至于泰安 D.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 “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 “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 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6.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 相同的一项是( )例:凌万顷之茫然
A. 渺渺兮予怀 B. 客有吹洞箫者 C. 句读之不知 D. 而今安在哉
7.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C.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8.下列有关《赤壁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展现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夜游图,以景抒情,融情于景,表达 了作者夜游赤壁的兴奋之情。
B. 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月匈怀。歌词里所说的“美人”,古人常 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 文章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客的一番话是试图用曹燥的经历说明人生短暂,要 珍惜时间,创造“一世之雄”的伟业。
D. 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说明世上万物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人不必羡慕自然宇宙的无穷,而是应以 平静旷达的心境去享受自然的美景。
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礼是修身的主要门径。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__________。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内外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因此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国家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的“人生礼仪”对人进行指导,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A. 中国文化勉励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要求人们努力修为,甚至成圣成贤
B. 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励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
C. 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是中国文化的追求,故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
D. 成圣成贤,甚至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是中国文化的追求,故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
10.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 抱明月而长终 C. 而卒莫消长也 D. 纵一苇之所如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人赵翼赞誉程颢的《黄鹤楼》“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这一看法已见于南宋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评论“凤凰台著名,以李翰林一诗也”。凤凰台和黄鹤楼各自凭借李白和崔颢的一首诗而名传后世,这就是宇文所安所说的好文章创造一个地点的现象。这个地点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处胜迹,从一座楼台亭阁到一块墓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有关金陵凤凰台的记载始见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记述东晋升平年间,“有凤凰集此地,因名其处为凤凰台”。南宋马光祖的《重建凤凰台》以淳熙时期保宁寺的壁记为据,也得出了“晋升平已有台”的结论。将金陵凤凰台当作名胜来题写是自李白开始的。不过,从唐诗可知,金陵凤凰台此时即便存在,也还没有形成一处名胜地标。李白以《登金陵凤凰台》向崔颢的《黄鹤楼》致敬并与之竞争,对他来说,凤凰台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或话题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至宋代影响渐著,题写凤凰台自此蔚为风气。但入宋之后,凤凰台屡遭破坏,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陆游所见凤凰台已“废为大军甲仗库”。两宋时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凤凰台,祥符年间“尝著亭于斯,斯楼斯亭,咸以凤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白凤凰台”。历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着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因为遗迹所剩无几,不足为凭。
既然如此,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现了题写凤凰台的盛况并绵延不绝呢?在胜迹业已消逝或难以确认之际如何继续书写胜迹?书写胜迹又意味着什么?周宝供的《亭台类序》或许道出了其中奥秘:
凡山川佳丽处,须起亭台楼阁乃足供游人之玩赏。然古迹多堙,倾颓殆半。其间可登览者固在所必纪,即有空名而无遗址可问者,亦必存焉,以俟考古者之穷探,更以期后贤之重建云尔。
这再次证实,题写名胜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写作,后世的诗人来到此地,不只是为了看到凤凰台当下的模样,更是为了将它从记忆中召唤回来。在所写的胜迹消逝或失去了确定遗址之后,书写本身变成了对它的补偿与替代。消失的胜迹转化为文本,形成文本化的胜迹,并在文本中得以存活,题写胜迹既是关于胜迹的书写,又最终化为胜迹的一部分,甚至取胜迹而代之,或以其它的方式介入后世的胜迹修建与景观重构。在胜迹毁坏和消失后,正是题写胜迹的诗文继续维系着,也不断更新着关于它的历史记忆。
(摘编自商伟《“地以一诗传”:题写胜地的“迹”与“文”》)
材料二
就广义的书写而言,胜迹所关联的历史、文学、宗教甚至神话、民俗都至关重要,但最终既体现“文”而又显现为“迹”的,无疑是具有物质性的题刻,尤其是摩崖石刻。
对于胜迹而言,题刻不仅具有指认的作用,对其塑造也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山东境内那些以摩崖石刻著名的山川: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四山摩崖与云峰山刻石。泰山上有2500多处题刻,在巫鸿先生看来,它如同一座历史堆积起来的纪念碑,“山脚的碑铭年代相对较晚,越往上年代则越为久远,沿着这些题铭攀登而上,游客们感到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踏寻岁月的痕迹,深入历史。而岱顶的无字碑,则是沉寂的历史源头”。
明代文士往往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出游,来将自己与普通游人区别开来;而乾嘉以后,随着金石成为时尚,寻访碑刻亦成为文人旅游的重点,其时踵出的登岱图及其题诗之中常见碑刻的内容,就是一个显见的例证。黄易《铁桥先生登岱观摩崖碑》所描绘的是济宁金石收藏家李东琪观摩《纪泰山铭》的场景,两位游客对着唐玄宗书丹的摩崖指指点点,整个登岱活动,黄易只选取了这一场景作为定格,可知观碑已然成为文人登岱的重头戏。
一方面,文字的题写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学与书法,参与了风景的塑造,但题刻与山水的关系是从属的,嵌入的,拓展的,不处于主要地位,虽说没有《金刚经》,便没有经石峪(或石经峪)这样的景点,但这丝毫不妨碍泰山仍是四海闻名的胜迹;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摩崖石刻周边所汇集的种种题刻,相当于山水画中的题跋,比如宋人陈国瑞题刻、明人所刻《大学》一章、万恭所题写的《高山流水石壁记》、李邦珍题写的“经正”、汪坦所刻《周颂》中的《般》等,这些后起的题刻不惟讨论《金刚经》的字体与年代,也涉及儒、佛二教在这片摩崖上所展开的某种竞争。但即便如此,题跋亦不能争夺本幅的地位,《金刚经》仍然是经石峪真正的胜迹所在。
(摘编自薛龙春《点缀山林:摩崖石刻与胜迹的塑造》)
【注】经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上刻隶书《金刚经》,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评论体现了“地以一诗传”的观念,这和宇文所安对文学与名胜关系的认识有相通之处。
B. 材料一指出,到了宋代,题写凤凰台蔚然成风,但此时凤凰台经历多次重建,遗迹所剩无几,早已不是它最初的面貌了。
C. 材料二指出,题写在胜迹上的碑刻也在塑造着胜迹,往往能给胜迹带来一定的文化底蕴,受到文人喜爱。
D. 材料二指出,经石峪上的《金刚经》及周围的其他石刻共同形成了经石峪景点,它们对经石峪景点而言同样重要。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字对现实的影响力在题写名胜这一文化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平凡山水能借文人之手得以扬名。
B. 从周宝供的《亭台类序》可以看出,胜迹书写不一定反映了胜迹的历史原貌,但这种书写仍然有价值。
C. 从材料二可知,物质性的题刻较之胜迹所关联的文学、历史等书写方式,更能显示“文”与“迹”的双重内涵。
D.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胜迹的流传方式,启发我们保护名胜古迹关键在于与之相关的题刻、碑文。
1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的首联化用沈佺期的“龙池跃龙龙已飞”的句式,来向沈佺期的《龙池篇》致敬。
B. 《题凤台山亭子陈献司空》一诗题刻在金陵凤凰台上近两个世纪,它给人们留下了关于凤凰台的深刻记忆。
C. 晚明时期,因崔颢的《黄鹤楼》命名的鹦鹉洲沉入长江,江边泥沙淤积,形成了一个新的洲屿,仍被命名为“鹦鹉洲”。
D.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王勃《滕王阁序》中有关“兰亭”的语句留给读者关于“兰亭”的历史记忆。
14.两则材料分别论述了“题写”“题刻”和名胜古迹的关系,其关系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15.为什么说题写名胜古迹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写作?请以苏轼《赤壁赋》为例,谈谈你的认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投诸地而骂曰 诸:之于 B. 而余为徐州 为:到……做官
C. 余因而实之 实:充实 D. 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大约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
B. 因以所画贫笃谷偃竹遗予 君因我降
C. 而不能然者 信而见疑
D.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8.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心得体会的一项是( )
①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②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
③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④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⑤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
⑥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④⑤⑥ D. ③④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
B. 作者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
C. 作者所作《筼筜谷》诗,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
D. “本文是悼念亲友的文章,写了许多戏笑的内容,更能见作者与文与可感情的深厚。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 2)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21.作者追忆了二人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及苏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________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_______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在民族的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象竟是那么的遥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近土地的,就________了。苏轼当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手拿惯了纸笔的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我们也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诗人正准备薅除杂草。“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诗人正释耒长叹,由衷感慨耕作之不易。
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_________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 )。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波逐流 无可救药 微乎其微 蒙受 B. 自由游弋 无可救药 凤毛麟角 遭受
C. 随波逐流 彻头彻尾 凤毛麟角 遭受 D. 自由游弋 无可救药 微乎其微 蒙受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
B. 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进行了生产劳动。
C. 我们不但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我们也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进行了生产劳动。
D. 虽然确实我们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但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
2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也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B. 也不只是一个凄美的故事
C. 还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D. 更是一个凄美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文化史上,名标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 ① 。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富于魅力者实在是 ②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了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 ③ 。
喜欢苏东坡,不仅喜欢他的才华盖世,亦欣赏他既智慧又旷达、既幽默又儒雅的无穷魅力。观其一生,困惑他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最终如同烟云在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挥毫,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苏东坡的存在——他的才华,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让我们后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真正的文人”。
2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6.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D.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读宋诗,会觉得士大夫一个个都满脸正经,说的往往都是有关纲常名教的门面话。读宋词才知道,宋人其实也很开放,有时甚至还有些放肆。因为在宋代的士大夫看来,词是唱着玩的,既然不登大雅之堂,______________。苏轼进入词坛后,才把诗词的这种分界打破。苏轼以诗为词,凡是诗的题材,_______________。他这个大动作,弄的许多人目瞪口呆,连有些崇拜他的人都觉得他走的太远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金朝兴起,铁骑直抵汴京,把北宋灭了。宋高宗赵构,守住江南一角,是为南宋。这一翻天覆地的变故,使南宋一些词人又勇敢地担起了忧时念乱、杀敌报国的主题,题材进一步扩大,有了苏轼开辟的所谓豪放派,那种写春花秋月离情别绪,以风格细腻意境温婉见长的词风,_______________,两派各有所长都有非常感人的佳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3.例句与A项均为定语后置句。B.判断句。C.谓语前置句。D.状语后置句。
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B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
A判断句。
C定语后置句。
D被动句。
故选B。
3.【答案】A
【解析】1.A 例句与A项中的加字词均为名词作动词。B.名词作状语;C.名词的意动用法;D.动词的使动用法。
4.【答案】D
【解析】2.A.古义:星宿名,斗宿和牛宿;今义: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西班牙斗牛是人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B.古义:所思慕的人;今义:美女。C.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另提一事。D.古今义都指凌乱。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既”是“过了”的意思。在古代,“望”指农历十五,“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
故选B。
6.【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
B和例句是定语后置句。
A主谓倒装句。
CD宾语前置句。
故选B。
7.【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D项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余三项为代词。
8.【答案】C
【解析】C.“试图用曹操的经历说明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创造‘一世之雄’的伟业”不符合文意。原文意思为: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
故选:C。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平时应该认真阅读课文,分析其中的内容,体悟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9.【答案】B
【解析】从陈述对象一致的角度考虑,横线处所填的内容应该以“中国文化”为主语,据此排除C、D两项;比较A、B两项,“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和“勉励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之间是递进关系,应先“要求人们努力修为”,然后才能“勉励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据此排除A项。
10.【答案】A
【解析】A.“冯”通“凭”,凭借;
B.没有通假字;
C.没有通假字;
D.没有通假字;
故选:A.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识别古籍中的通假字,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必须逾越的一关.因此,各类古代汉语教材都列有古音通假一项,并列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以帮助读者掌握.而同学们在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归纳,多识记.
常见通假字举例:
1、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3、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4、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兴起
11~15.【答案】D、D、A、【参考答案】①相同之处在于两则材料都认为题写或题刻对于胜迹流传有作用;②不同之处在于材料一认为题写胜迹能“化作胜迹的一部分”,甚至能“取胜迹而代之”,材料二认为“题刻与山水的关系是从属的,嵌入的,拓展的,不处于主要地位”。、【参考答案】①题写的名胜古迹往往消逝或失去了确定遗址。比如《赤壁赋》里的赤壁在苏轼写作时已经改变旧貌(一说地址难以考证)。②题写是对名胜古迹的补偿与替代。如《赤壁赋》增加了赤壁的文化价值,使其在文本书写中内涵更为丰富。③在胜迹毁坏和消失后,正是题写胜迹的诗文继续维系着,也不断更新着关于它的历史记忆。《赤壁赋》在现代不断更新着读者对赤壁的体验与想象。
【解析】1. D选项“它们对经石峪景点而言同样重要”错,材料二“没有《金刚经》,便没有经石峪(或石经峪)这样的景点”“题跋亦不能争夺本幅的地位,《金刚经》仍然是经石峪真正的胜迹所在”,可见不是同等重要。
2. D选项“保护名胜古迹关键在于与之相关的题刻、碑文”错,于文无据,材料二认为“题刻与山水的关系是从属的,嵌入的,拓展的,不处于主要地位”。
3.
材料一观点是“题写名胜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写作”“题写胜迹既是关于胜迹的书写,又最终化为胜迹的一部分,甚至取胜迹而代之”
A选项没有涉及题写名胜的非对象化的特点以及胜迹书写的意义。
4.
材料一“题写胜迹既是关于胜迹的书写,又最终化为胜迹的一部分,甚至取胜迹而代之,或以其它的方式介入后世的胜迹修建与景观重构”,可见,材料一肯定题写或题刻对于胜迹流传有作用,认为题写胜迹能“化作胜迹的一部分”,甚至能“取胜迹而代之”
材料二“一方面,文字的题写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学与书法,参与了风景的塑造,但题刻与山水的关系是从属的,嵌入的,拓展的,不处于主要地位”肯定了题写或题刻对于胜迹流传有作用,但认为“题刻与山水的关系是从属的,嵌入的,拓展的,不处于主要地位”。
5.
①结合材料一“入宋之后,凤凰台屡遭破坏,长期处于荒废状态”“遗迹所剩无几,不足为凭”“所写的胜迹消逝或失去了确定遗址”可知,题写的名胜古迹往往消逝或失去了确定遗址。比如《赤壁赋》里的赤壁作为古战场在苏轼写作时已经改变旧貌(一说地址难以考证)。
②结合材料一“在所写的胜迹消逝或失去了确定遗址之后,书写本身变成了对它的补偿与替代”可知,题写是对名胜古迹的补偿与替代。如《赤壁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增加了赤壁的文化价值,使其在文本书写中内涵更为丰富。
③结合材料一“在胜迹毁坏和消失后,正是题写胜迹的诗文继续维系着,也不断更新着关于它的历史记忆”可知,在胜迹毁坏和消失后,正是题写胜迹的诗文继续维系着,也不断更新着关于它的历史记忆。《赤壁赋》描写了赤壁山水及文人墨客载酒中流、扣舷而歌的情形,在现代不断更新着读者对赤壁的体验与想象。
16~21.【答案】D、C、A、A、【参考答案】(1)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2)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晒书,失声痛哭起来。
、【参考答案】
①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绢扔到地上,并说要拿它做袜子,传为笑话。
②文与可回到京师,而苏轼到徐州为官,二人靠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③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与可夫妇为之喷饭。
【解析】1.
A选项句意: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
B选项句意:我去徐州任知州。
C选项句意:我对这做出了解释。
D选项许,这样、这般。句意: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
2.
A选项却/于是。句意: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于是命令张仪假装去秦国。
B选项于是/通过。句意:于是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如果您通过我投降。
C选项却。句意:却不能做到这样。/诚信却被怀疑。
D选项可以/在。句意: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像这样的亲密、深厚的情谊。/苏武在始元(年号)六年的春天到达长安。
3. “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是子由的话,所以排除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只是说作者“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但并未说理论是什么,所以排除⑥。
4. A选项“苏轼主张”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与可之教予如此”,所以“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应是文与可的主张。
5.
(1)“然”,这样;“识”,明白;“所以”,指原因或道理。
(2)“竹”,指墨竹图,也就是《筼筜谷偃竹》;“废”,停止;“卷”,晒书。
6.
依据“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可概括为: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绢扔到地上,并说要拿它做袜子,传为笑话。
依据“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予谓与可……与可无以答,则曰……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与可笑曰……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可概括为:文与可回到京师,而苏轼到徐州为官,二人靠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依据“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可概括为: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与可夫妇为之喷饭。
参考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刚蹿起来,鹘就猛扑下去,稍有一点放松就错过去了。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拿它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22~24.【答案】D、A、B
【解析】1. 第一空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自由游弋:泛指物在水中不受限制和约束游行,侧重于自由自在。此处的语境是指在水中不受限制和约束游行的小舟,所以应该用词语“自由游弋”。
第二空处,无可救药: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表示程度很深。彻头彻尾:意为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偏贬义。此处的语境是指苏东坡是一个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的浪漫主义者,所以应该用成语“无可救药”。
第三空处,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多形容人的优秀。此处的语境是指人数的少,用“微乎其微”合适。
第四空处,遭受:指受到不幸或损害。蒙受:指无故承受某种痛苦。“蒙受”侧重于痛苦,和冤屈更搭配,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蒙受”。
2. A项,正确。
B项,“进行了生产劳动”搭配不当,“进行”和“劳动”搭配不当,把“进行”改为“参加”。
C项,“不但……也”关联词用不当。
D项,“虽然……但”前后分句颠倒,和下文衔接不当。
3. 由上句“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中的“不只是”可知,与之搭配的应该是,“也不只是”,由上文“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可知,苏轼蒙受了巨大冤屈,所以应该是一个“凄美”的故事。B项符合题意。
25~26.【答案】【参考答案】①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不胜枚举②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寥若晨星③黯然失色、C
【解析】1.
第一空,结合前文“多如牛毛”可知这里也是指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也非常多,可以用“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不可胜数”“不胜枚举”等。
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数不胜数: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不胜枚举: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第二空,语境指像苏东坡这样趋于完美、富于魅力者很少,可以用“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寥若星辰”。
凤毛麟角:原义是指传说中的珍异动物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后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寥若星辰: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第三空,语境指除了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与苏轼差距大,可以用“黯然失色”。
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比之下有很大差距,远远不如。
2.
画波浪线的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苏东坡一生的“困惑”“烦恼”比作“烟云”。
A选项对偶。名词“方宅”对“草屋”,数量词“十余亩”对“八九间”。
B选项互文、借代。前句互文,参互见义“主人”“客”下马,“主人”“客”在船;后句“管弦”借代音乐。
C选项夸张、比喻。“乱石穿空”是夸张,“卷起千堆雪”是比喻,把激起的浪花比作“雪”。
D选项用典。用了“周公”的典故。
27.【答案】【参考答案】①. 写词(作词)当然就可以随便一些 ②. 词都可拿来为我所用(他都可以拿来写词) ③. 就被称为婉约派
【解析】第一空处,结合上文“宋人其实也很开放,有时甚至还有些放肆”“词是唱着玩的,既然不登大雅之堂”可知,宋人作词较随便一些,故此处可填“写词(作词)当然就可以随便一些”。
第二空处,结合上文“凡是……”可知,此处应填“都……”;再结合上文“把诗词的这种分界打破。苏轼以诗为词”可知,此处可填“词都可拿来为我所用(他都可以拿来写词)”。
第三空处,结合上文“南宋一些词人又勇敢地担起了忧时念乱、杀敌报国的主题,题材进一步扩大,有了苏轼开辟的所谓豪放派”和后文“两派各……”可知,“那种写春花秋月离情别绪,以风格细腻意境温婉见长的词风”为婉约派词风,故此处应填“就被称为婉约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