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1.积累文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准确背诵并默写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 行文特点
3.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
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素养目标
苏 轼(1036—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谥号文忠。 北宋中、晚期著名文学家。
苏轼出身于一个清寒的文人家庭 ,从幼
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宋神宗嘉佑二 年(1057年),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 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赴考。 主考官欧阳修对 苏轼十分赏识。 苏轼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 苏辙也高中进士, 一时“三苏”名声鹊起。 嘉佑六年,授为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 生涯之路。
定 州支持号箭社
密 州 密州出猎
颖 州 颍州太守
常 州 生命终点
湖 州鸟台诗案
杭 州 杭州通判
惠 州 题咏荔枝
间 汝 车 生 功 业 黄 州 患 州 儋 州
作者简介
眉 山 出生成长
州 谪贬天涯
患
日 啖荔拔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施 ( 今 海 南 )
小 儿 误 喜 朱 颜 在
笑 那 知 是 酒 红
本亢 H
次 把 西 湖 比 西 马 谈 妆 浓 林 总 相 宜
有 种 人 生 境 界
本元 H
虫梓小丹归去
任 因 泼 薯 凡
是 在 贬 霞
京龙是 在 贬 ‘ 度 的 路
会 挖难书如满月 北 望 射 天 狼
密 H
芳 皮 的 — 生
黄 州
东 坡 居 士
蒸 烟 雨 任 平 生
于条
抗 洪 抢 险 救 架 民
铃 诗 案 ”
湖 H
有 种 生 存 智 慧 叫
生
女口
逆
方区
才 ~
是 卡于
京 诚
京
叫
经历坎坷
苏轼一生秉持求实之风 ,青年时期,面对北宋时局危难,他毅 然向仁宗上书,力主改革积弊。及至神宗年间,面对熙宁变法的 激进之举,他基于稳健立场, 站在了保守派一方 ,提出异议。而 当哲宗亲理朝政, 旧党意欲全盘废止新法之时,苏轼又秉持“法 宜便民”之原则,逆行而上,极力倡议保留新法中的有益成分,
此举令其声名鹊起,即便因此遭遇贬谪,亦不改初衷,拒绝随波 逐流。 这份难能可贵的求实态度,不仅是其政治生涯的鲜明烙印, 同样渗透于其文学创作之中——实地探索,据事论理,展现了深 刻的人文关怀与务实精神。
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洵、苏辙 “三苏”
黄庭坚 “苏黄”(诗)
辛弃疾 “苏辛”(词)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 “唐宋八大家” ( 文 ) l苏辙王安石曾巩
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黄米蔡”(书法)
绘画、文艺理论、厨艺
王士祯更将其与李白、曹植并称为汉魏以来,二 千余年间的“三大仙才”。
才华横溢
苏就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
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
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 为辨
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走近石钟山
石钟山,中华干古奇音之首,荣列联合国世界文化 景观。如同精致玲珑的石制古钟,矗立于鄱阳湖与长 江汇流处的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熠熠生辉。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 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 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 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 方米,是喀斯特岩溶地形,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 为“八省通衢”之地。集亭、台、楼、阁、塔、榭、舫、 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 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 称世界之最。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 《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认为:山 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宋人苏轼认为:声似 钟声的原因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也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 波涌人发出的“涵澹澎湃”之声以及“空中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与风水吞吐发 出的声音。
●二是主形派:认为山形似钟,故以形命山名。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三是主张形声结合的。
清人郭庆藩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云:“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
化工。风人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这首诗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山石 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
知识链接——石钟山得名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历来为儒学圣域,佛教修行的净土,自唐以来,高
僧辈出,择此地建寺修行,如宋代佛印大师即在石钟山宝钟 寺潜心修行多年,其香火延续至清代,盛况空前。历史上, 诸多儒林大家,如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 苏轼兄弟、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阳明等,纷至 沓来,登高望远,遗留下诗文墨宝,抒怀寄情,为石钟山添 上浓厚的文化底蕴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
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
知识拓展——文人雅客与石钟山
《石钟山记》乃一篇描绘山水之美的游记散文佳作。
山水游记散文,源起魏晋,兴盛于唐,尤其在元结、柳宗元等文人墨
客的笔耕不辍下,这一文体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及至宋代,寓理于游 的写作风尚蔚然成风,作者们在游历叙述间融入哲理思考,开创了融 记游与论述于一体的山水游记新篇章,赋予传统文体以新的思想深度 与艺术魅力。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题解读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
可叙 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可记人记事、记山川名胜、记器物建筑等,又称“杂记”。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 《游褒禅山记》
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
有带抒彩的,如《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文体知识拓展:记
彭蠡 lǐ 郦元 lì 钟磬
qìng
桴止 fú 铿然 kēng 砼砼
kōng
栖鹘 qī hú 磔磔 zhé 鹳鹤
guàn
噌 chēng 吆 hóng 穴罅
xià
无射 yì 额坎 kuǎn 镗韂
tāngtà
初读文本,读准字音
石钟山记 苏轼
议论 记叙 议论
游因 → 游历 一 游感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再读文本,感知内容
第1段
疏通文意
《水经》云:“彭 蠡(都阳湖的别称)之口有石钟山
焉 (兼词,于此)。 ” 郦 元以 为(认为)下 临(面对、接
近)深潭,微风鼓(n作v, 激荡、掀动)浪,水石相
搏(击), 声 如洪(大)钟 。是 说(这种说法)也,人常
疑之。今以(把)钟磬置 水 中 ,虽(即使)大风浪不
能 鸣(使……发出声音)也 ,而况石乎!
译文:《水经》说:“鄱阳湖
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 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 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 钟一般。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 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 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 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
《水经》云:“彭 蠡(都阳湖的别称)之口有
石钟山焉 (兼词,于此)。” 郦 元 以 为(认为)下 临(面对、接近)深潭,微风鼓(n 作v, 激荡、掀动)浪,水石相搏(击), 声 如 洪(大)钟。【2】是 说(这种说法)也,人常疑 之。今以(把)钟磬置 水 中 ,虽(即使)大 风 浪不能鸣(使……发出声音)也,而况石乎!
【2]这是作者转述郦道元的话“水石相搏”一语耐
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尽“相搏”之状,
但世人若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
【3】点明人们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
中”不能发声的事实对郦说提出质疑,说明“水石相
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
【1】引用《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所在,紧扣
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疏通文意
第1段
分析
【3】
至唐李渤始(才)访(访寻)其遗踪(旧址),得(得到)
双石于(在)潭上, 扣(敲)而聆之,南声函胡(同“含 糊”),北音清越(清脆、悠扬),桴(fú)(鼓槌)止响(响声)
腾(传播), 余韵(声音)徐(慢慢地)歇。自以为得之(得
名的原因)矣。然是说也,余尤(更)疑之。 石之铿 然(敲击金石发出来的响亮声音)有声者(定语后置:铿然有 声之石者),所在皆是也(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而 此独以钟名(n作v, 命名),何哉
译 文:到了唐代李渤才访寻石钟山的
旧址。 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
(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
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 ,北边的那 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 了 ( 敲 击 ) , 声 音 ( 还 在 )传播 ,余 音慢慢地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 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
我更加怀疑。 有铿锵悦耳声音的石头
到处都这样, 却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
名 ,这是为什么呢
疏通文意
第1段
至唐李渤始(才)访(访寻)其遗踪(旧址),得(得到)双
石于(在)潭上,扣(敲而聆之,南声函胡(同“含糊”),
北音清越(清脆、悠扬),桴(fú)(鼓槌)止响(响声)腾(传播),
余 韵(声音)徐(慢慢地)歇。【4】自以为得 之(得名的原因)
矣。然是说也,余尤(更)疑之。石之铿然(敲击金石发
出来的响亮声音)有 声 者(定语后置:铿然有声之石者), 所 在
皆 是 也(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5】 而 此 独 以 钟 名(n
【5】李渤亲访石钟山的遗踪,自认为找出了它
得名的原因。作者对李渤的说法也加以质疑 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来反驳。
【6】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
后文做铺垫。
【4】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 郦说认为
“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扣石而发声。
段解:作者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 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疏通文意
作v, 命名), 何 哉 【6】
第1段
分析
人物 得名由来 观点
看法(质疑依据)
郦能道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水石相搏”说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而况石乎!
李 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 响腾,余韵徐歇。 “扣石发声”说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此 独以钟名,何哉
1、 石钟山其名缘何而来 首段中列举了几种观点 作者对此持何看法
问题探讨
1.游因—质疑
郦说: 人常疑之 ——人疑而我未必疑
李说: 余尤疑 之 — —我尤对此而生疑
对郦氏之说的“人常疑之”与李氏观点的“余尤疑之”, 两重疑惑成为了作者探寻石钟山真貌的驱动力 ,为此后第二段中 的“笑而不信”、夜探石钟之举,以及文末蕴含深意的“一叹一 笑”、“一简一陋”埋下了伏笔。
2.郦道元与李渤的观点皆存疑惑,文中“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 能否互换表达
展现不受既定观点束缚的质疑勇气,与严谨求证的实践态度。
问题探讨 1 .游因 — 质疑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
舟(n作v, 乘船)行适(到临汝,而长子
迈将赴(到…去)饶之德兴尉,送之至
湖 口 ,因(于是)得 (能够)观所谓石钟
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
其一二扣(敲)之,砼(kōng)砼焉(形容
词词尾)。 余固(本来)笑而不信也。
译文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
安乘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 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 他到湖口, 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 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 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砼砼 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觉得可笑, 并不相信。
疏通文意
第2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n
作v, 乘船)行适(到)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到…去)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因
(于是)得(能够)观所谓石钟者。【】 寺
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
扣(敲)之 ,砼(kōng)砼焉(形容词词尾)。
余固(本来)笑而不信也。 【8】
【8】寺僧的所作所为说明李说影响之大,但作者
“笑而不信”,于是就有了下文作者月夜考察的 行动。
【7】承接上一段的“疑”字,简洁地说明了探访
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疏通文意
第2段
译文: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
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到绝壁下面。巨大 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有干尺之高, 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 阴森
森地想要(扑过来)攻击人(似的)
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
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
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
有人说这是鹳鹤。
至暮 夜(晚上)月 明 ,独 (独自)与 迈
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n作状, 在旁边)立干尺,如猛兽奇鬼,森 然(阴
森的样子)欲搏 人(捉人、打人):而山上
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zhé)(鸟鸣声)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
笑于山谷中者,或(有人)曰此鹳鹤也。
疏通文意
第2段
至暮夜(晚上)月明,独(独自)与迈乘
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n作状,在旁边)
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森然(阴森的样子) 欲搏人(捉人、打人):而山上栖鹘(hú) , 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鸟鸣声)云霄
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有人)曰此鹳鹤也。 【9】
【9】写作者月夜考察石钟山,调动视觉、听觉,
描绘出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夜景,烘托出作者 亲自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判士大夫埋下伏笔。
疏通文意
第2段
余方(正)心 动(心惊)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 吆(chēnghóng)(形容钟声洪亮)如钟鼓不绝(停 息)。 舟 人(船夫)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 皆石穴罅 (xià)(裂缝),不知其浅深(偏义复词, 偏深,深度),微波入焉(兼词。到那里),涵澹
(dàn)(水波动荡)澎湃而为此(形成这种声音)也。
译文: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却(听到)
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 声音洪亮像
(击)钟(敲)鼓 一 样连续不断。船
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是 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
深 ,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水
波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
疏通文意
第2段
余方(正)心 动(心惊)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 吆(chēnghóng)(形容钟声洪亮)如钟鼓不绝(停 息)。0 舟 人(船夫)大 恐 。M 徐而察之,则 山下皆石穴罅(xià)(裂缝), 不 知 其浅 深(偏义复
词,偏深,深度), 微 波 入焉(兼词。到那里), 涵 澹
(dàn)(水波动荡)澎湃而为此(形成这种声音)也 。12]
【10】此处妙在“欲还”而未还。“如钟
鼓”,点出山名由来,照应文章开头的“声如
洪钟”。
【11】舟人既“恐”,作者焉能不“恐” -
个“恐”字,极言探访之不易。
【12】具体写出“水石相搏”之状。为
“叹郦元之简’埋下伏笔。
疏通文意
第2段
分析
译 文: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
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 来个人,中间是空的 ,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
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额坎镗骼的声音,同
先前噌吆的声音互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一
样)。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 道那 些典故吗 那噌吆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 声音,额坎镗韂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
古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抵挡)中
流(水流的中心), 可 坐 百 人 ,空 中(中间空的)而 多
窍(孔洞、窟), 与风水相吞吐,有霖坎 ( kuǎn kǎn,
击物声)镗 韂(tāng tà,钟鼓声)之 声 , 与向(之前) 之噌者相(互相)应,如乐作(兴起,翻译为演奏)
焉(语气词)。 因(于是)笑谓迈曰:“汝识(通“志”,记
住,知道)之乎 噌吆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竅坎 镗塔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
也 ! ” (宾语前置:古之人不欺余也)
疏通文意
第2段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抵挡)
中流(水流的中心),可坐百人,空中(中间空的) 而多窍(孔洞、窟),与风水相吞吐,有额坎 (kuǎn kǎn,击物声)镗鞯(tāngtà,钟鼓声)之
声,与向(之前)之噌者相(互相)应,如乐作
(兴起,翻译为演奏)焉 (语气词)。 [13]因 (于是)美 谓 迈曰:“汝识(通“志”,记住,知道)之乎 噌吆 者,周景王之无射也:霖坎镗警者,魏庄 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 置:古之人不欺余也)【14】
【13] “噌吃”与“竅坎镗鞯”有什么不同 作者反复
写声源有何意图
不同:“噌吃”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竅坎
镗鞯”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 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意图:作者反复写声源是为了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
翻李渤的“谬论”。
【14】 “鬓”含有探明真相后得意、兴奋之意。将两
种声音与两种钟声相联系,肯定考察结果,点出以钟
名命山名的缘由。肯定郦说,言语中显出作者确信后的
欣喜。作者以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郦说,否定李说,
为议论提供依据。 ( 难 点 )
段解: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探明其得名由来的经过。
疏通文意
第2段
问题探讨 游历一解疑
1、 作 者 通 过 亲 临 探 究 , 是 否 揭 示 了 石 钟 山 命 名 的 由 来 本 段 提 及 了几 种 解 释 请查阅原文,摘录相关信息,填入下列表格中。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寺僧 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砼砼焉。 笑而不信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苏 轼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 焉,涵澹澎湃而为此(大声发于水上,噌吆 如钟鼓不绝) 也 。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 水相吞吐,有霖坎镗韂之声。 二者相应 , 如乐作焉 笑谓迈曰 非常自信
实地考察
目见耳闻
联想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 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①声源不同:微波 风水
②音调和音量不同:洪大响亮 较低而悠扬
③写 的顺序不同: 先闻后见 先见后闻
问题探讨 水石相搏说
两处 水声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吃如钟鼓不绝”“与风水
相吞吐,有簌坎镗鞯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说明 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
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
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2、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
人不余欺也”,为什么 请分析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难 点 )
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
法的嘲笑。李渤曾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 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 欹枕潭际影沦波中”,即问“水滨”之人, 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 音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 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是石声如钟。李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 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 逻辑推理。正因为如此苏轼提出了自己 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 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 力的依据。
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
“尤疑”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
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做法、对小童 的举动都感到好笑。因为寺僧使小童 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砼砼 焉”,这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 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
独以钟名,何哉”)。这里的笑,还含有 作者对李渤说法的清醒认识。他知道 李渤的说法已近乎“权威”。而他却 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故他“笑 而不信”
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
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至 绝壁下”后亲身探访、考察,
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
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 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郦 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 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正确 的解释。他没有主观想象,他 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 的。
2、 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么 试分析
③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① “余固笑而不信也”
② “因笑谓迈曰”
① 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 有 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
② 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反映镇静而坚 忍的探索精神。环境艰险,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但不亲历险境就难得 奇绝。
③ 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 ,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 也 为后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问题探讨
3、文中月夜下的石钟山绝壁景观,描绘得极为生动,这些景致 展现出何种独特风貌 作者为何要详尽刻画这险峻绝壁的景象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比喻、拟人绘形
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直接绘声(鸟名 →
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 虞比拟声(叫声→
叫
鸟名)
[答案] 会缺失。
首先 ,倘若仅披露考察结果,省略 探索过程,文章将失去游记之特性,转 而变为一篇纯理论的议论文
其次 ,若摒弃游览细节,特别是不 渲染途中令人惊惧的场景,将无法充分 展示求证之旅的艰辛与危险, 从而难以 解释石钟山命名之谜长期未解的根本原 因。
再者 ,若忽略氛围的营造,不对考 察途中的惊悚经历加以描述 ,文章的情 感共鸣与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思考:第二段如果仅仅只展现考察的成果而忽略了探索的过程,是 否会缺失关键信息 缘由何在
译文: (任何)事情不是亲眼
( 看 到 )亲耳(听到),却凭主 观推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 以吗 郦道元所看到的、听到的 , 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 士大夫终究不愿把小船在夜里停 泊在悬崖绝壁的下面(来考察), 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 名的真正原因);(至于那些) 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 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述。
事 不目(n作状,亲眼)见耳(n作状,亲耳)闻,而臆
断(主观推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 殆(大概)与 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 以小舟夜(n作状,在夜里)泊(停泊)绝壁之下,
故莫(没有人)能 知;而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虽
虽然)知而不能言 ( 用文字表述、记载)。
疏通文意
第3段
臆断(主观推断)其有无,可乎 [15】郦元 之
所 见 闻 ,殆(大概)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n作状,在夜里)泊(停
泊)绝壁之下,故莫(没有人)能知;而渔
工水师(渔人和船工)虽(虽然)知而不能言( 用
文字表述、记载)。 【16】
【15】这一句照应上文中的哪一句 运用了哪种修
辞手法
照应上文中的“今以钟磬……而况石乎”。运用反
问的修辞手法,点明了全篇主旨。
【16】分析世人不能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即
“言之不详”,不实地考察,“不能言”。
事不目(n作状,亲眼)见耳(n作状,亲耳)闻,而
疏通文意
第3段
分析
此世所 以…的原因)不传也。而陋 者(浅陋的
人)乃(竞然)以(凭借)并斤考(敲)击而求(寻求)之 (指“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其(其,那,指示 代词)实 (事实真相)。 余 是 以(因此 记之(宾语前置: 余以是记之)盖 (发语词)叹 郦 元 之简 (简单),而 笑 本渤之陋(浅陋也。
译文: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
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 头来寻 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 以为得到了那事情的真相。我因 此记下以这件事,叹惜郦道元 (记叙)的简略 ,嘲笑李渤的浅
陋。
疏通文意
第3段
此世所 以…的原因)不传也。而陋者 (浅陋的
人)乃(竞然)以(凭借)并斤考(敲)击而求(寻求)之
(指“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 以 为 得其 (其,那,指示
代词)实(事实真相)。【1 7】余是以因此)记之(宾语
前置:余以是记之)盖 (发语词)叹 郦 元 之简( 简单),
而笑本渤之陋浅陋也。 【18】
【18】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既“叹郦元之简”
又“笑李渤之陋”这就表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 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 正李渤的错误观点。
【17】 再次讥讽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
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
疏通文意
第3段
分析
1.作者在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何种哲理 为何在作 者的视角中,世人往往无法确切知晓石钟山名称背后的真相 对于这些 现象,作者抱有怎样的看法与评价
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渔工水师→不能 【惋惜】
陋者(李渤) 一 →考击以求得其实 (“笑”之“陋”)
(“叹”之“简”)
【指责】
郦道元 → 不详
士大夫 → 不肯
游感—结论
问题探讨
①苏轼选取“暮夜月明”即月朗星稀之夜进行考察,此时辰或不利于
周全观照及细微探究,结论未必可靠。
②苏轼经实地探索,对石钟山命名缘起予以重新审视,摒弃李渤等人
之说,进而成论:“未经目睹耳闻,妄下存在与否之断 ,岂可 ”此 论强调亲眼目睹、亲耳所闻方为判断依据,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 认识中的重要性, 未免失之偏颇。
2.苏轼感叹“郦元之简” “李渤之陋” ,然亦有人疑其自身见解未必尽善。 试析苏子审视石钟山之时间与其所得结论,并阐述你对该论断的个人见解 如何 。
3.综合前人与今人对石钟山命名的深度剖析,你怎样看待苏轼对石钟山 所进行的探索与解析呢
①苏轼不避艰险 ,亲身探访,就算结论有偏差,探究精神还 是值得表扬。
②即使后来人们又有不同看法,觉得山名来源于形状像钟, 或者形状和声音都有关系。 苏轼可能不对,但他亲自验证的 精神很重要。
③大家对事情的理解会慢慢变化,后来的人质疑、 解答 ,其 实和苏轼敢于质疑旧说、亲自查看的精神是一致的。
勇于实践的精神:事应目见耳闻,莫臆断其有无
内容小结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缘由的全过程,其叙事、议 论皆由此而来。卒章显志 ,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的观点。
全文分三段。
第1段质疑 ,直接提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两种解释的怀疑。 属议论部分。
第2段解疑 ,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属记叙部 分。
第3段去疑 ,得出结论,没有亲见、亲听的事情,绝不能凭
主观来臆断。属议论部分。
(郦说 一 -人常疑之
(李说 — — 余尤疑之
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 2.访问寺僧 (大石侧立 3.亲访之见闻 构 官鹑惊飞 4.访之所得 圣叫 (水声轰鸣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 其有无,可乎
结构小结
游因一 -质疑
游历——解疑
游感——结论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石钟山记》所蕴含的深意,核心不在于揭示“石钟山” 命名的绝对真相,而是苏轼借这一小事向我们生动展示了质 疑精神与探寻事实的无限光彩。
本质上,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持续进步与发展,正是得益于 “勇于质疑”与“敢于探索”这两大宝贵品质的驱动与引领。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探索石钟山命名缘由的过程 ,着重强调了 唯有深 入现场、细致调研,方能对事物做出准确评判的真谛。
勇于挑战陈规,谨慎探寻真知。
课堂小结
主旨提升
苏轼著《石钟山记》,旨在“吸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强调“未经亲见亲闻,勿
轻断真伪”。
此文启发我们:探究真知需躬行实践,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即便是权威之言亦需审慎
对待。它不仅是对古代学问方法的探讨,更是鼓励后人勇于质疑、不断探索的精神传承。
思考:即便苏说后续遭质疑,其文学习价值何在
观点一:勿盲从前人,虽苏轼之论未必全然精准,
其求索精神仍值得推崇。认知客观世界本就需要 过程,后人对苏轼观点的质疑、探究与解惑,正 体现了与苏轼同样宝贵的不盲信、重实践的科学 态度。
观点二:真知源自实践。文中力主亲眼见证与
亲耳倾听的实地调研,反对臆想与盲从,彰显 科学求实、重视调研的精神。欲获真知,当效 仿苏轼,勇于亲历实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
质疑点: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发出洪 钟一般的声音。
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
质疑依据:如根据郦说,那么靠近这条
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 次
河的众多山峰,都可以用“石钟命名。
于南隅,忽遇见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
考察方式:在“访其遗踪”和“询诸水 滨的前提下,“扣而聆之”
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
清越,桴止响腾,馀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
结论依据:扣而聆之,南面的石头声
音模糊,北面的石头声音清越,有回
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 石名旧矣。 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
声,余音慢慢消失。
考察结论:潭水滋润了这座山,山又蕴
聊刊前谬,留遣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涵英气,山水显灵产出了这样奇怪的石 SL
大 。
对比阅读:李渤(唐)《石钟山》
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 一在城
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 一在城东,临大江,日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 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
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吃镗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余居湖口久,每冬
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干
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 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 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干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 小憩干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 皆空,如钟覆地 ,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 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有删改)
质疑点:苏轼认为山石与风水相吞 吐有声如乐作。
质疑依据:天下凡是有罅隙的山, 风水相遭,都会发出家坎镗之声。
考察方式:“入之其中”“。烛而登”
亲自进山考察
结论依据:入山查看,发现全山 都是空的像钟一样覆在地上。
考察结论:应当通过形状来命名 山名,而不讦阉鶯兽当通过声音。
对比阅读:俞樾《春在堂随笔》(清)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
文 章 / 角 度 《 辨 石 钟 山 》 ( 唐 ) 《 石 钟 山 记 》 ( 宋 )
《春在堂随笔》(清)
质疑点 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发 出洪钟一般的声音。 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发出洪钟 一般的声音;李渤认为叩击石 头发出的钟鼓一般的声音。
苏轼认为山石与风水相吞吐,
有声如乐作。
质疑依据 如根据郦说,那么靠近这条河 的众多山峰,都可以用“石钟” 命名。 如根据郦说,把钟磬放在水中,即 使有大风浪不能鸣;如根据李说, 叩击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
天下凡是有罅隙的山,风水相 遭,都会发出家坎镗糌之声。
考察方式 在“访其遗踪”和“询诸水滨” 的前提下,“扣而聆之”。 先是小童持斧叩击石头发出“砼 碎”声,然后月明之夜乘小舟于 绝壁之下
亲自进山考察
结论依据 扣而聆之,南面的石头声音模 糊,北面的石头声音清越,有 回声,余音慢慢消失。 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裂缝,波浪 激荡冲击,形成噌吆之声;大石 中间是空的,与风水相吞吐,发 出影坎镗豁的钟鼓之声。
入山查看,发现全山都是空的,
像钟一样覆在地上。
考察结论 潭水滋润了这座山,山又蕴涵 英气,山水显灵产出了这样奇 怪的石头。 古代的人(郦道元)不会欺骗 人,推翻了李渤的说法。
应当通过形状来命名山名,而
不应当通过声音。
拓展练习——比较阅读
质疑前人,考察真知
认真阅读李渤(唐) 《辨石钟山》、苏轼(宋) 《石钟山记》俞樾(清) 《春在堂随笔》卷七,完成下列表格。 (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并概括)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以“疑一察一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 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全文围绕石钟山命名展开,首段设问引入(提出问题),次段析因解惑(分析问题) , 末 段收束明旨(得出结论)。叙寺僧童子击石声效,旨在验证李渤之说,探究命名之源,无关紧 要处,则略写或不提,确保焦点集中。此结构安排紧凑,紧扣主题,条理清晰。。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地、
伴与行 ,氛围轻松;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 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 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 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咳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 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写作技巧
1 . 《 石 钟 山 记 》 中 以 反 问 句 阐 明 文 章 主 旨 的 句 子
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表达自己得知石钟山命名的
原因后轻松愉悦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3.《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石钟山命名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 元 记 录 不 详 细 和 渔 工 水 师 不 能 用 文 字 记 载 之 外 , 还 在 于
”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从而阐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4.《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认为能发出声音的石头 到处都有的句子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标明作者写作本文意图的句子是: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根据语境理解默写
6.面对“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砼砼焉 ”的解释, 《石钟山记》中,作者笑而不信,从而更加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
7.文中提出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句子
是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8.文中写李渤自以为得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句子
是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9.文中写作者质疑郦道元关于命名的原因的句子
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10.《石钟山记》文中写苏轼父子夜至绝壁之下所见所闻之景的句子
是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