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核心概念:冷战、两极格局、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多极化趋势、第三世界 关键问题:冷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冷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冷战对国际格局演变产生了哪些影响
[重要概念]
1.地缘政治:把地理因素(如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民族、资源、经济实力及战略军备等)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2.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整个西欧处于经济、社会、信仰混乱的状态,政治生活上共产党势力增大,在此情况下,美国深恐苏联的势力西进,同时也担心欧洲国家购买力的下降会带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因此美国确立了援助欧洲的政策。1947年6月,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宣布美国将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使“自由制度”得以存续。援助要求欧洲国家,至少一部分国家联合提出一个总体方案,作为美国援助考虑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的联合。马歇尔计划以援助为手段,淡化意识形态,抵消苏联影响。由于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参加这个计划,该计划成为“西欧复兴计划”。
3.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避免卷入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争端纷纷宣布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而形成的一种国际趋势。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教材史料]
1.本课导入解读。
思路引导:(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德国显露出将被分割的迹象。
(2)时间:1948—1949年。
(3)概况:柏林西占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引发苏联不满,苏联封锁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
(4)影响:是美苏在冷战中的第一次严重对峙,德国分裂不可避免,欧洲冷战对峙的经济、政治和地理界线基本落定。
2.教材第一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国认为其具有各方面的力量,有条件、有机会领导世界。
(2)以为了美国的最大利益及和平与人道为理由。
(3)表明美国要领导世界的决心和正在采取的行动。
(4)实质为美国意图称霸世界。
3.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矛盾不断激化。
(2)内容:凯南的“长电报”提出遏制苏联;诺维科夫的“长报告”提出对美国采取不妥协的强硬态度和政策;都将对方视为敌人;双方对外政策都由大国合作转向对抗。
(3)影响:推动了冷战的发生。
4.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时间:尼克松在基辛格已经前往东方进行他的秘密中国之行的过程中讲的。这是对基辛格秘密访华的配合。
(2)核心内容: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承认中国正在成长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力量;美国需要调整对华政策,与中国改善关系。
(3)说明的问题:美国多年的封锁、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已经失败;尼克松认为美国必须调整自己的政策以适应多极化趋势。
[教材问答]
1.“思考点”: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思路引导:(1)美苏成为盟友的利益基础不复存在。
(2)两国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使它们在贯彻雅尔塔体系的过程中矛盾不断。
2.“学思之窗”:斯大林为什么这样说
思路引导:(1)1945年2月,苏联抵抗了大部分纳粹军队,胜利在望,且苏军已占领波兰,故斯大林提出对波兰的要求。
(2)荣誉问题:在苏联占领波兰的情况下,苏联不能接受处理波兰问题不按苏联意图行事。
(3)安全问题:苏联西部边界曾经是外敌入侵的危险走廊。
3.“思考点”: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思路引导:(1)两极格局是不完整的,两极格局形成时,一些国家就没有处于两极格局当中,如南斯拉夫等,它们后来发展为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造成冲击。
(2)冷战发展过程中世界其他力量也在发展,如西欧、日本和中国等,国际地位都在提升,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中心。
4.“问题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特点。
思路引导:(1)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是冷战处理国际问题特别是处理国际危机的最终选择。
(2)从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来看,双方都使用走到战争边缘的威慑手段,然后谈判解决问题,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3)这种处理危机的方式,即双方都给对方留有余地,并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避免冲突无限制升级乃至爆发战争,被认为是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5.“学习拓展”: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思路引导:克服只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零和思维与冷战思维,坚持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争与合作共赢,应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等等。
关键问题:冷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冷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冷战对国际格局演变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的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冷战的起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
(2)战后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
①美国: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②苏联: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维护安全。
(3)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①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
②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共产主义理想和世界革命信念。
(4)美苏都视对方为敌人,夸大威胁,互不信任,推动了冷战的到来。
(5)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世界人民反对战争。
3.表现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1947年,“杜鲁门主义”演说发表,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军事 1949年,“北约”成立 1955年,“华约”成立
地缘 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
4.两极格局
(1)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认识: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表现: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西方阵营 逐渐分化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社会主义 阵营开始 瓦解 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中苏关系破裂
中国崛起 以中国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 界兴起 和发展 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2)作用: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任务一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材料二
材料三 1969年,尼克松已经认识到一个多极世界的出现,主要标志是美国接受与苏联的核均势及将欧洲、日本和中国作为有竞争力的力量中心。这是美国自冷战以来力量相对下降的重要表现。尼克松在其就职演说中说:“经过一段对抗之后,我们现在进入了谈判时期。”尼克松政府需要重新调整美国的对外政策。尼克松决定放弃过时的两极对抗体系,重建大国间的“均势”,很快提出建立以美、苏、西欧、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
——摘编自夏亚峰《“尼克松主义”
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问题] (1)指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事件的最终化解有何相同之处 这体现了冷战怎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指出尼克松主义的实质。
[结论] (1)心态: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
(2)相同之处:都在激烈对抗的同时极力避免直接冲突,通过让步化解危机。
特点:美苏双方在激烈对抗中存在自我控制机制,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3)背景: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实力相对衰落;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实质:继续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1946年9月下旬,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克利福德等人起草了一份绝密报告,报告强调“当今美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美国与苏联的关系问题”,提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措施,“制止苏联进一步的扩张”。这一报告( )
A.标志着杜鲁门主义已出台
B.表明两极格局形成
C.说明苏联威胁了美国安全
D.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解析:D 据材料“制止苏联进一步的扩张”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国将苏联视为其称霸世界的阻碍,加速了美苏冷战的到来,故选D项;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B项;该报告将苏联视为美国的假想敌,不能说明苏联威胁了美国安全,排除C项。
2.某学者提出:直到美国觉察到欧洲的普遍不满,与此同时,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是为了( )
A.缓和美苏紧张关系
B.应对日本政治挑战
C.增强华约集团实力
D.遏制苏联势力扩张
解析:D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主要是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将西欧作为与苏联对峙的前沿阵地,遏制苏联势力扩张,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在经济领域对抗的表现之一,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主要是关于西欧的政策,与日本无关,排除B项;华约是苏联主导建立的军事组织,排除C项。
3.下表反映了( )
不同国家与地区所占世界生产总值(%)
时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发展中国家 11.1 12.3 14.8
日本 4.5 7.7 9.0
中国 3.1 3.4 4.5
欧洲经济共同体 26.0 24.7 22.5
美国 25.9 23.0 21.5
苏联 12.5 12.4 11.4
A.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
B.美苏冷战局面的结束
C.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解析:A 由题表可以看出,1960—1980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美国和苏联的生产总值在世界中的占比在逐渐减少,而发展中国家、日本和中国的占比则逐渐提高,所以反映出两极格局背景之下,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故选A项;美苏冷战局面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多极世界格局目前还未形成,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主要强调多极化趋势的显现,与美国是否丧失经济霸主地位无关,且题表中美国所占世界生产总值虽有所减少,但在国家中占比仍是最大的,所以不能说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排除D项。
[深化拓展] 美苏冷战的基本特点
1.大国之间的国家利益之争。
2.明显的地缘政治特点。
3.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4.缓和与紧张并存;双方在持续进行激烈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具有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5.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6.两极格局是不完全的,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
7.以冷战为主,局部热战。
8.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的竞争与缓和
时期 特征 苏联 美国
20世 纪70 年代 日趋紧张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1985 年以 后 走向缓和 (1)交流: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2)裁军:1987年,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3)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中苏关系正常化
2.两极格局的崩溃
(1)原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局面。
(2)影响: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检测反馈]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一体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天赐良机,欧洲人紧紧抓住这一意想不到的历史机遇,促使欧洲一体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材料中“天赐良机”是指( )
A.冷战结束
B.美国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C.北约解体
D.不结盟运动兴起
解析:A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这正是欧洲摆脱美苏两国冷战影响、促进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故选A项;B项是美国针对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而提出的计划,C项与史实不符,D项是在20世纪60年代,均排除。
[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