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7 08: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核心概念:列宁主义、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关键问题: (1)十月革命是怎样爆发的 有何历史意义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如何展开的 有何启示
[重要概念]
1.苏维埃:意为“会议”或“代表会议”。为列宁所发现、肯定、发展。俄国1905年革命时首创“工人代表苏维埃”,成为领导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1917年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与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布尔什维克掌握苏维埃领导权后,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简称“苏维埃俄国”(苏俄)。在苏联国家体制中,最高苏维埃是国家立法机构。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实行战时总动员;实行粮食等农产品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全部工商业的国有化,禁止私人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和食堂免费就餐。1921年为新经济政策所代替。
3.新经济政策:苏俄政府于1921年起实施的经济政策,为区别于此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定名。主要内容有:在农业领域,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工业领域,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小型企业,国家除直接管理一批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他中小企业管理权限下放;在流通领域,恢复市场交易和商品货币交换。以建立工农经济联盟为目标、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的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4.农业集体化: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将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运用“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它为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稳定的来自农业的资源(粮食、原料和资金),满足了高速工业化的需要。但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农业现代化的经济规律,致使苏联的农业发展长期滞后。
5.苏联模式:是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是其主要特点。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教材史料]
1.教材第一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
(2)诞生: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的建党思想获得多数代表的拥护,并被写入党纲,这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2.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俄国国内危机加剧。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教材第二目图片《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解读。
思路引导:(1)冬宫的地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所在地。
(2)十月革命的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3)地位:象征着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4.教材第三目地图《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图(1918—1922年)》解读。
思路引导:(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概况:地图展示了国内战争时期,苏俄红军与外国干涉军、国内叛军的作战形势,即双方的进军路线。
(3)结果:通过对比1918年8月苏维埃政权控制地区与1921年苏俄国界,可以看出苏俄渡过最危急的时期,最后取得内战的胜利。
[教材问答]
1.“学思之窗”: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作了怎样的说明
思路引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适应战争条件的特殊政策,它的“功劳”是有限度的,即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在内战结束后,该政策超出了民众承受的范围,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设想在内战结束后,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样就忽略了当时苏俄社会的实际情况。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纠正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尊重经济规律,强调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2.“思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何历史影响
思路引导:(1)积极影响: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2)消极影响: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3.“问题探究”:阅读介绍十月革命的材料,进一步理解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思路引导: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学习拓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思路引导:经验:(1)列宁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斯大林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
教训:(1)排斥市场经济,导致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2)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关键问题一:十月革命是怎样爆发的 有何历史意义
一、 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 工业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续 表
组织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思想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1)帝国主义理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对俄国的认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知识点拨] 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国胜利论”上。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取得胜利,需要国际无产者联合起来,一起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1)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2.过程
(1)占领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2)建立政权: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意义
(1)重大事件: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2)社会形态: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世界格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拓展提升]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1)俄国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封建色彩浓厚、软弱、对外依赖强)。俄国社会矛盾重重(阶级、民族、殖民),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2)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
(3)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列宁主义的指导。
(4)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任务一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
——摘编自[德]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摘编自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
材料二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摘编自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苏联史》等
[问题] (1)对比材料一,指出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表现。这对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有何启示
(2)阅读材料二,指出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是什么。从革命的任务、性质等角度,区分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结论] (1)表现: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启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大胆创新。
(2)第一阶段指二月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指十月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
项目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革命任务 推翻封建沙皇政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结果 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理由: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说:“在十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俄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列宁所说的“幸运时机”是指(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西方帝国主义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泥潭
C.俄国国内相对和平
D.布尔什维克党成了执政党
解析:B 列宁所说的“十月”应该指的是十月革命的“十月”,所以这里的“幸运时机”就是十月革命发生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列强正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无暇他顾,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故选B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列宁所述的十月革命在时间上距离遥远,不会成为列宁所说的“幸运时机”,排除A项;俄国国内相对和平是不符合史实的,排除C项;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是十月革命的结果,而题干所述为十月革命的背景,二者在逻辑上不符,排除D项。
2.俄国革命家托洛斯基指出:“十月革命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B.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
D.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道路
解析:D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因此其成为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故选D项;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就确立了民主制,排除A项;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排除B项;二月革命推翻的是帝国主义统治,排除C项。
关键问题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如何展开的 有何启示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3)内容: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4)影响: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年3月。
(2)内容
①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②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3)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知识点拨] 列宁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苏联模式
(1)背景
①1922年,苏联成立。
②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执政。
(2)措施: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结果: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4)特点
①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②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5)评价
①积极性: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局限性: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知识点拨] 苏联模式的成因
(1)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苏联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根深蒂固。
(2)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3)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
(4)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5)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任务一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列宁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受访者:伊拉伊达·法伊韦索维奇。4岁时父母被送去古拉格劳改营。 访谈内容: 斯大林统治下的生活在精神上更为富足——我们过得更为安宁、愉快。我们相信,如果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我们认为,正在建造的社会足以保证每个人的温饱,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受访者: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1918年出生于克里沃舍伊诺村。 访谈内容: 1931年和1932年的收成非常糟糕。然而,国家在1932年至1933年的采购量,反而是1929年和1930年两个丰收年的两倍多。生活在饥荒地区的人数高达7 000万人,死亡人数无法计算,因为其中很多人的死亡并未登记在册。
——据奥兰多·费吉斯《耳语者:
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等整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原因。
(3)你如何看待《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的史料价值
[结论] (1)内容:实行粮食税;允许发展私营经济;掌控土地所有权和国民经济命脉。
目的: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2)伊拉伊达·法伊韦索维奇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感受到了精神的富足(或答生活是充满希望的)。
原因: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维护了苏联的国家安全,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生活环境。
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感受到了饥饿与死亡,生活困苦。
原因: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影响人们生活;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计划经济体制执行僵化,脱离实际,造成了粮食危机。
(3)《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一书中含有大量作者对斯大林时期生活的民众进行采访后汇总的史料,可用于研究斯大林时期苏联民众的生活情况及苏联模式的实施效果;该史料可作为其他文献史料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有文献史料的不足;但该史料主要为口述史料,当事人在叙述过程中难免出现记忆偏差,因此史料带有主观色彩或答作者在选取素材时也无法避免因自身水平限制或所持立场所带来的倾向性,在使用时需加以辨别。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下图所示为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作物产量和粮食作物耕地面积情况。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苏联模式的建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解析:C 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苏俄在1921年至1925年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经济在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俄(联)在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C项;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在斯大林领导下逐渐形成的,和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D两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0年基本停止,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与材料现象不符,排除B项。
2.(2021·广东卷,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C.完善新经济政策
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解析:A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工业化建设需要工人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苏联大力发展技术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A项正确;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此时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排除C项;苏联大力发展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工业化建设,而不是冲破西方的技术封锁,排除D项。
3.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现代化强国
B.是两极世界的重要一极
C.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D.获得了各同盟国的援助
解析:C 据材料可知,苏联具有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排除A项;两极世界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苏联只用了……工业基地”可知,这是苏联自身的动员能力,排除D项。
[深化拓展]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项目 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1918 —1920年) 新经济政策 (1921— 1936年) 苏联模式 (1924—1991年)
背景 国外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战争 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国内状况复杂,国际战争阴影笼罩
内容 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义务劳动制 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指令性计划经济
影响 保证了前线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出现了政治危机、经济危机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卫国战争提供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消费水平较低
[知识框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