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核心概念:法西斯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绥靖政策、亚欧战争策源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雅尔塔体系、联合国 关键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雅尔塔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秩序产生什么影响
[重要概念]
1.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主张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并以集权制取代民主制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反民主主义的恐怖独裁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鼓吹和实行的专制独裁和恐怖统治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对内表现为残酷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运动,取消一切民主、自由,实行垄断资产阶级专政;对外准备并发动侵略战争。
2.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狂跌。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的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波及范围之广,破坏性之大,为资本主义世界所罕见,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遭到沉重打击。危机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引发了各国政治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
3.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就是这种政策的产物。绥靖政策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文字材料及图片解读。
思路引导:(1)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
(2)起源:股票市场价格狂跌。
(3)范围:席卷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4)不同应对:美国实行了“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并寻求以战争手段解决危机,分别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
2.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特点: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2)内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
(3)影响: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3.教材第一目《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前在欧洲的扩张示意图》解读。
思路引导:一是根据纳粹德国从1933年的疆域到1939年3月所控制的地区的变化,理解其不断扩张的形势;二是结合《凡尔赛条约》,认识到德国一步步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也从侧面理解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4.教材第三目《1945年5月以后欧洲领土变迁示意图》解读。
思路引导:一是识别图中信息:苏联疆界向西扩大,波罗的海三国纳入苏联,波兰国界西移,南斯拉夫、希腊国土有所扩大,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领土缩小;二是充分利用地图,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安排,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时空联系,理解历史的联系、发展与变迁。
5.教材第三目“历史纵横”及图片《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解读。
思路引导:一是认识到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巨大牺牲,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二是注意中国在《联合国宪章》制定中在维护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利益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材问答]
1.思考点:法西斯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思路引导: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存在严重问题,激起了战败国德国的极端不满和意大利、日本等战胜国的不满,引发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为法西斯主义提供了土壤。经济大危机对法西斯上台起了催化剂作用。法西斯主义者鼓吹通过战争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赢得了民众支持。
2.“学思之窗”:你如何看待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
思路引导:要求在作出决定时必须做到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有否决权,即“大国一致”原则。“大国一致”原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体现了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在保护大国利益的同时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从内部机制上赋予联合国前所未有的权威性和生命力,使任何决议一旦作出便可付诸实施,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强制力量,并对侵略和潜在的侵略形成威慑,从而使集体安全有了比较切实可行的保证。
3.“问题探究”: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谈谈你的理由。
思路引导:认同。从法西斯主义的产生背景及其主张,以及一步一步地不断侵略扩张,说明法西斯主义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而英法等国家的绥靖政策,实际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最终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等国想避免战争,但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关键问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的形成
(1)组织产生
意大利 墨索里尼在1919年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在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德国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并成为该党领导人之一。1920年,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续 表
日本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2)思想特征: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2.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地区 背景 过程
亚洲: 日本 (1)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 (2)日本法西斯分子鼓动对外扩张 (1)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2)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欧洲: 德国、 意大利 (1)经济大危机影响 (2)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 (3)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 (1)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3.英法的绥靖政策
(1)表现: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2)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图解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过程: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
2.概况
阶段 主要事件
局部 战争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2)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全面 爆发 (1)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 (3)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全球 阶段 (1)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 (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同盟国家协同作战
大战 结束 (1)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任务一 合作探究
材料一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①苏联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摘编自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
结盟问题的应对》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1937年7月 日本制造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
1939年9月 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 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1942年1月 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5年5月 德国投降
1945年9月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1940年8月,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狂轰滥炸,丘吉尔支持迁居伦敦的欧洲各国流亡政府结成同盟。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苏德战争,丘吉尔表示“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第二天,美国发表了支持苏联抗击法西斯的声明。在苏联的建议下,1941年7月12日,苏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的协定》。1941年8月9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它标志着英美两国合作的加强。苏联对此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宪章对于动员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法西斯侵略者无疑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英美被迫对日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至此,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二十六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意义》
[问题]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演变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结论] (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
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
④的依据: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发生;等等。
(2)特点: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
贡献:中国最早开始抗击法西斯的侵略;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推动者。
(3)特点:伴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逐步形成;大国主导;阵营不断扩大;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抗。
意义:孤立和打击了法西斯侵略者;改变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双方力量对比;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战后联合国的建立。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1929年,德国纳粹党员有17万多人,到1932年迅速增加到100万。在当年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胜,成为第一大党。导致纳粹党人数激增和获胜的客观原因是( )
A.德国民众对凡尔赛体系的痛恨
B.纳粹党宣传社会主义欺骗民众
C.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D.希特勒大力宣传扩张主义政策
解析:C 据材料可知,1929—1933年德国纳粹党员人数猛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经济大危机使德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故选C项;A、B、D三项均为主观原因,排除。
2.(2020·山东卷,14)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D 苏台德问题是1938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与纳粹德国之间的一次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德国人为多数的苏台德地区被划分给捷克斯洛伐克。从1933年开始纳粹德国不断加紧对苏台德地区的扩张。因此,苏台德问题从根源上看属于民族问题,故D项正确。
3.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
D.国际联盟的建立
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同盟国家协同作战,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排除A、D两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关键问题二:雅尔塔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秩序产生什么影响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
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主要 内容 (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2)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3)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4)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5)成立联合国;等等
续 表
评价 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但是,它也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联合国成立
(1)概况:1945年10月24日成立,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3)原则: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难以估量的文明劫难和心灵创伤;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彰显了人类正义;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2)欧洲严重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各国国力受到严重消耗。
(3)美国空前强大: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
(4)苏联影响提升: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
(5)国际格局变动: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任务一 合作探究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
材料一 1944年10月9日,我们(丘吉尔一行)抵达莫斯科……我说:“要想让苏联在罗马尼亚占据九成的优势,英国在希腊占有九成的发言权,英国和苏联应该做些什么 ”我在半张纸上写道:(见下图)。斯大林表示赞同。
……
(东线苏军)把那条宽广的战线打出了众多相连的断口,我们(指英美)在西面的战场达到了德国的边界。……三国(雅尔塔)会议即将开始,在此之前的战局就是上面这样。
——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曾指出苏联“及时参战(指苏联打败德国后对日宣战),有助于美国进攻日本本土计划的实施”。(雅尔塔会议中)罗斯福在远东问题上,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手段,牺牲他国权益使苏联了却夙愿[注1],以换取苏联既对日宣战,又支持亲美的中国国民党政府,达到维持美、苏两家在远东的战略均势。
——摘编自刘同舜《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注1:苏联提出租借中国旅顺和大连、东北地区的中东铁路由中苏共管等条件。
材料三 关于联合国投票表决权的问题尚未解决,为此在雅尔塔会议上争论不休,都想在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多占席位。苏联要求其两个加盟共和国,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也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丘吉尔把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国殖民地)列入联合国的创始国,而罗斯福反对。经过斡旋,最后同意了苏联在联合国享有三票的提案。关于联合国安理会投票程序事项的决议问题,实质上大国都拥有否决权。
——摘编自陶军《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尔塔会议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并说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结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东西夹击德国,战争胜利在望;大国已开始划分势力范围。
(2)特点:倡导和平、民主原则;全球性国际政治体系;大国主导;两分天下;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影响:会议协调了盟国关系,使苏联同意对日宣战,为加速日本的战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胜利起到了促进作用。
会议对组建联合国达成协议,同意采取“大国一致”原则,使联合国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为战后加强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
会议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美国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换取苏联对日宣战,划分了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主权却受到侵犯。
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一定的安排,对划分势力范围、联合国创始国等问题的讨价还价,凸显了美苏的优势地位及双方的对立,影响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深化拓展] 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未能维持长久和平,究其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胜国建立的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战后国际秩序,以维护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利益为宗旨,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 (2)国联的决策机制存在很大缺陷,其“全体一致”表决原则不能真正制止侵略
雅尔塔 体系 雅尔塔体系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建立的,其在避免战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1)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纳入了战后国际秩序 (2)在联合国的表决程序上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呈现出大和平的状态(仍有局部热战)
进步性 两个体系都是为了避免战争,并都建立了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希望以和平手段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这是历史的进步
局限性 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雅尔塔会议上,为了换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两国除答应把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交给苏联外,还出卖了中国的主权,如雅尔塔协议中规定要维持蒙古国现状、大连商港国际化、旅顺租借给苏联作为军港,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由中苏双方共同经营等。这意味着( )
A.世界已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B.雅尔塔体系解决了美苏矛盾
C.美英已经无力与苏联抗衡
D.雅尔塔体系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解析:D 由“美英两国除答应把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交给苏联外,还出卖了中国的主权”可知,美英两国通过出卖中国主权以换取苏联对日作战,这体现了雅尔塔体系带有大国强权色彩,故选D项;雅尔塔会议召开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并未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解决了美苏矛盾”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英两国的总体实力远大于苏联,且题干所述不是两国与苏联的抗衡问题,排除C项。
2.《国际联盟盟约》规定: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白规定之外,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于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讨论实质性事项并作出决议,需15个理事国中9票可决,9票中必须含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五个常任理事国全体,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否决票即可否决决议。这一转变( )
A.有效避免了战争和冲突
B.摒弃了集体安全的原则
C.突出了大国的协调作用
D.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解析:C 据材料由国际联盟的全体会员国同意到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主导地位,突出了大国的协调作用,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局部冲突依然存在,因此大国协调有利于减少战争和冲突,但不能避免战争和冲突,排除A项;根据材料“必须含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五个常任理事国全体”说明必须大国参与,体现集体安全的原则,排除B项;材料强调联合国重视大国的协调作用,没有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通过雅尔塔会议,美苏达成妥协,确定了战争结束时美苏的实际军事控制线。这样,双方实际上划分了势力范围,而这些控制线基本上是战后美苏对峙的分界线。这说明雅尔塔体系( )
A.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果
B.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C.体现了大国合作的重要性
D.直接引发美苏冷战
解析:B 根据材料“双方实际上划分了势力范围,而这些控制线基本上是战后美苏对峙的分界线”可知,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和战略控制的基础上,基本奠定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故选B项;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冷战和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世界的动荡不安,不利于巩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果,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主要体现了美苏之间的对峙关系,排除C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排除D项。
[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