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核心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秩序、帝国主义、同盟国、协约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 关键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产生怎样的影响
[重要概念]
1.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或“现代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形成。列宁认为,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具有下述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2.委任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在国联监督下,按照国际法解决列强纠纷,避免了列强因私下瓜分而产生的国际冲突,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性。但对殖民地来说并未改变其殖民统治的实质。
3.美国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继续与交战双方做生意,但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1917年2月,美国因德国开展无限制潜艇战并击沉美国船只,断绝了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后来德国暗中支持墨西哥反美消息公布,在德国潜艇又击沉了一些美国船只后,美国于4月6日正式向德国宣战。美国海军在打击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的各主要战略力量围绕某种目标、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运行机制,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特定的国际秩序总是与特定的国际格局相对应,并受到国际格局的影响与制约。当国际格局变化时,国际秩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
5.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各主要行为体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基础和推动力量;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国际格局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影响并制约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国际秩序。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文字材料及图片解读。
思路引导:一是注意美西战争的性质: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二是注意其地位: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2.教材第二目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西线、东线和南线》解读。
思路引导:(1)直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和进程,清晰地了解欧洲战场三条主要战线的情况。
(2)认识到德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劣势:无法“速战速决”,陷入被动阵地战,被迫两线作战,这是导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3.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和图片《一战中的华工在英国军官带领下去前线挖战壕》解读。
思路引导:(1)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华工参战使中国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席巴黎和会,从巴黎和会上的斗争到华盛顿会议上解决“山东问题”,这都与十几万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对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分不开。
4.教材第三目图片《1919年,德国慕尼黑3万多人抗议在巴黎和会上作出的决定》解读。
思路引导:(1)信息:反映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情绪。
(2)原因:战胜国根据强权政治原则,在《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德国及其盟国应当承担战争罪责,并据此掠夺德国和其他战败国。
(3)深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于这场战争,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都有发动战争的责任。
[教材问答]
1.“思考点”: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思路引导:(1)从战争的定义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
(2)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3)从战争的进程看,帝国主义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进行了长期残酷的争夺,这显示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
(4)从战争的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和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2.“学思之窗”:你如何认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
思路引导:这则史料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胜国将战败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视为“落后的国家”,认为战后它们还不能获得独立,而应委任给英法等“先进国”帮助它们进行统治。盟约对委任统治的性质没有作出统一规定,而是根据被委任统治地区的发展程度由英法等战胜国做出安排。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比原来的殖民统治有所进步,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因为一些委任统治实际上还是殖民统治,只不过是宗主国变化了。实质: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3.“问题探究”:谈谈你对材料中观点的认识。
思路引导: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的新秩序,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首先,它没有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反而激起战败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愤怒和复仇情绪;其次,它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势必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4.“学习拓展”:查找资料,了解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动机及“十四点原则”的影响。
思路引导:动机:“十四点原则”表面上标榜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倡导建立世界和平,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英、法两国的实力,孤立新生的苏俄,重新瓜分世界、争霸世界的宣言书。
影响:“十四点原则”实质是建立美国世界霸权的纲领。它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争端、维护国际秩序起了一定作用。对20世纪国际关系的演变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因其实质及美国在当时的实力,“十四点原则”受到多方抵制而影响有限。
关键问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
一、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概念阐释]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形成。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具有下述特征: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2.大国之间的矛盾
(1)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概况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3)影响: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4.战争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任务一 合作探究
视角1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材料一
英、德、法、美四国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等整理
材料二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论] (1)内在联系: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各国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加深,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视角2 学习笔记
材料三 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的学习笔记(节选)如下:
起止时间:1914—1918年
交战双方:英、美、俄协约国和德、意、奥同盟国
战争性质:
“速决战”破产标志:凡尔登战役
[问题] (2)材料三学习笔记中有几处不够完善或出现错误,请你帮小华同学完善、修改并说明理由,然后补齐学习笔记内容。
[结论] (2)完善、修改及理由:交战双方:起初是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同盟国和俄国、法国、英国组成的协约国。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1917年美国和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速决战”破产标志:马恩河战役。
战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战争(帝国主义战争)。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殖民地)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均发生了冲突。这些殖民地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据此可知,对绝对统治权的争夺( )
A.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B.反映了世界殖民体系已基本形成
C.加剧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D.加重了亚非拉地区人民的苦难
解析:C 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殖民地)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可知,当时世界局势已经比较紧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初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材料中各国对绝对统治权的争夺加剧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故选C项;题干主要体现欧洲强国的冲突,反映不出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世界各国的争夺并不仅局限在亚非拉地区,欧洲地区同样会受到影响和分裂,排除D项。
2.(2021·重庆卷,14)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 )
A.与疯狂的军备竞赛有关
B.与文明的冲突有关
C.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
D.与经济的低迷有关
解析:C 由材料可知,丘吉尔认为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扭曲的安全观、民族观等极端思想都成为诱导战争爆发的因素,故选C项;由材料“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可知,强调的是极端思想和情绪,而非军备竞赛,排除A项;由材料“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可知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冲突,而非文明冲突,排除B项;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场景,并未出现经济低迷的情况,排除D项。
[深化拓展] 全面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思想: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泛滥。
3.军事: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竞相扩军备战。
4.物质:科技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5.社会:不当的新闻宣传和民众心理助推大战发生。
6.根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7.客观: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
8.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2.战线
战场 交战双方
西线(决定性) 英法军队与德军
东线 德奥联军与俄军
南线 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
3.概况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战役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续 表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918年,俄国退出了战争。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检测反馈]
1.(2021·浙江6月选考,22)下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
(注:败退的德军士兵与进击中的坦克)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解析:D 根据材料“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及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向前推进到马恩河一线,故D项正确;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交战双方的实力,不是某种武器,排除A项;德国“速战速决”计划被粉碎的战役是马恩河战役,排除B项;图片信息显示的是西线战役,排除C项。
2.(2021·辽宁卷,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英国( )
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
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解析:B 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取得战争胜利,英国政府集中国家的经济力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促使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故选B项;转型“完成”说法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根本性”说法绝对,排除D项。
关键问题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建立 (1)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
主要 内容 (1)战争罪责: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2)承认独立: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3)限制军备: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4)山东问题: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5)支配中国: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图解历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建立
(1)性质: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3)评价
①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无法制止战争发生。
②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③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知识点拨] 正确认识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要求建立一个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通过具有一定约束力
的国际法准则,维护根据战胜国的意志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这个组织就是国际联盟,这个国际法准则就是《国际联盟盟约》。国际联盟反映了世界主要国家通过协商与谈判协调解决国际冲突的愿望,但因“全体一致”原则和大国的缺席或操纵,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人类社会: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国际格局: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
高涨。
任务一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图1、图2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形势示意图。
图1
图2
材料二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
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问题]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欧洲国家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处明显的变化,并简要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3)阅读教材第三目“思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结论] (1)变化:不再有奥匈帝国(或奥斯曼帝国);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民族独立国家;苏联代替俄国。(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符合图片信息的答案亦可)
主要因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战败,奥匈帝国(或奥斯曼帝国)瓦解。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根据民族自决原则重新划分欧洲版图,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实现民族独立。
③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局面出现;美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提升;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斗争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3)①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将挑起战争的罪责完全推给了德国及其盟国,并要求战败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②强行划定了中东欧广大地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疆界,奥匈帝国解体。③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正当诉求,把德国原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被写入《九国公约》。④实行委任统治制度,实质上继续维持殖民统治。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为防范布尔什维主义,巴黎和会各大国在重新划分欧洲版图的时候就在苏俄周边设立了“隔离带”,因此从北到南,大小国家一一建立起来,如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等。这种“隔离带”( )
A.有效遏制了苏俄(联)的发展
B.体现了国际联盟的作用
C.反映了巴黎和会的实质
D.实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解析:C 根据材料“巴黎和会各大国在重新划分欧洲版图的时候就在苏俄周边设立了‘隔离带’”可知,巴黎和会对苏俄采取了敌视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建立“隔离带”,这反映了巴黎和会具有鲜明的霸权主义色彩,故选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俄(联)通过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实现了快速发展,排除A项;巴黎和会对苏俄的敌视政策不符合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排除B项;苏俄周边的“隔离带”是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建立起来的,违背了民族自决的原则,排除D项。
2.《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决策时应符合如下原则:决策人(国)形式上都平等地享有决策权,任何一个否决行动,对决策方案能否最终通过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规定( )
A.削弱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掌控力
B.制约了国联维护和平的效能
C.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
D.使国联逐渐摆脱大国的控制
解析: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规定是“全体一致”原则,这一原则使国联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联是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工具,不可能削弱对殖民地的掌控力,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规定是对成员国的规定,与殖民地半殖民地无关,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联自成立起就被英法控制,成为其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排除D项。
[深化拓展] 全面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实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积极性
(1)基本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调整了国际关系,确认了民族自决,顺应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3)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得到发展。
3.消极性
(1)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激起了新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
祸根。
(2)隐含着四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
[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