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村晚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村晚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7 11: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通过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______
(地点)________(时间)的诗。
傍 晚
山 村
1.认识生字,会写“漪”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村晚》。
3.能想象《村晚》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
雷震:
宋代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这首诗中写景的诗句是哪两句?写人的又是哪两句?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中描绘了池塘、草地、远山、落日等景物,让人想到的画面是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牧童正坐在牛背上随意吹着手中的笛子。
①池岸。
②有寒意的水纹。
口里含着
幽静美丽
绿草长满了池塘水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山衔着彤红的落日把影子倒映在粼粼波光水中。
两个“满”字体会到了什么?
草满池塘
水满陂
池水充沛
青草茂盛
“衔”与“浸”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拟人
衔:日薄西山
欲落未落
浸:青山、落日倒映水中挨得很近,与涟漪融为一体、摇曳闪烁、相互映衬十分美丽。
淹没
④随口。
③曲调。
横骑在牛背上
牧童天真调皮
回家的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
随口吹着短笛,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悠闲自在
摇头晃脑
你能想象出牧童吹笛子时的样子吗?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这是课后第2题哦!
两首诗在内容和气氛上有 什么不同。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而《村晚》则是一派悠闲的状态。
诗中写了儿童的哪些活动?诗人笔下的儿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童孙“学种瓜”,感觉十分勤劳天真可爱;
牧童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笛子,感觉他十分悠闲自在。
为什么你会觉得《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特别天真可爱?童孙“未解”的样子以及“学种瓜”的 动作。
小孩子看着大人们每天劳作,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笨手笨脚地操持农具,种瓜点豆,可能弄得满身是泥,小脸上也都是土。
为什么你从《村晚》中感到了牧童的悠闲?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想象牧童横坐牛背的神情和信口吹笛的样子。
牧童不是规矩地骑着牛,而是横坐在牛背上,他可能 会随着牛儿的前进晃动着身体,摇头晃脑地吹着笛子,笛子的曲 调还是杂乱无章的,整个人透出一股随性、自在……
乡村的晚景多美啊!——
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在呀!——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倒映在清凉的池水中,闪着波光。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 的 和 之情。
乡村晚景
乡村晚景
喜爱
赞美
三首古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
相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人物:童孙
《稚子弄冰》
动作:骑牛回家
《村晚》
人物:牧童
动作:学种瓜
人物:稚子
动作:弄冰(玩冰)
都是写儿童天真可爱、自由自在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来表达对童年的怀念、喜爱以及赞美之情。
三首古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
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地点:农忙时的农村
虽然都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趣味生活,但因为是不同诗人的笔下来的,所以背景就是不同的,描写地点也就是不同的。
地点:寒冬时的村庄
地点:夕阳西下的池塘边
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1.《积累本》
2.《优化》
3.预习新课
4.有兴趣的同学,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作业设计
小练笔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提示:改写古诗要注意保持古诗的内容基本不变,在原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恰当、通顺的语言描绘出诗的内容。
把《村晚》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先回顾诗的内容,再结合画面意境,展开合理想象)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火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一个可爱的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往家走;他随口吹着一支短笛,老牛踏着笛声悠闲地把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