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红楼春趣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7 11: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下语文《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了解《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
(2)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讨论等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背景,感受《红楼梦》的韵味。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感知,引导学生体会封建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授学生初步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古典名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复杂关系。
四、教学准备:
《红楼梦》的相关资料及图片;课文录音或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红楼梦》的插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引导学生简要介绍。
3. 揭示课题《红楼春趣》,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老师:(播放《红楼梦》的插曲听)同学们,这首曲子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它来自哪部古典名著呢?
学生A:老师,这是《红楼梦》的插曲吧!
老师:没错,非常棒!看来你对《红楼梦》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谁能告诉我《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呢?
学生B:是曹雪芹!
老师:很好,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还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它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以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一个有趣的片段——《红楼春趣》。
(板书课题《红楼春趣》)
老师:现在,请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声朗读《红楼春趣》)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读得很整齐。那么,你们知道“春趣”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C:老师,我觉得“春趣”应该是指春天的趣味或者乐趣吧。
老师:说得很好,你很会联想。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将看到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在春天放风筝的情景,体验她们在春天里的欢乐和趣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份春趣吧!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 出示风筝图片,询问学生是否放过风筝,与谁一起放的,放风筝的感受如何。
2. 引导学生想象进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与宝玉、黛玉等人一起放风筝的场景。
老师:(风筝图片)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
学生:哇,是风筝!
老师:对,是风筝。你们有谁放过风筝吗?
学生A:我放过,每年春天的时候,爸爸都会带我去公园放风筝。
老师:那你和谁一起放的呢?放风筝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学生A:一般都是和爸爸一起,放风筝的时候感觉风好大,风筝飞得好高,好开心。
老师:听起来真的很不错。那么,如果现在你们能进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和宝玉、黛玉他们一起放风筝,你们会是什么感受呢?
学生B:哇,那太棒了!我一直都很喜欢《红楼梦》,能和他们一起放风筝,我一定会很兴奋的。
学生C:我想,那应该会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毕竟大观园的环境和我们平时放风筝的地方很不一样,而且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人物。
老师:很好,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看看宝玉、黛玉他们放风筝的场景吧。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8.红楼春趣》这一课。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同桌交流解决。
2.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认读并正音。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词圈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者和同桌交流解决。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好的,我看到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完成了朗读和生字词的解决。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请大家看大屏幕,我出示了生字新词,请大家齐读一遍,并注意听老师纠正发音。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学生齐读,教师纠正发音)
教师:很好,大家的发音都很准确。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师:好的,现在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思考结果。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学生A:老师,我认为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
教师:很好,非常准确。那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学生B:起因是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教师:对的,这是起因。那么经过和结果呢?
学生C:经过是大家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宝玉的风筝线断了,大家都帮忙找风筝。结果是大家玩得很开心,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日时光。
教师:非常棒!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到位。通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和事情的发展脉络,我们对整篇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的内容,感受其中的趣味和深意。
(四)深入理解,感悟人物
1.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2. 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让学生感受宝玉、黛玉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
3. 小组讨论:放风筝活动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大观园儿女的手足情深和高雅意趣?
老师:现在我们来分段朗读,并且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愿意先来尝试第一段呢?
学生A:(朗读第一段后)我认为第一段主要描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情景,以及他们对风筝的喜爱和兴奋之情。
老师:非常好,你概括得很准确。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段,哪位同学愿意来朗读并概括?
学生B:(朗读第二段后)第二段主要描写了宝玉的风筝被绞在一起后,众人的反应和黛玉的机智应对。
老师:不错,你抓住了关键内容。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你们觉得宝玉和黛玉分别是什么样的性格呢?
学生C:我觉得宝玉是个活泼好动、喜欢玩耍的人,从文中他放风筝的兴奋劲头就能看出来。而且他还有点孩子气,当风筝被绞在一起时,他显得有点着急和无助。
学生D:黛玉则是个聪明伶俐、机智过人的女孩子。当宝玉的风筝被绞住时,她很快就想出了用剪刀剪断细绳的办法,帮宝玉解围。
老师:大家分析得都很到位。那么,在放风筝活动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大观园儿女的手足情深和高雅意趣呢?我们来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中)
老师:好了,时间到。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在放风筝活动中,大观园儿女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手足情深。比如当宝玉的风筝被绞住时,黛玉和其他人都纷纷出主意帮忙。另外,他们还通过放风筝这种高雅的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情趣,体现了他们的高雅意趣。
老师:你们分析得很好,确实如此。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放风筝这一传统活动的乐趣,还深入感受到了大观园儿女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也学会欣赏和体验这些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你们还知道《红楼梦》中哪些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分享所知。
老师:那么,你们还知道《红楼梦》中哪些有趣的故事吗?
学生A:老师,我知道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做“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是个乡下的老太太,她第一次进大观园时,看到那么多新奇的东西,什么都觉得好奇,什么都想摸一摸,那种朴实的乡村气息和大观园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有趣。
老师:很好,A同学分享的这个故事确实很有趣。刘姥姥的朴实和大观园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欢乐。还有其他同学知道其他有趣的故事吗?
学生B:老师,我还知道一个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叫做“共读西厢”。他们两个人在花园里偷偷读《西厢记》,那种青涩的情感和青春的萌动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老师:没错,B同学提到的“共读西厢”是《红楼梦》中非常经典的一幕。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花园里偷偷读《西厢记》,他们的情感在那一刻得到了升华,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生C:老师,我也知道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做“晴雯撕扇”。晴雯是贾府里的一个丫鬟,她因为一把扇子被宝玉责骂,结果她一气之下把扇子撕了。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晴雯的性格很直率,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
老师:C同学说得很好,“晴雯撕扇”这个故事确实展示了晴雯直率的性格。在《红楼梦》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也是这部小说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老师:同学们分享的这些故事都非常有趣,也展示了《红楼梦》的丰富内涵。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曹雪芹的匠心独运。希望大家能够继续阅读《红楼梦》,发现更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内涵。
(六)布置课后作业:阅读《红楼梦》的其他片段或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六、教学反思
以上是《红楼春趣》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激发对古典名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