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情节。能够识记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上下文猜测并理解难懂的语句。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和师生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学习石猴的形象和成长经历,引导学生体会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的能力。
2. 难点: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语句和词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石猴的形象特点和成长经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西游记》相关视频片段、生字新词解释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播放《西游记》片头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片头曲吗?
3. 引导学生讨论:《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4.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猴王出世》就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吧!
老师:(播放《西游记》片头曲)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曲子,大家熟悉吗?
学生A:是的老师,这是《西游记》的片头曲,每次看电视的时候都能听到。
老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很熟悉这部经典的电视剧。那么,有谁能告诉我,这首曲子是哪部电视剧的片头曲呢?
学生B:是《西游记》!
老师:非常正确!那么,在《西游记》这部电视剧中,你们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呢?为什么?
学生C: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很厉害,会很多法术,能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
学生D:我喜欢猪八戒,虽然他有时候有点懒,但是很可爱,总是能让人笑。
老师:大家的答案都很棒,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猴王出世》就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石猴如何成为猴王的过程。你们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吗?
学生(齐声):感兴趣!
老师:好的,那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看看石猴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猴王的吧!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仔细阅读课文,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和成为猴王的原因。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一下,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和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圈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上下文或字典猜测它们的含义。
3. 提问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老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们开始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好的,看来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呢?
学生A:老师,我遇到了一个词“瞑目蹲身”,不太理解它的意思。
老师:很好,提出了问题。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闭上眼睛,蹲下身子。大家可以在课文中找到这个词出现的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猜测它的意思。这也是我们学习新词汇的一种方法。
学生B:老师,我还遇到了一个词“石窍”,也不太明白。
老师:这个词在文中指的是石头上的小洞或裂缝。大家可以尝试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它,比如我们有时会在石头上看到一些小洞,那就是石窍。
老师:那么,现在谁能来回答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C:课文主要讲了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过程。石猴是从一块仙石里蹦出来的,他很有本事,能够进入水帘洞,所以被众猴拜为猴王。
老师:回答得很好!课文确实主要讲述了石猴的出世和成为猴王的经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石猴的勇敢、聪明和机智。希望大家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角色的特点和故事的意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分段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逐段理解。
第一段:石猴的出生和成长经历。提问学生:石猴是从哪儿来的?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第二段:石猴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提问学生:石猴为什么敢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这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第三段:石猴被拜为猴王。提问学生:石猴为什么能被拜为猴王?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老师:谁能告诉我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呢?
学生A:石猴是从花果山上一块仙石中蹦出来的。
老师:非常好,A同学回答得很准确。那么,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
学生B:石猴因为勇敢、聪明,所以在寻找水帘洞时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和勇气,最后赢得了猴子们的尊重,被大家拜为猴王。
老师:B同学说得真棒!石猴的勇敢和智慧确实是他成为猴王的关键。
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段。石猴为什么敢第一个跳进水帘洞呢?
学生C:我认为石猴敢第一个跳进水帘洞,是因为他好奇心强,同时也很有勇气,敢于尝试未知的事物。
老师:C同学的回答很有深度。石猴的好奇心确实推动了他去探索,而他的勇气则让他敢于付诸行动。那么,这体现了石猴的什么品质呢?
学生D:这体现了石猴的勇敢和冒险精神。他不怕困难,敢于挑战自我,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老师:D同学总结得很好!石猴的勇敢和冒险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最后,我们来看第三段。石猴为什么能被拜为猴王呢?
学生E:因为石猴带领大家找到了水帘洞这个安身立命的好地方,并且他勇敢、聪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敬,所以被拜为猴王。
老师:E同学的回答很全面。石猴的领导能力和他的勇敢、智慧,使他赢得了猴子们的尊敬和信任。那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F:我认为这告诉我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我们需要具备领导能力,同时也要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老师:F同学的启示非常深刻。确实,领导能力和勇气、智慧是相辅相成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石猴一样,勇敢、智慧,并具备领导能力,将来能够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成就。
2.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问: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请用语言描述一下。
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呢?哪位同学愿意先来分享一下?
学生A:老师,当我读到“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段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猴子形象。它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地跳跃,和各种动物一起玩耍,看起来非常快乐。
老师:很好,A同学描述的画面非常生动。那么,其他同学在读到这段文字时,有没有不同的感受或者画面呢?
学生B:老师,我读到这段时,我想象中的画面更加奇幻。我觉得那只猴子不仅仅是活泼好动,它更像是山林中的精灵。它在峰洞之间穿梭,与各种动物交流,好像能够听懂它们的语言一样。这种画面让我感到非常神秘和有趣。
老师:B同学的想象非常丰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奇幻的世界。那么,同学们在读到猴王出世的部分时,又想到了哪些画面呢?
学生C:老师,我读到猴王出世时,我想象中的画面非常壮观。那只猴子站在山石之上,气势磅礴,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它的掌控之中。它的眼神中充满了智慧和勇气,让人不由得对它心生敬畏。
老师:C同学的描述非常精彩,让我们感受到了猴王出世的震撼和威严。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在读到同一篇课文时,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都是不同的。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和创造更多的美好画面。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石猴的形象特点和成长经历。
2. 提问学生:学习了《猴王出世》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或收获?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石猴的形象特点和成长经历是怎样的呢?
学生A:石猴形象非常鲜明,他聪明机智,勇敢无畏,还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他的成长经历也很传奇,从一块普通的石头里蹦出来,到成为猴群的首领,真是令人惊叹。
老师:很好,你总结得很到位。那么,学习了《猴王出世》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或收获呢?
学生B: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智慧是非常重要的。石猴能够成为猴王,就是因为他敢于挑战,善于思考,用智慧解决问题。
学生C:我也有同感。我觉得我们还要学习石猴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不放弃。
老师:你们说得都非常好。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石猴的形象特点和成长经历,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传递了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个故事中的精神内涵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成为一个勇敢、智慧、坚强的人。
(五)作业布置
1. 熟读课文,准备下节课的朗读展示。
2. 收集《西游记》中的其他有趣故事,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和师生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石猴的形象特点和成长经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激发他们对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