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
A.百万 B.千万 C.百万位 D.千万位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尾最多有( )个0。
A.2 B.3 C.4 D.5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米,把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 )平方米。
A.12 B.36 C.108 D.120
4.四(1)班一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四(1)班男生有( )人。
A.24 B.32 C.36 D.48
5.下面的三角形,( )可以放在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A. B. C. D.
6.菲菲写了一道乘法算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数是甲数的10倍 B.乙数是甲数的40倍
C.乙数是甲数的2倍 D.乙数是甲数的20倍
二、填空题
7.一个数由3个亿、9个百万、5个万和5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8.在52万、5100000、5204500、502万、509999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从12:00到12:25,钟面上的分针按( )方向旋转( )°。
10.先填写表格,再填空。
乘数 64 640 64 64
乘数 15 15 1500 300
积 960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我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积( )。(a≠0)
11.小华在使用计算机计算546×□7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7输成了8,所得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
12.根据每组前三个算式,直接写出括号里的数。
67×67=4489
667×667=444889
6667×6667=44448889
66667×66667=( )
6666667×6666667=( )
三、判断题
13.在一张方格纸上,点(3,6)表示第3列第6行,那么点(x,7)和点(y,7)在同一行。( )
14.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198706057615,从中可知这个人是1987年6月5日出生的。( )
1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它是五位数。( )
16.540÷36=540÷9×4。 ( )
17.数量=总价÷单价。(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用竖式计算。
57×23= 403×21= 24×352= 16×800=
20.用简便方法计算。
278+101 270÷5÷2 452+76+48
99×35 37×12+37×88 15×(10+2)
五、解答题
21.奶牛场有60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草12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25天吃草多少千克?
22.学校种植基地有一个长方形的玫瑰园,红玫瑰的种植面积比玫瑰园的一半还多28平方米,其余32平方米种植黄玫瑰,这个玫瑰园有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表示红玫瑰和黄玫瑰的面积,再解答)
23.张大爷打算改建一块宽为12米的长方形菜地,他把宽减少了4米,面积减少了72平方米,原来的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24.学校图书馆要增添两种新图书,每种各买5套,一共要花多少钱?
2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直角梯形的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12厘米,高10厘米,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有困难可以尝试先画图分析,然后再解答)
参考答案:
1.A
【分析】整数的数位从右边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最高位是哪一位,计数单位就是多少,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百万。
故答案为:A
2.C
【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举例解答。
【详解】例如:250×30=7500
250×60=15000
200×50=10000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尾最多有4个0。
故答案为:C
3.B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宽不变,长扩大几倍,面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12×3=36(平方米)
所以扩大后的面积是36平方米。
故答案为:B
4.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假设男生和女生一样多,则男生和女生一共有56-8=48人,根据(和-差)÷2=较小数,可以求出女生的人数,然后用女生的人数+8=男生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56-8)÷2
=48÷2
=24(人)
24+8=32(人)
四(1)班男生有32人。
故答案为:B
5.B
【分析】观察集合图可知,可以放在图中阴影部分的图形既是锐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详解】
A.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不能放在图中的阴影部分;
B.既是锐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可以放在图中的阴影部分;
C.是钝角三角形,所以不能放在图中的阴影部分;
D.是锐角三角形,但不是等腰三角形,所以不能放在图中的阴影部分。
故答案为:B
6.D
【分析】根据算式,甲数为第一个乘数乘2,乙数为第一个乘数乘4个十即40,40÷2=20即可求出乙数是甲数的20倍。
【详解】第一个乘数×2=甲数,第一个乘数×40=乙数
40÷2=20
乙数是甲数的20倍。
故答案为:D
7.309050500
【分析】写数法则: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亿就在亿位上写几,几千万就在千万位上写几,几百万就在百万位上写几……
3.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详解】一个数由3个亿、9个百万、5个万和5个百组成,这个数是309050500。
8. 5204500 509999
【分析】大数的比较,先比较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再依次从高位到低位进行比较。先把以“万”为单位的数改写成以“个”为单位的数,在这些数的末尾添上4个0,然后再依次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52万=520000
502万=5020000
5100000、5204500、502万是七位数,52万,509999是六位数,且5204500的十万位是“2”,5100000十万位是“1”,502万十万位上是“0”,所以5204500>5100000>502万;52万的万位上是“2”,509999万位上是0,所以52万>509999;因此这六个数从大到小排列为:5204500>5100000>502万>52万>509999。
在52万、5100000、5204500、502万、509999中,最大的数是5204500,最小的数是509999。
9. 顺时针 150
【分析】根据对钟面的了解,一共有12大格,每大格的夹角是30°,12:00分针指向12,12:25分针指向5,中间差了5大格,顺时针方向旋转了5×30°,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5×30°=150°
从12:00到12:25,钟面上的分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50°。
10.9600;96000;19200;
扩大到原来的a倍。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积也随着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乘数 64 640 64 64
乘数 15 15 1500 300
积 960 9600 96000 19200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我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积( 扩大到原来的a倍 )。(a≠0)
11.546
【分析】在算式546×□7中,表示□7个546相加。而小华把算式输成了546×□8,即他计算的是□8个546相加。□8-□7=1,即两种情况相差了1个546。
【详解】小华在使用计算机计算546×□7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7输成了8,所得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546。
12. 4444488889 44444448888889
【分析】观察题目可知,积的位数是两个乘数位数之和,且两个乘数相同,乘数都是由数字6和7组成,且最后一位数(个位)都是数字7,积都是由4、8、9三个数组成,积当中4的个数是与乘数位数相同,数字8的个数与乘数中6的个数相同,最后一位(个位)都是数字9。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67×67=4489
667×667=444889
6667×6667=44448889
66667×66667=4444488889
6666667×6666667=44444448888889
13.√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
【详解】点(x,7)表示第x列,第7行;点(y,7)表示第y列,第7行,所以它们是在同一行。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明确数对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是解题关键。
14.√
【分析】身份证的第7~14位表示的出生日期,其中7~10位是出生的年份,11、12位是出生的月份,13、14是出生的日;第17位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据此解答。
【详解】身份证号码是××××××198706057615,从中可知这个人是1987年6月5日出生的,说法正确。
【点睛】熟悉身份证编码表示的含义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5.×
【分析】根据下图可知,最高位是十万位,这个数有6个数位,是六位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它是六位数,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除法的性质可知,540÷36=540÷(9×4)=540÷9÷4。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的性质,常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17.√
【分析】经济问题中,数量关系式为: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详解】数量=总价÷单价,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数量、总价、单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其中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18.1000;17;120;248
50;4200;105;24
【详解】略
19.1311;8463;8448;1280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57×23=1311; 403×21=8463; 24×352=8448; 16×800=12800
; ; ;
20.379;27;576
3465;3700;180
【分析】(1)把101写100+1形式,再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计算即可;
(2)根据除法性质a÷b÷c=a÷(b×c)进行简便计算;
(3)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4)把99写成(100-1)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5)、(6)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278+101
=278+100+1
=378+1
=379
270÷5÷2
=270÷(5×2)
=270÷10
=27
452+76+48
=452+48+76
=500+76
=576
99×35
=(100-1)×35
=100×35-35×1
=3500-35
=3465
37×12+37×88
=37×(12+88)
=37×100
=3700
15×(10+2)
=15×10+15×2
=150+30
=180
21.18000千克
【分析】每头奶牛每天吃草12千克,60头奶牛每天吃60个12千克,即12×60=720(千克);这些奶牛25天一共吃草25个720千克,即720×25=18000(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12×60×25
=720×25
=18000(千克)
答:这些奶牛25天吃草18000千克。
22.图见详解;120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红玫瑰的种植面积占了玫瑰园的一半,还多28平方米,黄玫瑰占32平方米;先用28加上32计算出玫瑰园的一半面积是多少,再乘计算出玫瑰园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如图:
(28+32)×2
=60×2
=120(平方米)
答:这个玫瑰园有120平方米。
23.
图见详解;216平方米
【分析】把宽减少4米,面积减少72平方米,用72÷4可求得原来的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求出原来的菜地面积。
【详解】画图如下:
72÷4×12
=18×12
=216(平方米)
答:原来的菜地面积是216平方米。
24.1000元
【分析】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叫做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依此分别计算出每种书买5套要花的钱数,然后再相加即可。
【详解】137×5=685(元)
63×5=315(元)
685+315=1000(元)
答:一共要花1000元。
25.图见详解;200平方厘米
【分析】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和,长方形的宽是梯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2+8=20(厘米)
20×10=200(平方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200平方厘米。
【点睛】画图整理已知条件,能使题目一目了然,是解决问题的好策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