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走进作者
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现代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
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
谁还记得三年级下册,我们学过一篇萧红的作品,叫什么?
《火烧云》
我会认
蝴
榆
蚱
嗡
樱
拔
瞎
锄
割
承
拴
瓢
铲
hú
yú
zhà
wēnɡ
yīng
bá
xiā
chǎn
chú
gē
chénɡ
shuān
piáo
逛
guànɡ
尾
wěi
区别于“拨”字
是“产量”的“产”
三横!
感知大意
找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1)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2)摘吃黄瓜、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
(3)沐浴阳光,感受花、果、鸟、虫的自由;
(4)用草帽遮脸睡觉。
感知大意
这几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通过对蜜蜂、蝴蝶、榆树等的描写,反映了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
写“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玩耍的情景。
1~3自然段
4~14自然段
第二部分
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是有灵性的、自由的。
15~19自然段
深入研读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中心句,列举了花园里都有哪些昆虫,后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这些词语本来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原本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语用在蜜蜂上,富有感彩,体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样样都有”说明园子里的昆虫种类多,而“我”也因此感到得意、满足。
深入研读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明晃晃”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印象。整个园子色彩明亮,活力四射,可见“我”对花园的喜爱之情。
“先呼叫”说明这棵榆树比较高大,风来了,枝叶猛烈摇动而发出呼呼声。“先冒烟”是说雨点首先落在榆树叶上,雨珠成线像冒烟那样。生动地写出了大榆树的生命力。
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榆树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表现了榆树旺盛的生命力。
交流讨论
园子中的昆虫种类多样,有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色彩丰富、姿态可爱;
园子中的花草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园子中的榆树高大茂盛,充满活力。
这些细致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园子的热爱。
读完第1~3 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深入研读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整天”说明祖父在园子里的时间长,也间接表明“我”在园子里的时间长,同时,还反映了“我”和祖父的关系十分紧密。
祖父做什么,“我”便做什么,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
“踢飞”一词传神地刻画出“我”的顽皮可爱,简直是个淘气包。
深入研读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一个“拔”字,表明祖父对“我”十分宠爱,尽量满足“我”的要求。
讲“我”草苗不分,帮了倒忙,真实地反映了“我”顽皮的天性。这样的举止也让我们想起自己小时候做的傻事。
深入研读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祖父对“我”铲苗留草没有丝毫责备,表明祖父非常疼爱“我”,也说明“我”的行为给祖天父带来了快乐。
祖父的笑里暗含着慈祥、和蔼可亲和对“我”胡闹的宽容以及对”“我”的疼爱。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故意生气的样子,十分天真可爱。
深入研读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从“慢慢”可以看出祖父对“我”很有耐心,也体现出祖父对“我”的疼爱。
写出了“我”对祖父的话心不在焉,“我”的兴趣并不在这儿,因为这园子里有更多的东西在吸引着“我”的注意。
请你圈出“我”在园子里玩耍的动作。
这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我”在园子里一刻也不停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明“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体现“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和快快乐乐。
深入研读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通过“拿”“扬”“大喊”等一系列动作,细腻地描写出“我”拿水瓢洒水时高兴的样子。
通过语言描写,写“我”把用水瓢向天空扬水想象成下雨,表现了“我”想象力丰富,以及孩子的天性会给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
深入研读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凡是.....都...”说明“我”认为园子里的一切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表达了“我”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深入研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
这里把花、鸟、虫想象成人,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把它们都写得活灵活现,这里简直是个童话世界,表现了“我”对祖父园子的热爱。
数一数,这段话中出现了几个“就”字。
这段话连用多个“就”字,一气呵成,表面上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实际上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深入研读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蓝悠悠”富有感一彩,表达了“我”对天空的喜爱之情。
夸张。写一大团一大团的白云也被吸引来了,表现了园子的自由、美好。
交流讨论
文中的“我”、祖父和园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祖父:勤劳、宽容、慈祥。
“我”:好奇、幼稚、天真、可爱。
园子: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自在。
交流讨论
“我”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1)园子给了“我”自由。“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即使是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
(2)园子给了“我”快乐。 这里有“我”喜欢的昆虫、花鸟、植物,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活力的,是“我”喜欢的环境。
交流讨论
让“我”难以忘怀的,除了园子,还有祖父。祖父给了“我”自由、快乐,对“我”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我”的天性,在他的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我”有了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
本文的题目叫“祖父的园子”,有什么深意?
主旨归纳
课后作业
1、将今日所学知识说与家人、朋友听。
2、你和爷爷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印象深刻的事情?请你写下来,与同学交流吧!
3、阅读《呼兰河传》。
3、完成相应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