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所隐含的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空气
2. 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以下操作步骤:①安装物物镜和目镜②取镜③对光④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④①③②
3. 2016年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想知道深圳人民关于全面放开二孩的想法,用的方法是( )
A. 调査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探究法
4. 科学家克隆出一只克隆猴,那么此猴的遗传物质在下列的哪个结构中( )
A. 细胞质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5. 狗是十二生肖之一,植物中名字带“狗”的有很多,如狗枣猕猴桃、狗尾草等,从结构层次上看,狗尾草属于(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植物体
6. 在下列动物中,营群体生活并且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
A. 猫 B. 螳螂 C. 蚂蚁 D. 虎
7.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生物圈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8. 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图中的(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①②③
9. 在下列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种 B. 科 C. 纲 D. 门
10. 在做引体向上这一运动的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
A. 骨 B. 肌肉 C. 神经 D. 关节
11.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中的分解顺序口腔→胃→小肠
B.外界氧气进入肺的过程: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尿液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细胞分裂过程:细胞质分裂一细胞核分裂→形成新细胞
12.下列为三类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病毒
B.②属于真核生物
C.③可以用来制酸奶
D.②③都不能合成有机物
1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多种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染上网瘾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B.吸烟主要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C.酗酒只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D.再好的食物也不宜过多食用
14.对下列动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结构 功能
A 水螅体壁上有刺细胞 适于消化食物
B 蛔虫消化结构简单 适于寄生生活
C 兔牙齿的分化 与植食性相适应
D 鸟前肢覆羽成翼 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15在泰国举行的汤姆斯杯决赛中3:1战胜日本队夺冠,下列对运动员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为奔跑提供动力的是关节
B.运动员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C.扣杀球的精准性与大脑无关
D.看到羽毛球飞来立即接球是简单反射
16.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性状就是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B.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衣现形式
C.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D.生物的性状就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17.用射线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处理,再从中选择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因为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 )
A.性状 B.遗传物质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水生到陆生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19.对患有流感的学生进行隔离治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
20.下列不属于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是( )
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骨骼
21.感冒后正确的用药方法是( )
A.自己取来头孢霉素服用
B.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C.感冒糖浆很甜,可以多喝点
D.当感冒病情减轻时,就停止用药
22.卫生部规定在每年12月4日四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是因为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 )
A.抗体 B.抗原 C.病毒 D.溶菌酶
23.生命和健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关爱生命从生活做起. 下列生活习惯中需要调整的是( )
A.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保质期?
B.用餐时,尽管喜欢吃牛肉,但也要吃青菜?
C.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时,要废寝忘食去攻关?
D.在公共场所发现有人吸烟时,要善意提醒“禁止吸烟”?
24.下列变异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高产抗倒伏小麦 B.受射线照射的太空椒
C.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 D.转基因超级鼠
25.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使人患上天花,同时在病人体内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此人以后就不会再患天花了.人类的这种免疫不属于( )
A.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后天性免疫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
26. (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他们在学校的大棚蔬菜基地里选取了一株生长旺盛的植株,先将它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对一片较大的叶片进行了如下处理:如图1,B区用遮光的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a点用小刀切断再将它放到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叶片取下,进行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区域是______。(填字母)
(2)A区与B区进行对照,可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______。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对大棚里某气体进行了24小时测定,绘制了如图2所示曲线,该曲线代表的气体是______。
(4)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动脑,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提高学校大棚蔬菜的产量提供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B.增加大棚内单位面积种植的蔬菜数量
C.适当提高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D.增加大棚内的昼夜温差
27. 阅读下面资料并根据资料回答问题。(10分)
资料一 三亚沿海自然环境、水质优良,种类繁多的珊瑚虫在这里生长、繁衍,经过漫长 的年代,形成了大片珊瑚礁。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 生物群落,美丽的珊瑚礁、多种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
资料二 全球红树林树种约 40 多种,中国分布有 24 种,而东寨港就有 19 种,东寨港是 我国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天然食物丰富,是鱼、虾、青蟹等水 生生物集居繁衍和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
资料三 为了保护三亚的珊瑚礁和东寨港的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海南省建立了三亚珊瑚礁 自然保护区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如今三亚珊瑚礁保护区内的珊瑚礁覆盖率已逐步回升, 昔日荒凉的“海底沙漠”又迎来一批批“新住客”;曾经因为村民挖塘养鱼、过度捕捞而被破坏的 东寨港红树林也恢复了昔日生机,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
(1)资料一中“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这句话体现了_____的多样性。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鱼、虾、贝、珊瑚虫分成两类,那 么与珊瑚虫不是同一类的动物是_____。
(2)通过资料二我们知道红树林是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鸟 类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
(3)资料三告诉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 。
(4)生活在两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水生动物“鱼、虾”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___。
28.(10分)为了验证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某一因素,某班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对两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作出同一假设:
(2)在图B实验中,除探究因素外,两组中的其它条件应
(3)A组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4)取A组植物中两个长势基本相同的枝条,剪去其中一个枝条上的部分(或全部)叶片:分别用透明塑料袋套住并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个塑料袋内壁上水珠的情况,该实验是为了探究
(5)A、B两组实验装置你更认同哪一组?为什么?(答对一点即可)
29.(12分)“没有父母,身从何来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要感恩父母! 下图是小阳同学家族成员的遗传关系图谱,请识图、分析并作答:
(1)小阳的性染色体组成为YX,其中X染色体来自于 (填“爸爸”或“妈妈”);
(2)小阳的爸爸、妈妈都有酒窝,小阳却没有酒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3)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 ,用E、e分别表示控制有无酒窝的显性、隐性基因,则小阳的妈妈控制酒窝的基因组成是,由此可推测出小阳的爷爷、奶奶二人中, (选填字母编号)酒窝。
A.两人一定都有 B.两人至少一人有 C.两人一定都没有
(4)小阳的爸爸、妈妈积极响应二孩政策,他们想生一个有酒窝的女孩,则生育二孩为有酒窝的女孩的概率为 。
30.(10分)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血的幸存者数。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④重复③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昆 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中 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 昆血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 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4.得出结论: 。
答案
1-5CBACD 6-10CABAD 11-15CACAB 16-20DBDBD 21-25BACCC
(1). A (2). 光 (3). 二氧化碳 (4). B
(1). 物种 (或生物种类、种类) (2). 鱼 (3). 先天性 (4). 自然保护区 (5). 鳃
28、(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相同
(3)不在玻璃瓶内的叶片(未作处理)
(4)蒸腾作用的器官是叶
(5)A组,排除了实验的干扰因素
29、(1)爸爸;
(2)变异;
(3)相对性状;Ee;B;
(4)37.5%
30、(1)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2)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3)A.绿色; 灰色;
B.非常相似(一致); 自然选择
(4)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