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前复习
1. 请简述常见的力有哪些?
重力:
摩擦力:
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物体间由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弹力:
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
拉力
支持力
压力
1
新课导入
思考1:下列物体(笔筒、木块)会对桌面、斜面或墙面产生压力吗?
思考2:请在图中画出压力的示意图并说说有哪些共同点。
F
F
F
3.7 压强
2
新知探究
1.1 压力的产生
任务一:通过实例认识压力的产生和三要素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F
F
F
1.2 压力的三要素
F
F
F
方向: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在被压物体表面。
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画出笔筒、木块受到的重力
G
G
G
F=G
FF与G无关
你能说说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和联系吗?
比较项目 重力 压力
定义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施力物体 地球 压在物体表面的物体
受力物体 地球附近的物体 被压的物体
作用点 物体重心 受力物体表面
方向 竖直向下 垂直物体表面
大小 与质量成正比 水平放置的物体产生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2.1 压强的由来及定义
任务二:理解压强的含义
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形变明显
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形变不明显
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人对沙发的压力不同
形变明显
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形变不明显
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铅笔与手指之间的受力面积不同
2.2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验证假设一: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设计验证方案:
①明确三个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压力大小
压力作用效果
受力面积大小
②控制三个变量
改变
在小桌子上面放不同数量的钩码
观测
观测海绵凹陷程度
相同
用小桌子同一面进行实验
将小桌子正放在海绵上方,观察并记录海绵的凹陷程度。依次在小桌子上中央放置1个、2个、3个钩码,分别观察并记录各次实验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验证假设二: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设计验证方案:
①明确三个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受力面积大小
压力作用效果
压力大小
②控制三个变量
改变
小桌子正方和反放
观测
观测海绵凹陷程度
相同
保持小桌子上面的钩码数量相同
将小桌子正放在海绵上方,观察并记录海绵的凹陷程度。再将小桌子反放在海绵上方,观察并记录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试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收集事实与证据:
甲 乙 丙
比较甲、乙两图:
比较乙、丙两图:
比较甲、丙两图: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不同,存在两个自变量,无法比较
转换法
F1 =200N F2 = 100N
S1 = 2m2 S2 = 2m2
B
A
F1 =200N F2 = 200N
S 1 = 2m2 S2 = 3m2
A
B
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
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
但如果压力与受力面积没有相同的情况我们又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F1 =200N F2 = 100N
S1 = 2m2 S2 = 2m2
B
A
联系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速度: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
1S或1h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1m2或1cm2
单位压力的面积
1N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大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小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1m2或1cm2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大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用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定义式:
F
S
p=
公式:
2.2 压强公式及单位
思考:请根据压强公式推导出压强的单位。
F
S
p=
----牛
----米2
单位:N/m2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 Pa,它是以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名字命名的。
=1牛/米2
1帕
1帕表示的意义:
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1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20帕。
1张报纸对折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帕;
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一个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
思考:请根据压强公式推导出其变形公式
p
=
F
S
p
=
F
S
p
=
F
S
解:压力 F=G=mg=60 千克 ×9.8 牛 / 千克=588 牛,
受力面积 S=196平方厘米 ×2=392平方厘米=0.0392平方米。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得:
p=
F
S
= ———— = 15000帕=15千帕
588牛
0.0392米2
答:人对地面的压强是15 千帕。
[ 例题 ] 质量为 60千克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196平方厘米。当他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单位要统一:F~牛,S~米2,p~帕;
温馨提醒
2.3 压强计算
3.1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任务三: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楼房时必须考虑地基及建筑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表 3-6 一些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材料 松木(横纹时) 砖 C80混凝土 花岗岩
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帕) 5×106 6×106 8×107 (1.2~2.6)×108
人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呢
1、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
②.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2、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②.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说一说
下列事例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呢?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骆驼的脚趾特别宽大,而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同学们知道这样的身体结构对骆驼和啄木鸟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吗?
想一想:
骆驼的体重比较大,正常大小的脚会使骆驼容易陷入沙漠,脚趾宽大,可以减小压强,便于行走;啄木鸟的喙特别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有利于“啄木”。(共18张PPT)
课前复习
1.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__________物体的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有关,因此可以引入____________来定量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3.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公式中的F表示________,S表示______________,p表示________。
4.压力的单位是_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其符号是__________。
5.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于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压强
p
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N
m2
帕斯卡
Pa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力
增大受力面积
1
新课导入
1. 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
2. 请设计实验证明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物体发生形变
3.7.2压强
2
新知探究
1.1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任务一: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1.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管内至约 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2.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 有什么变化?
橡皮膜向下凸起
橡皮膜向下凸起更明显
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1.2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如图 3-91乙所示,在一个容器的侧壁的出水口处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 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 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橡皮膜向外凸起
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橡皮膜向外凸起更明显
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1.3 液体内部有压强
1. 将底部蒙上橡皮膜的大试管竖直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橡皮膜向上凸起
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 将大试管继续向下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橡皮膜向上凸起更明显
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1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任务二:了解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提出问题:
液体的压强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
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______有关;
深度
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______有关;
液体的压强可能跟______有关;
……..
方向
质量
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______有关;
密度
3.验证假设:
采用控制变量法
二、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压强计
橡皮管
金属盒(膜)
U形玻璃管
有色液体
刻度线
Δh
液面高度差
压强大小
转换法
验证假设一: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①明确三个变量
②控制三个变量
自变量:液体深度
因变量:液体压强
因变量:液体质量
方向
液体密度
不同
观测
相同
在液体中不同深度处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
同一种液体、同一个方向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物质 实验 次数 金属盒所在 深度(厘米) 橡皮膜 方 向 液面高度
差(cm)
水 1 5 向上
2 10 向上
3 155 向上
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论2:
水和其它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实验1:
甲 乙 丙 丁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物质 实验 次数 金属盒所在 深度(厘米) 橡皮膜 方 向 液面高度
差(cm)
水 1 5 向上
2 5 向下
3 5 侧面
盐水 4 10 向上
5 10 向下
6 10 侧面
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论2: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实验2: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物质 实验 次数 金属盒所在 深度(厘米) 橡皮膜 方 向 液面高度
差(cm)
水 1 5 向上
酱油 2 5 向上
盐水 3 5 向上
水 4 10 侧面
酱油 5 10 侧面
盐水 6 10 侧面
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论3: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实验3: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质量的关系
烧杯
水槽
用一只烧杯和一只水槽,
里面装有不同数量的水,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
相同的深度时,观察两
管液面的高度差?
实验结论4:
高度差相同
液体的内部的压强与容器中液体的质量无关。
实验4:
1.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2.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3. 同一深度,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综合以上结论,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p=ρ液gh
3.1 解释应用
任务三:应用液体压强解释生活现象
1、水库大坝为什么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呢?
液体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大坝做成上窄下宽,使得其底部能承受更大的压强。
带鱼等深海鱼类长期生活在深海当中,内脏器官适应了深海中巨大的压强。一旦离开海洋,由于外界压强突然降低,内脏器官就会爆裂,导致死亡。
2、为什么带鱼等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
3、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深海潜水服要比浅海潜水服
更耐压,更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