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搡(sǎng) 雾霭(ǎi) 出轧(yà)
B. 刹那(shà) 迂回(yū) 打旋(xuán)
C. 汩汩(mì) 驰骋(chěng) 怒不可遏(è)
D. 寒噤(jìn) 潺潺(chán) 霎时(sh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告诫 如丝如缕 寒噤 怒不可遏
B. 弥漫 勇往直前 迂回 前呼后拥
C. 横溢 推推搡搡 漩涡 千军万马
D. 刹时 博大宽厚 驰骋 振耳欲聋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假疫苗事件让每个人都怒不可遏。
B. 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C. 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4.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充当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a)自己的个性;黄河被(b)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c)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d)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A. a B. b C. c D. d
5.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寂寞不是病态心理,而是人心路历程的标志。我国有许多有名的诗篇,都得力于作者当时心境的淡泊寂寞,如众人熟知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一言以蔽之,当心灵发生寂寞感的时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你的天赋才华会因寂寞的冶炼而升华一个境界。
A. 作家只有在寂寞时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歌。
B. 要表现你的天赋必须能够忍受寂寞。
C. 寂寞的坏处大于好处。
D. 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它就不是坏事。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此俯瞰,山脚下的河流与集镇,小得像玩具积木。
②上山的钢梯,越来越陡峭了。
③再环顾四周,雄山峻岭,夕阳在远处晕开暖色,壮丽万千。
④最后的一段接近垂直,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歇一歇。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7.下面文段中,第①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12月15日,受大风降温天气的影响,黄河壶口段开始大面积流凌的现象。②壶口瀑布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也开始凝结一排排美丽壮观的冰挂,晶莹剔透,造型各异,与瀑布中飞舞的彩虹交相辉映,为冬日的壶口瀑布平添了几分秀色。③许多游客听着瀑布欢呼呐喊,轰鸣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
(1)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
8.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 , 。
9.某校八年级(1)班要开展一次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2)如果你是该班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开场白,要求文明、得体,富有启发性。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置三个栏目。
①
②
③
10.阅读《壶口瀑布》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 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③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 驰 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1) 第③段写了关于壶口瀑布哪两方面的内容?
(2)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3) 第③段中加点的“驰骋”一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11.壶口听瀑
杨绍碧
真是先声夺人。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嗡嗡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滚动……我知道,那便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近了,那声音一阵紧似一阵地灌进两耳,我顿时精神也来了,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我急不可耐地踏着沙滩、河床,奔向壶口。啊,那一刹那,我被震惊了,我的大脑仿佛凝固了: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母亲河啊!
眺望壶口。那奔流不息的河水挟带着巨浪滚滚而来,突然坠入落差数十米的壶口峡谷,响声如雷,有如万马奔腾,吼声动地。水蒸气不断地升腾,酷似夜间的浓雾,又酷似半透明的轻纱,令人如同置身于神话世界,不禁如痴如醉。
近了,更近了。迎面扑来一层水汽,如烟,如雾,空中似乎飘着蒙蒙细雨,把我的头发濡湿了,睫毛上也挂上了晶莹的小水珠。我仰望瀑布,惊讶极了,这是一道美丽的金色瀑布,湍急的水流倾泻而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真像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这就是著名的“水底冒烟”的景观了吧?
浑浊的水从北到南翻滚而下,到达壶口,雷霆万钧的声音响彻山谷,腾飞的黄浪舞动壶口,飞溅的雨雾弥漫壶腰,翻江倒海的浪涛张开血盆大口肆意穿插壶底。原来,那沉雷般的响声,就是从那黄烟飞腾、雾气弥漫的地方传出来的。
站在壶口的边沿,只见奔腾的河水倾泻而下,像千万匹脱缰野马,脚下的大地在振动,耳边则是雷声轰鸣。我的双耳只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鸣: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我和黄河都一起在颤抖。黄河水气势磅礴地奔腾向前,激起一团团的黄雾砸向空中,好像无数的战马,嘶鸣、狂跳,掀起滚滚而来的黄尘;更像蛰伏腾飞的黄龙,激昂地怒吼、摇动,卷起遮天蔽日的黄云……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撼天惊雷,火车出站,航班起飞,放炮开山……这些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的声音。大抵是因为刚下过大雨,防止大水来袭的缘故吧,去壶口近前的拱形桥被封了,我们只能在远处的河滩上观看。放眼望去,两岸青山如黛,从远山的中间,滔滔河水闪着亮光如奔腾的野马漫过来,刹那间纵身跌入谷底,溅起二三十米高的烟雾。正是这条壶口瀑布,硬生生划出了陕西和山西两省。
迎着潮乎乎的河道风,极目远眺,只见滔滔巨流,奔腾怒啸,从北向南涌来。远看瀑布,只见一道巨大的水帘悬挂在天地之间,那一泻千里的水柱真像千万匹战马奔腾而来,那声音震耳欲聋。这情景,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好壮观的景象呀!
我没见过庐山瀑布,但在书中感受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清雅;而在这里,我却感受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巨大的水柱会形成磁石般的吸力,将你身体的力量放大了,吸过去,会产生一种奋身其中的从未有过的勇气和快感。巨大的轰鸣掩过了人语,就算你拼尽全力地高喊也只能是感觉自己的渺小。
只有站在壶口,面对瀑布,目睹巨浪翻滚,耳闻涛声震天,才能真正领略到黄河在奔腾、怒吼和咆哮的浩大气势,在返璞归真之感中产生人与自然的遐想和战胜一切的勇气和力量,增添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是儿时都会唱的歌。壶口瀑布已经不是单纯的让人欣赏的风景,它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儿找到某些寄托、某些冲击和鼓舞,这就是黄河内涵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感受壶口的时间是短暂的,一年之后我的脑海里还不停地回响着黄河的涛声。一看到水,一提起黄河,那瀑布还是在我的脑海回荡着它的波澜起伏。回想着它的粗犷、雄浑、豪迈、壮丽与浩渺,灵魂好像就被干干净净地冲刷、淘洗。
(有删改)
(1) 作者写在壶口听瀑、观瀑,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2) 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体会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
(1)我急不可耐地踏着沙滩、河床,奔向壶口。啊,那一刹那,我被震惊了,我的大脑仿佛凝固了。
( 2)远看瀑布,只见一道巨大的水帘悬挂在天地之间,那一泻千里的水柱真像千万匹战马奔腾而来,那声音震耳欲聋。
(3) 文章大量篇幅写作者观看黄河瀑布的雄伟,但题目却用“壶口听瀑”是不是欠妥?请谈谈你的理解。
(4) 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阅读全文,结合下面的歌词,请你说说壶口听瀑后作者的内心感受。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2.请你从下面三个事物中,任选一个,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梅花 溪流 礁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
【解答】
A项,应为: 出轧(zhá)。
B项,应为:刹那(chà)。
C项,应为:汩汩(gǔ)。
D项,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
ABC.全部正确;
D.书写有误,“振耳欲聋”的“振”应为“震”。
故选D。
3.【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等。做题时先要分析成语本身的意思,注意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根据语境判断。
【解答】
A.怒不可遏: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使用正确。
B.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使用有误。
C.荡漾:意思是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使用正确。
D.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使用正确。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充当定语,C项充当补语。
5.【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概括短文主要观点的能力。作者的观点其实就是这段短文的中心句,位置有两处:开头、结尾。观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
【解答】
从“一言以蔽之”可看出,观点可从“当心灵发生寂寞感的时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你的天赋才华会因寂寞的冶炼而升华一个境界”中概括。
故选D。
6.【答案】B
7.【答案】(1)将“开始”改为“出现”,或把“的现象”去掉
(2)应在“瀑布”的后面加“的声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第①句属于句式杂糅,应将“开始”改为“出现”,或把“的现象”去掉。第③句属于成分残缺,应在“瀑布”的后面加“的声音”。
8.【答案】我喜欢纵观广阔无垠的大海 因为它使我的心宽广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语句仿写能力。一般说来,做仿写题的方法是: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这里注意仿写的句式为“我喜欢…(动词)…(形容词)的…,因为它使我的心…”,注意要构成排比。可以选取大海、沙漠、星辰等等,展开想象即可。
9.【答案】(1)示例:不让母亲河流泪。拯救黄河,从我做起。
(2)示例:同学们,黄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去捡拾那些沉淀着文明印记的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吧!
(3)①收集有关黄河的成语 ②讲述有关黄河的故事 ③背诵描写黄河的诗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创作公益广告的能力。公益广告是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得一种广告形式,应具有鼓动性、警示性和号召力。此题要围绕活动的主题设计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示例:不让母亲河流泪。拯救黄河,从我做起。
(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开场白的能力。拟写开场白,首先要注意称谓,同时要紧扣主题。此题要谈出对本次活动的认识和希望,语言要求文明、得体,富有启发性。示例:示例:同学们,黄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去捡拾那些沉淀着文明印记的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吧!
(3)本题考查学生设置活动栏目的能力。拟写的栏目要有特色,同时要紧扣活动主题。示例:①收集有关黄河的成语,②讲述有关黄河的故事;③背诵描写黄河的诗歌。
10.【答案】【小题1】(1)一是壶口瀑布得名的原因,一是上游的水势。
(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写出了壶口瀑布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景象,突出黄河令人震撼的气势,为后文具体描写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做铺垫和渲染。
(3)好。“驰骋一词呼应前文“其势如千军万马”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气势。
【小题2】
【小题3】
11.【答案】【小题1】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标志性词语有:近了;近了,更近了;站在壶口的边沿。
【小题2】
(1)表现“我”期望看到瀑布的心情很迫切。
(2)形象地写出瀑布落差之大、水流之急。
【小题3】文章虽然很多篇幅写到观看瀑布,但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还是通过写壶口瀑布的奔腾、怒吼和咆哮来展示其雄浑的气势,表现壶口瀑布给自己心灵的震撼,因而用“壶口听瀑”为标题是妥当的。
【小题4】“站在壶口的边沿,只见奔腾的河水倾泻而下,像千万匹脱缰野马,脚下的大地在振动,耳边则是雷声轰鸣。我的双耳只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鸣: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我和黄河都一起在颤抖。”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比喻成“千万匹脱缰野马”,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雄浑的气势,“颤抖”表明看到这种景象对“我”心灵的震撼。
【小题5】壶口瀑布已经不是单纯的让人欣赏的风景,它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可以让人从中感受一种勇气、力量,感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这种不屈的精神使人们的心灵得到震撼与启迪。
【解析】1. 本题考查文章写景的顺序,这也是学习写景文章最重要的地方。阅读文章,抓住关键词,可以厘清文章思路,从而得出答案。
4.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的语言。作答时,需要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如善于使用比喻、对比、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注意不可泛泛而谈,要从文中选取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
5. 根据倒数第二段中“壶口瀑布已经不是单纯的让人欣赏的风景,它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和《保卫黄河》的歌词进行分析即可。
12.
【解析】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作时,可以先写所观察的事物的特点,然后由事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精神品质,再用画龙点睛的寥寥数语由物及人,赞美具有相似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