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能进一步加深对酸、碱化学性质的认识,并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能从微观角度认识一些反应发生的微观本质,能初步形成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能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 4、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 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实验设计思路。 教学难点: 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实验用品:白色点滴板、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镊子、量筒、火柴。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情景引课】 我们在生活中和实验课的学习中,我们可能会了解到这样的一些知识,用来烧水的铝壶时间长了里面会有水垢,可用食醋浸泡一段时间将水垢除去;我们喜欢吃的皮蛋有涩味,食用时可以用食醋去除涩味,吃起来味道更美;我们在上实验课的时候,最后产生的废液都必须集中在废液缸里,由实验室老师集中处理后方可排放,这些做法的原理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活动的方法探究其原理。 【认定目标】 (教师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交流探究】 我们今天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还需要大家在实验前进一步明确我们实验的一些基本要求,希望大家能根据老师的温馨提示,实现安全实验的要求: 1、要严格按照实验报告单内容进行实验,若要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需要先征得老师的同意。 2、在独立实验的基础上,要积极主动将自己的实成果与他人交流分享。 3、一定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尤其是酸和碱有腐蚀性,实验时更要注意安全,在确保实验安全的基础上,完成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4、在预习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动手实验,实验中能充分感受对比实验在研究问题中的实际运用,能认真观察和记录好实验现象,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我们今天实验活动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如下(请同学们看屏幕)。 学生活动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在两个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向一白色点滴板上的酸碱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白色点滴板上的酸碱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教师要特别强调胶头滴管的使用,即先排空再吸液;滴液时,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滴加;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用完后立即清洗,滴瓶的滴管除外;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或与器壁接触)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步骤1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蓝色;步骤2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红色。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指示剂可以判定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活动二: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取两枚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只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枚铁钉。(教师要特别提醒:铁钉如何放入试管中;铁钉如何取出、洗净)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归纳实验结论:稀盐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而且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和稀盐酸也发生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讨论:金属除锈能不能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中? 学生活动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出现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步骤2中蓝色沉淀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归纳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铜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铜又可以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问题讨论:上述步骤2中蓝色沉淀消失,说明了什么?能不能认定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学生活动四: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教师提醒滴加稀盐酸一定要慢,同时要边加边振荡;蒸干的操作步骤是什么,蒸发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步骤3中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 归纳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可以发生反应,但反应发生时没有明显现象。 问题讨论: 1、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留在玻璃片上的可能是什么物质?能说一说你的依据吗? 2、该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学生活动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而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再各加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观察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液体;步骤2中白色浑浊液体变为红色;步骤3中试管中仍然是红色浑浊液体;步骤4中红色浑浊液体变为无色澄清的溶液。 归纳实验结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非常小,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 问题讨论: 1、为什么用盐酸可以除铁锈?工人师傅在用盐酸除铁锈时特别注意除锈时间不宜过长,为什么? 2、在实验活动的步骤4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中,酚酞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在滴加稀盐酸时要慢慢加入,并且在滴加时还要不断振荡试管? 3、通过完成本次的实验活动,你能说说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吗? 【梳理小结】谈谈今天通过实验活动,你对酸、碱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新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感悟?并结合学习任务单的评价量表对自己作出评价 【达标测评】 1.小于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了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 )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 2. 请你从所给药品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两种方法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硫酸有剩余。请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所给药品: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盐酸、铁粉、铜粉、碳酸钠粉末、氯化钠固体、氧化铜粉末。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方法1方法2
【作业布置】 1. 请你利用今天的实验所得,看看在家里利用厨房用品和生活用品,你能设计完成哪些实验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试一试。 2.结合你的生活常识,谈谈酸碱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其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