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3九上·浦北期末)以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和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的地理环境是( )
A.大河流域 B.雪域高原 C.大海海域 D.大山山脉
【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和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的地理环境是大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都产生文明古国,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雪域高原,雪域高原没有产生早期文明,不符合题意;
C.大海海域,大海海域产生了海洋文明,不符合题意;
D.大山山脉,大山山脉没有产生四大文明古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地理环境”,拿它来分析备选项,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2.(2023九上·浦北期末)城市雕塑是一座城的名片,它可以反映一座城的历史与文化。下图与一座城的起源有关。这座城是( )
A.雅典 B.帕特农 C.罗马 D.斯巴达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城的象征雕塑显示的是罗马城的起源,传说罗马就是母狼喂养的双胞胎建立起来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
A.雅典,雅典属于希腊,没有罗马城的雕塑,不符合题意;
B.巴特农,巴特农属于希腊,与罗马城无关,不符合题意;
D.斯巴达,斯巴达是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城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雕塑,特别是图片下的文字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3.(2023九上·浦北期末)11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纽带是( )
A.领主的剥削 B.土地的租用 C.贵族的联姻 D.土地的封赐
【答案】D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 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 西欧封建制度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故选项D符合题意;
A.领主的剥削,庄园是领主剥削佃户,不符合题意;
B.土地的租用,西欧封建制度不存在土地租用,不符合题意;
C.贵族的联姻,西欧封建制度不是依靠贵族联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理解识记西欧封建制度的纽带,不要死记硬背。
4.(2023九上·浦北期末)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的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哈姆雷特》 D.《医学集成》
【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 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故选项B符合题意;
A.《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
C.《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不符合题意;
D.《医学集成》,《医学集成》是阿拉伯医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5.(2023九上·浦北期末)在经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西欧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这道“曙光”最早出现在( )
A.西班牙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西欧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这道“曙光”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西班牙,西班牙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不符合题意;
B.法国,法国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地,不符合题意;
D.英国,英国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6.(2023九上·浦北期末)下图所反映的事件(贩卖黑人奴隶)的严重后果是( )
A.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人口 B.阻碍了美洲的开发
C.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显示的是贩卖黑人奴隶为主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使得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人口,造成了非洲的贫穷落后,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阻碍了美洲的开发 ,三角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不符合题意;
C.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不符合题意;
D.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与三角贸易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三角贸易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是严重后果即消极影响回答。
7.(2023九上·浦北期末)人权既是各国人类长期以来的共同追求,也是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就18世纪70年代的美国而言,在摆脱殖民统治和争取人权等方面具有进步意义的文献是( )
A.《社会保障法》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答案】D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社会保障法》,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B.《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C.《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发表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国家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8.(2023九上·浦北期末)“对人性的认识和对人权的主张,席卷了整个18世纪的欧洲”。这场启蒙运动最终演变成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包括( )
A.二月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十月革命 D.十字军远征
【答案】B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故选项B符合题意;
A.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不符合题意;
C.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不符合题意;
D.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发生在欧洲中世纪后期,还没有出现启蒙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就是要求理解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9.(2023九上·浦北期末)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1750年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智能时代的到来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信息时代的到来 D.议会制度的确立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从1750年开始,到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765年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业革命的进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这才使得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故选项B符合题意;
A.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时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符合题意;
C.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时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符合题意;
D.议会制度的确立,议会制度的确立跟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没有太大的关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数据的变化,再结合其中的时间,分析这一时间段内英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来回答,注意要理解。
10.(2023九上·浦北期末)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虽然是在沙皇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材料中所说的改革( )
A.极大维护了农奴的利益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彻底消除农奴制的残余
D.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答案】D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 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极大维护了农奴的利益,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得农奴获得了自由,但是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符合题意;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不符合题意;
C. 彻底消除农奴制的残余 ,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识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
11.(2023九上·浦北期末)下边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工业化造成了环境污染 B.工业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C.工业化激发了社会矛盾 D.工业化导致文化水平下降
【答案】A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得河水变得污浊不堪,漫画显示的就是工业化造成了环境污染,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工业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题干中没有显示城市化进程,不符合题意;
C. 工业化激发了社会矛盾 ,题干中没有显示社会矛盾,不符合题意;
D. 工业化导致文化水平下降 ,题干中没有显示文化水平下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包括图片和图片下的文字提示,看懂图片含义在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2.(2023九上·浦北期末)下列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瓦尔密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两国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莫斯科保卫战 , 莫斯科保卫战是在二战中苏德之间,不符合题意;
B. 瓦尔密战役 ,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不符合题意;
D.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发生在二战期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准确记忆,比较简单。
13.(2023九上·浦北期末)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这就是(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巴黎和会
【答案】D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这就是巴黎和会,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在1921年到1922年的华盛顿,不符合题意;
B.开罗会议,开罗会议是在二战中的1943年,不符合题意;
C.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是在1945年的苏联雅尔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14.(2023九上·浦北期末)世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共受理了成员间600多宗贸易争端,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致力于维护全球贸易环境 B.彻底消除贸易争端
C.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D.极力遏制极权政治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世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共受理了成员间600多宗贸易争端,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维护全球贸易环境,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彻底消除贸易争端 ,世界贸易组织不可能彻底消除贸易争端,不符合题意;
C. 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组织,与多极化无关,不符合题意;
D. 极力遏制极权政治 ,题干中没有提及遏制极权政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5.(2023九上·浦北期末)20世纪90年代以来,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使人们的活动超越了很多时空限制。这主要基于( )
A.妇女地位提高 B.交通工具革新
C.人口过快增长 D.互联网的普及
【答案】D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使人们的活动超越了很多时空限制。这主要基于互联网的普及,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妇女地位提高 , 妇女地位提高与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无关,不符合题意;
B. 交通工具革新 , 交通工具革新与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无关,不符合题意;
C. 人口过快增长 , 人口过快增长与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
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2023九上·浦北期末)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通过这场战争(1775至1783年)赢得了民族独立。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并制定了美国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材料二 ①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②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根据材料一,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性质。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中的①和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二,简述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简述“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
【答案】(1)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或独立战争。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或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事例:允许奴隶制存在或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实行各族歧视。
(2)①:1929。
②:国家干预。
影响: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罗斯福新政;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美国通过这场战争(1775至1783年)赢得了民族独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美国独立战争;依据材料一信息“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可以看出,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或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允许奴隶制存在或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实行各族歧视;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 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依据材料二信息“ 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依据材料三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可以看出,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有: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经济的发展 ;
故答案为:(1) 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或独立战争。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或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事例:允许奴隶制存在或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实行各族歧视。
(2) ①:1929。
②:国家干预。
影响: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经济的发展。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最后一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
(3)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
17.(2023九上·浦北期末)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至1918年)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穷兵黩武的轴心国的侵略行为的结果。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摘编自《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至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1月,《①》的签署,标志着②的正式形成,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1943年2月,苏联军民取得胜利的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列强发动世界大战的主要目的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三中的①、②和③处填入对应的文献名称、组织名称和战役名称。根据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哪些特点?
【答案】(1)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原因:轴心国的侵略行径,英法对侵略行径没有作出果断回应(纵容侵略),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3)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反法西斯同盟。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
特点:规模空前(规模大)和时间长。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至1918年)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可以看出, 西方列强发动世界大战的主要目的是: 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2)依据材料二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穷兵黩武的轴心国的侵略行为的结果。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可以看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轴心国的侵略行径,英法对侵略行径没有作出果断回应(纵容侵略),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至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1943年2月,苏联军民取得胜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是: 规模空前(规模大)和时间长 ;
故答案为:(1)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 原因:轴心国的侵略行径,英法对侵略行径没有作出果断回应(纵容侵略),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3) 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反法西斯同盟。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
特点:规模空前(规模大)和时间长
【点评】(1)(2)属于同一类型,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8.(2023九上·浦北期末)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请同学们围绕“两次工业革命”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参与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任务一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初步感知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____改进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也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务二 知识梳理】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①__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②____时代”。③____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它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任务三 观点论证】某同学分享了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的两则笔记。
材料三
笔记一 笔记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促使了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引发了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工业化时代来临。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准备了条件。
(1)请在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填上对应的人物。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中的①、②和③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3)请根据材料三的两则笔记,围绕“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提炼一个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列一项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答案】(1)人物:瓦特。
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①:电力或电。
②:电气。
③:内燃机。
(3)观点: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史实: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或内燃机的发明。
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结合材料一信息“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也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②_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它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3)依据材料三信息,进行提炼观点回答,如: 观点: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史实: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或内燃机的发明。
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故答案为:(1) 人物:瓦特。
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 ①:电力或电。
②:电气。
③:内燃机
(3) 观点: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史实: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或内燃机的发明。
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需要学生依据材料回答,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即可,答案就在材料中;
(2)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围绕所给的题目提炼出观点,再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注意做到观点正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列一项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
1 / 1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3九上·浦北期末)以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和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的地理环境是( )
A.大河流域 B.雪域高原 C.大海海域 D.大山山脉
2.(2023九上·浦北期末)城市雕塑是一座城的名片,它可以反映一座城的历史与文化。下图与一座城的起源有关。这座城是( )
A.雅典 B.帕特农 C.罗马 D.斯巴达
3.(2023九上·浦北期末)11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纽带是( )
A.领主的剥削 B.土地的租用 C.贵族的联姻 D.土地的封赐
4.(2023九上·浦北期末)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的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哈姆雷特》 D.《医学集成》
5.(2023九上·浦北期末)在经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西欧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这道“曙光”最早出现在( )
A.西班牙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6.(2023九上·浦北期末)下图所反映的事件(贩卖黑人奴隶)的严重后果是( )
A.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人口 B.阻碍了美洲的开发
C.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7.(2023九上·浦北期末)人权既是各国人类长期以来的共同追求,也是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就18世纪70年代的美国而言,在摆脱殖民统治和争取人权等方面具有进步意义的文献是( )
A.《社会保障法》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8.(2023九上·浦北期末)“对人性的认识和对人权的主张,席卷了整个18世纪的欧洲”。这场启蒙运动最终演变成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包括( )
A.二月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十月革命 D.十字军远征
9.(2023九上·浦北期末)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1750年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智能时代的到来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信息时代的到来 D.议会制度的确立
10.(2023九上·浦北期末)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虽然是在沙皇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材料中所说的改革( )
A.极大维护了农奴的利益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彻底消除农奴制的残余
D.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1.(2023九上·浦北期末)下边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工业化造成了环境污染 B.工业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C.工业化激发了社会矛盾 D.工业化导致文化水平下降
12.(2023九上·浦北期末)下列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瓦尔密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3.(2023九上·浦北期末)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这就是(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巴黎和会
14.(2023九上·浦北期末)世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共受理了成员间600多宗贸易争端,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致力于维护全球贸易环境 B.彻底消除贸易争端
C.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D.极力遏制极权政治
15.(2023九上·浦北期末)20世纪90年代以来,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使人们的活动超越了很多时空限制。这主要基于( )
A.妇女地位提高 B.交通工具革新
C.人口过快增长 D.互联网的普及
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2023九上·浦北期末)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通过这场战争(1775至1783年)赢得了民族独立。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并制定了美国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材料二 ①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②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根据材料一,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性质。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中的①和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二,简述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简述“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
17.(2023九上·浦北期末)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至1918年)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穷兵黩武的轴心国的侵略行为的结果。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摘编自《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至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1月,《①》的签署,标志着②的正式形成,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1943年2月,苏联军民取得胜利的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列强发动世界大战的主要目的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三中的①、②和③处填入对应的文献名称、组织名称和战役名称。根据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哪些特点?
18.(2023九上·浦北期末)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请同学们围绕“两次工业革命”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参与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任务一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初步感知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____改进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也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务二 知识梳理】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①__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②____时代”。③____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它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任务三 观点论证】某同学分享了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的两则笔记。
材料三
笔记一 笔记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促使了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引发了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工业化时代来临。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准备了条件。
(1)请在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填上对应的人物。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中的①、②和③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3)请根据材料三的两则笔记,围绕“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提炼一个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列一项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和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的地理环境是大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都产生文明古国,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雪域高原,雪域高原没有产生早期文明,不符合题意;
C.大海海域,大海海域产生了海洋文明,不符合题意;
D.大山山脉,大山山脉没有产生四大文明古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地理环境”,拿它来分析备选项,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2.【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城的象征雕塑显示的是罗马城的起源,传说罗马就是母狼喂养的双胞胎建立起来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
A.雅典,雅典属于希腊,没有罗马城的雕塑,不符合题意;
B.巴特农,巴特农属于希腊,与罗马城无关,不符合题意;
D.斯巴达,斯巴达是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城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雕塑,特别是图片下的文字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3.【答案】D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 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 西欧封建制度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故选项D符合题意;
A.领主的剥削,庄园是领主剥削佃户,不符合题意;
B.土地的租用,西欧封建制度不存在土地租用,不符合题意;
C.贵族的联姻,西欧封建制度不是依靠贵族联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理解识记西欧封建制度的纽带,不要死记硬背。
4.【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 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故选项B符合题意;
A.《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
C.《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不符合题意;
D.《医学集成》,《医学集成》是阿拉伯医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5.【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西欧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这道“曙光”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西班牙,西班牙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不符合题意;
B.法国,法国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地,不符合题意;
D.英国,英国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6.【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显示的是贩卖黑人奴隶为主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使得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人口,造成了非洲的贫穷落后,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阻碍了美洲的开发 ,三角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不符合题意;
C.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不符合题意;
D.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与三角贸易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三角贸易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是严重后果即消极影响回答。
7.【答案】D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社会保障法》,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B.《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C.《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发表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国家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8.【答案】B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故选项B符合题意;
A.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不符合题意;
C.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不符合题意;
D.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发生在欧洲中世纪后期,还没有出现启蒙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就是要求理解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9.【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从1750年开始,到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765年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业革命的进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这才使得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故选项B符合题意;
A.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时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符合题意;
C.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时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符合题意;
D.议会制度的确立,议会制度的确立跟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没有太大的关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数据的变化,再结合其中的时间,分析这一时间段内英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来回答,注意要理解。
10.【答案】D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 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极大维护了农奴的利益,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得农奴获得了自由,但是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符合题意;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不符合题意;
C. 彻底消除农奴制的残余 ,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识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
11.【答案】A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得河水变得污浊不堪,漫画显示的就是工业化造成了环境污染,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工业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题干中没有显示城市化进程,不符合题意;
C. 工业化激发了社会矛盾 ,题干中没有显示社会矛盾,不符合题意;
D. 工业化导致文化水平下降 ,题干中没有显示文化水平下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包括图片和图片下的文字提示,看懂图片含义在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2.【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两国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莫斯科保卫战 , 莫斯科保卫战是在二战中苏德之间,不符合题意;
B. 瓦尔密战役 ,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不符合题意;
D.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发生在二战期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准确记忆,比较简单。
13.【答案】D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这就是巴黎和会,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在1921年到1922年的华盛顿,不符合题意;
B.开罗会议,开罗会议是在二战中的1943年,不符合题意;
C.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是在1945年的苏联雅尔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14.【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世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共受理了成员间600多宗贸易争端,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维护全球贸易环境,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彻底消除贸易争端 ,世界贸易组织不可能彻底消除贸易争端,不符合题意;
C. 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组织,与多极化无关,不符合题意;
D. 极力遏制极权政治 ,题干中没有提及遏制极权政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5.【答案】D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使人们的活动超越了很多时空限制。这主要基于互联网的普及,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妇女地位提高 , 妇女地位提高与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无关,不符合题意;
B. 交通工具革新 , 交通工具革新与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无关,不符合题意;
C. 人口过快增长 , 人口过快增长与扫码支付和收发电子邮件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
16.【答案】(1)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或独立战争。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或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事例:允许奴隶制存在或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实行各族歧视。
(2)①:1929。
②:国家干预。
影响: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罗斯福新政;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美国通过这场战争(1775至1783年)赢得了民族独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美国独立战争;依据材料一信息“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可以看出,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或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允许奴隶制存在或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实行各族歧视;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 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依据材料二信息“ 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依据材料三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可以看出,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有: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经济的发展 ;
故答案为:(1) 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或独立战争。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或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事例:允许奴隶制存在或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实行各族歧视。
(2) ①:1929。
②:国家干预。
影响: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经济的发展。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最后一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
(3)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
17.【答案】(1)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原因:轴心国的侵略行径,英法对侵略行径没有作出果断回应(纵容侵略),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3)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反法西斯同盟。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
特点:规模空前(规模大)和时间长。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至1918年)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可以看出, 西方列强发动世界大战的主要目的是: 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2)依据材料二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穷兵黩武的轴心国的侵略行为的结果。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可以看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轴心国的侵略行径,英法对侵略行径没有作出果断回应(纵容侵略),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至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1943年2月,苏联军民取得胜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是: 规模空前(规模大)和时间长 ;
故答案为:(1)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 原因:轴心国的侵略行径,英法对侵略行径没有作出果断回应(纵容侵略),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3) 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反法西斯同盟。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
特点:规模空前(规模大)和时间长
【点评】(1)(2)属于同一类型,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8.【答案】(1)人物:瓦特。
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①:电力或电。
②:电气。
③:内燃机。
(3)观点: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史实: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或内燃机的发明。
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结合材料一信息“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也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②_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它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3)依据材料三信息,进行提炼观点回答,如: 观点: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史实: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或内燃机的发明。
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故答案为:(1) 人物:瓦特。
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 ①:电力或电。
②:电气。
③:内燃机
(3) 观点: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史实: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或内燃机的发明。
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需要学生依据材料回答,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即可,答案就在材料中;
(2)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围绕所给的题目提炼出观点,再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注意做到观点正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列一项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