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开阔学生视野,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
2、通过中外爵士乐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体验爵士乐的风格特征,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
3、激发学生联系爵士乐的兴趣,为进一步欣赏和表演打下基础。
2新设计3学情分析4重点难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爵士音乐的音乐风格特征及对爵士乐中节奏的练习。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
教学过程:
一、听辨导入
欣赏歌曲然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它属于哪种音乐元素?
a、乡村音乐b、爵士乐c、古典音乐
同学们在画面中看到哪些乐器?
爵士乐队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组:1、节奏组2、旋律组
节奏组主要乐器有:钢琴、低音提琴、贝司、鼓
旋律组:小号、长号、单簧管、萨克斯
其中打击乐器在爵士乐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活动2【讲授】2
二、新课
(一)教师简单介绍爵士乐的起源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的黑人舞蹈音乐,源自美国的黑人歌曲和“拉格泰姆”。后来传入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爵士乐本是美国黑人创造的,是美国黑人情感的渲泻与流露,表达的是劳动人民的心声。
爵士乐是一种即兴演奏形态,演奏者常是根据某种规定的和声骨架和节奏,将所奏的旋律进行即兴变奏,演奏者往往就是曲作家。节奏离奇而多变幻,多用连续切分,令人迷惘,富于刺激性。
(二)聆听《南部之子》
1、提问:整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怎样?速度欢快、表达了演奏者愉悦的心情
2、乐曲开始和结尾部分是以什么乐器演奏为主的?小号
歌词大意:在南部尤为青年人,他英俊潇洒,平时穿着打扮犹如国王一般,是当地女性崇拜的偶像。这位青年人热爱音乐,把音乐视为生命。人们都称他为“南部之子”。
3、教师总结:这是由爵士乐之父,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乐,他是著名的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
简单介绍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1901-1971),别名,书包嘴大叔。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出身新奥尔良市的贫民区,很小他父亲就抛弃家庭,不知所终,但困窘的生活并不影响少年阿姆斯特朗对音乐的追求,他在社会最底层长大,还曾经进过少年感化院,所幸他在感化院学会了吹短号(cornet),开始接触音乐,没几年的时间,18岁的阿姆斯特朗,已经是新奥尔良知名的演奏者了,成为当时最红的娃娃欧瑞KidOry乐团的短号手,1922年,加入奥立佛国王JoeKingOliver乐团,在前辈奥立佛的指导调教之下,阿姆斯特朗进步神速,逐渐建立起他作为一位伟大独奏者的地位。早在20年代,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就已是一位知名的小号手,不过更引人注意的是他那低沉浑厚的歌声。
(三)聆听《不知为何》
1、提问: 前奏部分以哪两种乐器伴奏为主?大提琴和钢琴
整首歌的音乐情绪怎样? 忧伤
教师总结:乐曲在以钢琴和大提琴为主的爵士乐队伴奏下,歌声徐缓缠绵,曲调松弛、怡然,略带忧伤。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民谣的清新韵律。
简单介绍诺拉 琼斯 , 197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她父亲是是西塔尔琴演奏家拉维,香卡。她有着英裔美国人及印度裔孟加拉人的血统。是21世纪最畅销的女爵士歌手。号称“爵士公主”。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乐、流行音乐、乡村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
三、爵士乐在中国
爵士乐在中国的影响由来以久,这种由美国黑人贫民创造的民间音乐,在征服了白人之后,舶来了东方。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老百汇舞厅”“和平饭店”等,其音乐演奏形式与歌曲创作都表现出国人对爵士乐的吸收和借鉴。
欣赏《夜上海》
由于历史的原因,爵士乐在很长的时间内,与颓废甚至反动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成了靡靡之音和腐朽生活的背景音乐。
中国爵士乐现状
步入改革开放的中国,爵士乐已经逐渐走进人民的生活,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因此,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渠道收集到许多有关爵士乐的资料。
爵士乐的艺术价值 ⑴、爵士交响乐的产生——《蓝色狂想曲》
最大的价值在于:把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活动3【练习】3
鼓节奏
活动4【测试】4
四、总结
爵士乐的主要音乐特点
1、第三级和第七级音经常是降低一些(平时讲是降半音,实际上不到半音),有时第五级音也降半音。这些降音还常辅以滑音和颤音,因而更加强了歌曲忧郁、悲伤的色彩。“布鲁斯音阶”
2、旋律中多用切分节奏和三连音,形成轻重音和倒。
3、节奏多为双拍,通常为4/4,也有部分为2/4。
4、从歌词,曲调结构上讲,布鲁斯多采用对称的,带音韵的两行词。
5、和弦常用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和声听起来很和谐,而且朴素。
回顾知识点:爵士乐起源、爵士乐之父、爵士乐公主、爵士乐队的乐器种类
活动5【活动】5
欣赏视频《碟中谍》,当交响乐碰上爵士乐。结束本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