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 配套教学设计(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 配套教学设计(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6:06:4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2教学目标
一、聆听《忆秦娥·娄山关》、《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诸,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二、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载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三、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3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新中国的歌了解不太多,针对他们喜欢和了解的歌曲入手。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忆秦娥·娄山关》和《我和我的祖国》。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诸。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祖国颂歌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开国大典视频,引出开国领袖毛泽东,请大家说说自己观看这段视频后的感受。
师:中共领导人民军队万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人民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看到这段视频我们应该感到万分的自豪,我们伟大的祖国不再受外强的压迫,真正做起了自己的主人。今天我们就用音乐来赞颂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都知道刚刚视频当中的人物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那么同学们都知道毛主席写过哪些诗词呢?
学生回答:《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等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一首《忆秦娥·娄山关》
二、鉴赏作品
(一)、欣赏《忆秦娥娄山关》(3分31秒)
1、作品简介及分析
娄山关又名天平关,位于遵义市北的娄山上。娄山横亘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其地势险峻,为黔北门户,周围千峰万壑,层峦叠嶂,是黔北著名的古战场之一。主峰海拔1576米,古称天险,“北拒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作于1935年2月。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转战贵州攻打黔军,抢占娄山关,歼敌两个师,取得长征途中的第一个打胜利。从此娄山关以著名的红军战斗遗址而名扬天下。
现在的娄山关口建有一座高近14米的大理石诗碑,上面刻着毛泽东手书的《忆秦娥·娄山关》词。
2、介绍曲作家——陆祖龙
生于1928年,江苏常熟人。1946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并参加校管弦乐队吹单簧管,同时学钢琴及作曲。1949年参加解放军南下工作团。50年代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指挥兼创作组长,总政歌舞团指挥等职。曾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创作。主要作品有合唱《祖国永远是春天》、重唱《三个战友》独唱《忆秦娥·娄山关》等。
3、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诵下这首词
生:共同朗诵
师:请同学说一下这首词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师总结:“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由上片和下片组成,上片是大军过娄山关的情景,有声有色。风吹声、雁叫声、马蹄声、嗽叭声、长空、浓霜、残月,下片是描写大军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
师: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词分为上下片,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共同聆听音乐,并思考:作曲家怎样用音乐来表现上片、下片?
生:回答
师归纳:前奏是全曲的概括,三连音的号角声,一下子把我们的听觉视野引入紧张的战斗场景中。上片是大军过娄山关的情景,有声有色。风吹声、燕叫声、马蹄声、喇叭声;长空、浓霜、残月等词,把战地紧张的气氛,红军战士英雄的气概和革命斗志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下片描写大军向娄山关进攻的情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战士踏着前进的步伐,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人民必胜的信心。接着重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多么豪迈劲健,把音乐推向全曲高潮。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8年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人民富起来了,请听《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创作于1986年。
(三)、聆听《我和我的祖国》(2分56秒)
1、介绍曲作者——秦咏诚:生于1933年,江苏菱榆人,1948年参加革命文艺工作并开始学习作曲。1952年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都,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等职。作有《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歌曲和声乐协奏曲,交响诗等作品。
2、设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的结构如何?
生:····
师归纳: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贯穿全曲,曲调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真挚的爱和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3、刚才我们欣赏了完整的歌曲,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教师教唱,学生学唱,之后跟着伴奏演唱。
师:刚才我们大家完整的聆听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国》,并且也学会课这首歌曲。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那种人民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但是这首作品在很多的时候,在不同的场面上,我们人民群众很喜欢把它拿来合唱,以表达大家共同对祖国的热爱,这似乎其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了解的一个内容------
三、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阅读课本212页,回答:什么是群众歌曲?什么是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在不同的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
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用同一曲调的反复配多段歌词的歌曲形式。其中各段歌词在字数、韵律等方面均大体相同。在民歌中尤为常见。
歌词通俗易懂,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表达人民群众集体的思想感情。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适于群众演唱。
艺术歌曲源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其特点是歌词通常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情感的体验,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强。
拓展探究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了解的知识,请回答本节课所欣赏的两首歌曲分别属于什么歌曲?通过刚才聆听的《忆秦娥·娄山关》学生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用自己的理解来有感情的重新朗诵这首词。请同学们用表演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