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及《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了解这两个歌剧选曲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2、在聆听歌剧选曲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歌剧的发展概况及新歌剧的基本特征。
2新设计3学情分析
学生对歌剧音乐接触比较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运用活动使之情境感受。由于高一学生的特殊学情,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和落实。
4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
3、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歌剧音乐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师:在你们的印象里,歌剧是什么样的 你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吗 (学生讨论)那么歌剧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首是歌剧
(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白毛女》第一段、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
师:哪一首是歌剧
生:《白毛女》。
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歌剧是以唱为主。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活动2【讲授】感知与认识
l、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二段录像片段。
师:你能看出这段录像里包含哪些艺术种类吗
生:音乐、文学、戏剧、美术……
师: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综合了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歌剧唱段,就综合形式和综合方法作进_步的了解。
2、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三段录像片段。
师:在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各类艺术是否平分秋色
生:不,音乐占主导地位。
师:在这首歌曲里,音乐中除了歌唱外,还有什么
生:器乐音乐。
师:歌剧里,声乐和器乐是否平分秋色
生:歌唱最为重要。
师:歌唱在歌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表现作品、推动戏剧发展。
师:通过聆听,你认为歌剧在演唱上具有怎样的风格。
生: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
师:这首歌曲里有没有舞蹈
生:没有。
(可见,舞蹈并不是必要的,即便有,也是一种色彩性、过度性的)
师:歌剧的舞台美术给你的印象如何
生:感觉好美、好真实……
(歌剧里的舞台装置、布景、灯光、服饰、道具等追求写实风格及历史文化依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师归纳:歌剧的综合建立在主次分明,严密有序的基础上,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设问使学生认识、了解了什么是歌剧,更了解了歌剧中歌唱的作用。这种聆听、设问的教学方式简化了歌剧复杂的概念,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认识了歌剧,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学生随录音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
师;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 (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引出:我国歌剧创作过程及特点。
教师介绍我国新歌剧发展简况。
1、创作过程:探索阶段(1919-1944)、奠基阶段(1944-1955)、深入阶段(1956-)。
2、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师:下面这首作品就是我国文艺工作者为了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胆探索,创作了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新歌剧: 《洪湖赤卫队》
1、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录像片段,了解歌剧剧情背景。
2、播放《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录音。
问题:1、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有领唱、合唱、齐唱)
师:可见,歌剧中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多,有独唱、合唱、重唱,某些段落还有接近说白的朗诵。
2、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 (浓郁的湖北地方特征)
师:音乐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
3、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样 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谈感受)
师归纳:歌曲的情绪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演唱坚定有力,表现了赤卫队员们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音乐朴素开朗、激昂坚定,将主人公韩英、刘闯革命的坚定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器乐作品的发展过程及其风格特征;通过观看、感受、演唱、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更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器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了歌曲(《这一仗打得很漂亮》的音乐情绪和歌曲表达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学生领唱合唱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了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活动3【测试】拓展与创造
欣赏:《晴朗的一天》
思考:比较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有什么不同?
1、语言不同 2、所用调式不同 3、中国歌剧讲究神韵,西方歌剧重视感情的抒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