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7 13: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核心概念:佛教文化、“西学东渐”、东亚文化圈。 2.关键问题 (1)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2)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重要概念]
1.西学东渐:是指从16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的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的历史事件。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2.东亚文化圈:严格意义上的东亚文化圈,在古代是以中国为主,包括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其主要特征包括汉字表达的种种文化模式、以儒学为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汉传佛教和律令制度。
3.新式学堂:晚清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教育领域变革的重要体现。清政府开设的新式学堂,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语言学堂,以教授外国语言、培养外交和外语人才为宗旨;二是技术学堂,以培养轮船制造、航海、电讯、医学、矿务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宗旨;三是军事学堂,以培养海军、陆军的指挥人员为宗旨。
4.大化改新:日本古代的一次政治、经济改革。645年,日本封建革新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即位,建元大化。次年起,日本仿照中国唐朝制度实行改革,确立封建土地国有制;建立中央集权制。这次改革至8世纪初完成,历时半个世纪,从此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教材史料]
1.教材第一目“云冈石窟露天大佛”解读。
思路引导:其作为实物史料,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逐渐本土化的典型例证,对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教材第一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史料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情况。
(1)曲折性:“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体现中西文化交流的艰难多变,当时部分中国人对西学的排斥态度。
(2)建设性:“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说明西学对中国传统历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变化:材料体现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的男尊女卑到提倡男女平等。
(2)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4.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汉字、儒学、社会制度之外,在饮食、风俗习惯、服饰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二目“学思之窗”:阅读上述诗句,体会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思路引导:两首诗都是外国人使用汉字创作的律诗,不仅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严格按照律诗格式要求,还在诗中使用了历史典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熟悉和理解,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深刻影响。
2.教材第二目“思考点”:中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引导:(1)经贸往来:长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促使中国的丝绸、铁器、瓷器等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2)选官制度:科举制度西传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创立等。
3.“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看法。
思路引导:(1)兼收并蓄:学习一切民族、国家的“长处”“真正好的东西”。
(2)发展创新:不能“无条件地照搬”,要独立思考判断,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创新。
4.“学习拓展”:结合所学,联系社会生活,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思路引导:(1)科技方面:青蒿素、杂交水稻等。
(2)国际关系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等。
关键问题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中国化
(1)经过。
时间 概况
两汉之际 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 时期 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时期 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时期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影响。
积极性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消极性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思维深化] 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1)长期战乱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为佛教传播提供了土壤。
(2)佛教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易于被穷苦百姓接受。
(3)佛教竭力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支持。
(4)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2.西学东渐(明末清初)
明末 (1)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2)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3)《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清初 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3.向西方学习(近代中国)
(1)地主阶级。
①林则徐和魏源等:主张学习西方,魏源进一步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派。
新式学堂 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留学教育 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
译书机构 1868年,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2)资产阶级。
维新运动 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辛亥革命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3)先进的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图解历史] 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材料一 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汲取营养,先后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强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结论] 示例
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到宋明时期,儒家学说融合佛、道理论形成理学,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外国传教士来华,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以徐光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会通中西文化,编译科学著作,促进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特别是随着启蒙思想的传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一步深入(如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等),推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指导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
总之,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汉唐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  )
A.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B.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C.推动文明间交流融合
D.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解析:C 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化吸收借鉴之后的回馈,二者体现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C项正确;A项体现外来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材料主旨强调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不符,排除;B、D两项只是体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与材料主旨强调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不符,排除。
2.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由追求“富国强兵”,到“兴民权”“开民智”,再到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这一演变(  )
A.说明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
B.得益于资产阶级的大力宣传
C.遵循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方针
D.推动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解析:A “富国强兵”“兴民权”“开民智”“再到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说明学习内容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反映出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故A项正确;“富国强兵”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与资产阶级无关,排除B项;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并非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故排除C项;D项只涉及材料中“兴民权”,且在它之后又有文化层面的更新,不符合题意,排除。
[深化拓展]
一、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
1.历史悠久,空间范围广阔: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中国,空间范围广阔。
2.被动传入、主动学习兼有:中华文化在对外发展中,既有被动的传入学习过程,也有主动的积极学习过程,二者互相交叉。
3.快速融入,积极本土化:佛教等传入中国后,快速走向本土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影响深远,推动社会转型:近代西方先进文化传入中国后,被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利用,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变革的理论工具。
二、近代“西学东渐”的影响
1.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1)学术:西学东渐将西方近代各种学术新成果带入中国,使中国传统学术受到冲击,从而吸收西方学术加以改进。到民国时期,整个西方式的学术体系架构大致成型。
(2)思想:经过西学的洗礼,对于历史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等的看法都有了巨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则被以西方标准重新估定价值(部分诸子百家思想重新获得重视,儒家思想则受到强烈批判),从而引起思想解放。
(3)政治: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议会制、新的国家概念、社会主义思想等,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社会:新的西方科技事物的涌入,逐渐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新思想改变了旧习俗,出现了废止缠足、自由婚姻等新风尚。
(5)经济: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一批地主、官僚等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还逐渐影响了中国的生产管理、商业交易等。
2.消极影响
(1)西学的传入伴随着西方殖民者野蛮侵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既践踏了中国的主权,又给当地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破坏和灾难。
(2)西方传教士来华和教堂的建立等,便利了西方的文化入侵,加剧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关键问题二: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亚洲的影响
(1)汉字外传: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
(2)儒学外传: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外传: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社会制度外传: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①朝鲜:基本模仿中国政治制度。
②日本: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③越南: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5)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对欧洲的影响
(1)四大发明。
造纸术 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
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儒学外传: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3)丝绸、瓷器等外传: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名师点拨] 儒家思想对近代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经传教士传入欧洲,得到伏尔泰等欧洲启蒙思想家的高度赞扬,他们借用儒家“仁”“仁政”“德治”和“民本”等思想,反对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 鉴真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频经炎热”,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创建的,它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方并非是在没有东方帮助的情况下自主地开拓自身的发展……如果没有更先进的东方在500年至1800年期间的帮助,西方无论如何难以率先进入现代化。
——摘编自约翰·霍布森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结论] (1)促进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促进日本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促进日本医药学的发展;增进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向往。
(2)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欧洲现代化进程。
说明: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18世纪,伏尔泰等人借助孔子思想宣传启蒙思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
(3)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外国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以上史实说明(  )
A.越南最早建立于10世纪
B.李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
C.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D.越南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解析:D 从秦汉到唐末,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李朝建立后模仿中国制度,这些都说明中国文化影响其发展,故D项正确;A、B、C三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2.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成为宗教改革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解析:C 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传入欧洲,代替了原来的书写工具,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文化从贵族、教士阶层推广到普通大众,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排除A项;宗教改革的工具在于宗教思想,并不是具体的造纸术,排除B项;造纸术与地理大发现关联不大,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发展的价值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然人文精神,为当今世界人民解决自然问题提供了智慧。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的国家交往艺术是构筑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的文化基石。中华传统友好往来文化对于解决当前世界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零和思维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目标符合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世界彼此联系日趋紧密的背景下,这些思想有利于解决各国人民共同面临的恐怖主义、新殖民主义等问题,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赋予其深沉的文化底蕴和持久的生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焕发出蓬勃的时代生命力,彰显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下图为《中华文明传真》中阐述佛教与儒家对应观念的示意图。据此可知(  )
A.佛教积极融合本土文化
B.儒学汲取佛教自我革新
C.三教交融互补趋势明显
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对应,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积极融合儒家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本土化的过程,而不是儒学汲取佛教,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儒、佛关系,与道教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本土化的情况,与儒家地位无关,排除D项。
2.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 西周三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
B.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
C.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
D.中外贸易消除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
解析:A 根据材料“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先秦到唐宋,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A项正确;“以物质交流为主”单纯从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表述绝对,排除。
3.16世纪中后期,西洋自鸣钟传入中国。康熙帝在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自鸣钟处”,从全国招募人才学习钟表制作技术,尝试着自己生产钟表。后来,“自鸣钟处”又改为“做钟处”,从此“做钟处”成为专门制造钟表的皇家作坊。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西学东渐”蔚然成风
B.钟表得到了市民阶层的追捧
C.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D.西方机器产品受到皇室青睐
解析:C 根据材料中的“西洋自鸣钟传入中国”“从全国招募人才学习钟表制作技术,尝试着自己生产钟表”可知,西方钟表制造技术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并在政府支持下尝试自主生产,促进了中国钟表制造行业的发展,故选C项;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主要是科技的传播,对中国影响有限,排除A项;“康熙帝在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自鸣钟处’”说明当时钟表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追捧,排除B项;16世纪尚未发生工业革命,西方的钟表制造依然属于手工生产,排除D项。
4.法国学者谢和耐指出:“在1600年左右,欧洲的世界观和科学基本内容仍是中世纪的。利玛窦在其中国合作者的帮助下,试图在中国传播的是天文学、几何学……托勒密的博物学……如果我们转向历史观和人文方面,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都大大落后于中国人的观念。”谢和耐意在说明(  )
A.明清传统文化的优势明显
B.中国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
C.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增强
D.西学东渐对欧洲影响深远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传教士传播的自然科学虽然在当时的欧洲是先进的,但是在历史观和人文方面,西方明显落后于中国,这说明当时明清时期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文史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A项正确;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性,而非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西学东渐的影响,排除D项。
5.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
B.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
C.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D.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
解析:D 材料体现的是明清之际中外科技的交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推荐阅读《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书籍,这表明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故D项正确。
6.19世纪末,康有为曾说:“愚而不学,无以广才,小民不学,则农、工、商贾无才。”受此影响,维新派认为人的智慧愚钝与否是后天教育决定的,故大力提倡兴办学校,为“开启民智”拓宽道路。上述主张(  )
A.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B.彻底否定了洋务派的主张
C.推动清政府取消科举制度
D.完全改变中国人思想观念
解析:A 维新派大力提倡兴办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民智的开启,进而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A项正确。
7.据下表判断(  )
朝鲜 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
利用汉字字形做音符,创朝鲜词汇
日本 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罚等
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
越南 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
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
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
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
C.中外文化双向交流
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
解析:B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华文化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生命力影响周边的国家,即其辐射力非常强大,B项正确;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民族迁徙问题,排除A项;表格内容仅体现了中国对朝鲜、日本、越南的影响,没有说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影响,所以双向交流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与“东亚一体观念”无关,排除D项。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下列史事,能论证这一结论的有(  )
①朝鲜以汉字为基础创造出谚文 ②古代越南曾移植了中国的教育体制 ③中世纪的西方推崇孔子及儒家经典 ④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C 结合所学可知,朝鲜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谚文,故①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故②正确;16—18世纪孔子和儒家经典在西方产生强烈反响,而非中世纪,故③错误;郑和下西洋由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东南亚,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9.8世纪,日本在京城建立大学寮,学生为官员子弟,人数在四百人左右,设秀才、进士等科,以《周易》《尚书》《周礼》《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作为指定教科书,学生毕业后被称为“举人”,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据此可知,日本(  )
A.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
B.以唐制为蓝本实行改革
C.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
D.采用儒家思想培养官吏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日本的大学寮是为了培养官吏,且其采用的教科书为儒家经典,据此可知,日本采用儒家思想培养官吏,故选D项;材料中虽有“举人”“进士”等名词,但这和唐代的科举制并不相同,所以“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是错误的,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B项和C项的内容,均排除。
10.新加坡前总理曾指出,政府发展经济时需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以造就有生产力的人民。这表明新加坡(  )
A.政府重视清除殖民主义的残余
B.经济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吸收西方文化以改造儒家文化
D.以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治国
解析:B 根据材料“政府发展经济时需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以造就有生产力的人民”可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故选B项;材料提到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未涉及关于殖民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未涉及西方文化,故无法得出“吸收西方文化以改造儒家文化”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是新加坡经济发展与儒家文化关系的内容,并未涉及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排除D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法国启蒙思想家没有到过中国,但通过阅读来华传教士、商人、使节的著述,以及与汉学家和中国留学生的直接交往,他们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认为,在儒家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天、道、礼或理,就是造物主。它要求人们无论修身、治国,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即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乎人类理性的哲学。正如赫德逊所言:“18 世纪的欧洲在思想上受到的压力和传统信念的崩溃,使得天主教传教士带回来的某些中国思想在欧洲具有的影响,超过了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宣传的宗教。”
——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
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明清之际,有别于拉丁字母的方块字一方面引起了西欧人的广泛兴趣,另一方面也成为西欧人学习汉语的一大挑战。在欧洲汉语人才稀缺、双方接触受到限制及汉语教材匮乏的情况下,西方学者创造了汉字记忆术、从索引学角度理解汉字、通过推测研究汉字、从部件构形认识汉字等独特方法,还编写了很多汉语教材,如《华语官话语法》《汉语札记》 《通用汉言之法》 等,由此逐步了解中国,学习和研究悠久的中华文明。与此同时,伴随西方“汉语热”的兴起,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
——摘编自严靓雯《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
所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研究》
(1)概括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指出材料一中“东学西渐”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语引起西方人广泛兴趣的原因及中华文明的西传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观点:中国文化(儒家思想)的传播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或中国文化适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反封建斗争的需要)。
主要途径:借助传教士的传教布道;通过商人的贸易活动;使者、留学生和汉学家等文化交流。
(2)原因: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巨大吸引力;新航路开辟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影响:丰富了西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促进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
[素养提升练]
1.(2023·湖南卷,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解析:D 据题干“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朝鲜两国的请赐行为,说明其视明朝为宗主国,借助这种方式获取明朝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强化政权权威,故选D项;题干与儒家学说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赐书不等于书籍外流不畅通,排除B项;朝鲜、日本请求赐书不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而是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排除C项。
2.(2016·北京卷,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解析:B 材料中主要提及中国儒家经典在西方引起轰动,但无法体现“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论语》《大学》”“多部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等信息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引起西方关注,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中国儒家经典在西方传播,但没有提及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因而无法体现中西文化交流,而且没有明确交代交流的人群仅限于传教士之间,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任何信息表明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材料中的“引起轰动”在没有进一步资料佐证的情况下不能被当作“政治革命”,故D项错误。
3.(2022·湖南卷,6)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
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
解析:C 晚清时期,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促使社会各阶层变革以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而来的西学东渐的思想潮流,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先进知识分子思考、比较中西方文化。“墨子热”就是这一时期中西思想碰撞的最好例证之一,故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墨学的复兴,故选C项;墨学复兴只是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个例,不足以说明整个中国传统科技转型,排除A项;题干的主旨在于传统科技成果是受到近代特定时代环境影响而得以复兴,故排除B项;中国古代科技是以经验为基础,排除D项。
4.(2022·全国乙卷,29)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析:D 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运动后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主张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消除”表述绝对,排除C项。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面对西学的传播和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势能,这种势能的强大使得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进入中国、改造传统变得异常艰难,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要感谢这种传统势能的强大。一是因为冲突才有了论争,一次次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让更多的中国人增强了文化甄别和选择的能力。二是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的中国文化,早已成为世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假如没有抗争,那必将使中国抛弃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陷入“全盘西化”的泥淖。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势能中自觉的成分因为西方文化的输入而被不断地放大,并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了从“自在”到“自觉”,从“自省”到“自悟”,从“盲目”到“理性”的心路历程,开始了坚持中国风格和气派的不懈探索,把西方文化(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整合,从而实现文化转型,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尹德树《文化视域下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根据材料归纳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答案:态度:肯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发扬文化的民族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创新中华文化。
评价:焕发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