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第四册 第 三 单元 课题:语文园地三 日期:
班级: 人数: 课时:3课时 执教: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复习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2.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的传统文化。 3.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4.通过“日积月累”的朗读背诵,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5.通过师生讨论、生生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运用字典这一工具,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6.掌握部首查字法,鼓励学生运用字典这一工具,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复习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五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是“识字加油站”,通过本次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8个词,并能认读9个生字。第二块内容是“字词句运用”,第一部分是同音形近字比较,根据不同偏旁猜字,再查字典查证;第二部分是先猜字,再查字典。第三块内容是“我的发现”,安排了火字旁和四点底、心字底和竖心旁、立刀和刀字旁等三组字,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特点,如:火字旁和四点底都和“火”有关,心字底和竖心旁都和“心”有关,立刀和刀字旁都和“刀”有关。第四块内容是“日积月累”,安排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形象化代表,让学生记一记,背一背。第五块内容是“我爱阅读”,安排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小柳树和小枣树》,内容浅显而贴近生活,适合和大人一起朗读,并在朗读中让学生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语文的基本素养,“语文园地三”中的几项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掌握。但部分学生在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分上,还比较薄弱,教师要注意引导。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预设
一、教学“识字加油站”,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结合词语。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3.明确目标。 说味道。说说吃这些食物有什么味道。 用上词语说。 师:读了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食物? 生1:我吃过甜津津的甘蔗。 生2 :我吃过辣乎乎的凉皮。 生3:我吃过香喷喷的炸酱面。 生4:我吃过脆生生的黄瓜。
三、字词句运用 (1)记读
(2)运用。师:
(3)拓展。 1.回顾形声字特点。
2.出示汉字。
3.填空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验证“霄、宵、削”这三个字的读音和意思。
5.师小结
6.过渡:刚才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了6个汉字,你能不能再来挑战一下呢? 出示第二部分内容。 出示“鹿”和“麝”,比比谁查得快
师:谁来说说查字典过程中的发现?
(1)猜测。
(2)查一查。 请学生读一读这些词。 生:形声字的形旁,表示字的意思,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生:猜读 元()()苹果九()云外
猜读“赔、陪、培”这几个字并尝试填空。 (1)比一比。 (2)说发现。 请学生快速查一查,看和刚才的猜测是否一样。
师:同学们真棒,说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对这些词更熟悉了。 师出示:霄 宵 削 元_____ _____苹果 九_____云外 赔 陪 培 _____土 _____伴 _____钱 师:谁来把这些词语补充完整 生:元宵 削苹果 九霄云外 培土 赔钱 师:你发现这两组字的特点了吗? 生:同音、形近字 预设:(鹿就是部首,用部首查字法时,只能查“鹿”,而“麝”查的就是鹿字部)
交流:猜一猜,剩下的字查什么部
第二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预设
一、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出示“妙、烤、烧、煎、蒸、煮”等
发现共同点。读一读。试 了解四点底。出示“蒸”的甲骨文写法,从字源字形上介绍四点底。
师小结:带“火”和“灬”的字都和“火”有关。 出示“怒、恋、感、慌、惊、怕”等汉字。
发现共同点。 出示“刺、刮、剑、分、剪、切”等字
发现共同点。
板块二日积月累
1.猜谜语。
2.说生肖。
3.说由来或故事。
师小结:十二生肖在古代用作纪年。
4.了解地支。
(1)出示十二地支。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2)介绍地支由来 5.生肖和地支相结合的缘由。 (2)讲述缘由。十二生肖是由十二种来自自然界的动物: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和猪,还有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的。古人以这十二种动物的习性来分配地支,例如:老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因此以子时(午夜十一时至次日一时)配鼠;兔在日出之时出来觅食,因此以卯(五时至七时)配兔……这和当时农业社会的生活起居作息息息相关。 试着读一读这几个字。 说意思。 读一读。试着读一读这几个字。
(2)说意思。 生:都和心有关。 读一读。试着读一读这几个字。
说意思。 生:都和刀有关。 生说故事。 背诵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 师:观察每组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带“火”和“……”的字多与“火”有关;带“心 ”和竖心旁的字多与心情有关 交流:你知道哪几个字的意思? 交流: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交流:同学们知道哪几个字的意思? 交流: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属相。你属什么?你的家人属什么? 交流:谁来说说十二生肖的由来或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
师:这十二种动物我们把它们叫做“十二生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我们来读一读。 师:十二生肖可是按特定顺序排列的,民间流传着不少与此相关的故事。传说玉皇大帝想出12种动物作为代表,他就派神仙下凡跟动物们说了这件事,又定了时间到天宫来竞选,来的越早,排的越早,最终按动物们到来的顺序,确定了十二生肖。 在汉朝,古人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为代号,方便熟记。一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 交流:谁知道十二生肖和地支相结合的缘由吗
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天干 地支
第三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预设
一、聊书导入 二、出谋划策 三、分享经验 1.提出话题。 说一说。 2.出示故事。 (相机板书)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偏旁猜读,力求把故事读正确。 分节朗读。 3.再次练读。 师:让我们再自由地练习读一遍,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整理故事 了解内容。 了解特点。 根据学生的汇报形成板书。 情感升华。 模拟场景。 师:如果让你回家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故事,你准备和谁一起? 再读思考。 师:主要从朗读的方式和对象方面进行评价。 拓展延伸。 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骆驼和羊》这个故事。 1.分享方式。 2.故事来源。 师:你们最喜欢爸爸妈妈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一起共读怎样的故事呢? 想一想。回忆最近这段时间自己与父母亲共读的故事。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个别展示说。 自由练读。 请学生分节读这个故事,相机正音 自由练读。 汇报交流。 读书画出。 再读一遍故事,画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 (1)齐读文中的语言部分。 (2)分角色朗读。 集体交流。 提出建议。 书写心愿。 (2)付诸行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小柳树和小枣树。 预设:这个故事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一件什么事?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位小伙伴,小枣树和小柳树,你想对他们分别说些什么呢? 预设1:小枣树,你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能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还很谦虚,我要和你交朋友。 预设2:小柳树,你长得很漂亮,是春天的使者,虽然一开始很得意,看不起枣树,但是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也很棒。 师: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预设:是啊,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预设:无论是小枣树、小柳树,还是其他的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现别人的缺点,不断进步。 预设:注意人物的语气和表情 预设:想一想,你最想跟谁怎么读这个故事。 预设:听了你们刚才的分享,这个故事读给家人听一定会很有趣。那你们以前和爸爸妈妈读故事,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 预设: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那你们和爸爸妈妈共读的故事都来源于哪里,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板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 绿绿的 弯弯曲曲 又细又长 光秃秃 跳舞 结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