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乡下人家》(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一篇文质兼美、饱含乡情的课文,描绘了农家不同时节独特、迷人的景致,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抒发了作者陈醉云对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贴近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学生“初步体会思想感情”提供了学习支架。在教学时,要充分借助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初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围绕课后思考题,帮助学生梳理多幅田园风景画,学习用小标题概括画面,感受景物营造的画面感。但画面较多,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会出现寻找画面不全或是小标题不简洁等问题,因此可搭建支架,以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逐步推进,学习把握要点的方法。
本文的语言表达也具有特色。如“攀”“爬”“探”“率领”等动词的拟人化妙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的运用,将乡村景物生机勃勃的情景彰显得淋漓尽致,富有童趣,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深入体会。
二、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读“鸡冠花”“和谐”“朴素”“绘成”“率领”“倘若”“附近”“构成”“结瓜”等词语。通过观察图片、寻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捣衣”“时令”“向晚”“纺织娘”等词的意思,规范书写“率”。
(二)边读边想象,感受乡下人家一幅幅和谐质朴的风景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小标题概括画面,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瓜藤满架”“鲜花轮绽”“雨后春笋”三幅画面的美,初步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三、重点难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2.学会抓住关键句,获得一种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贴词卡,小组合作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学习新词
1.观看乡村图景,交流看到的美丽画面。(播放乡村图景)
导入: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鸡鸭牛群······乡村自然、清新的景色多么令人向往。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作家用他们的心和笔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那么,在作家陈醉云笔下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乡下人家》。(出示课题)
2.自由正确地读课文,思考作家笔下的乡下人家给自己留下什么感受。
3.正确认读字词。(出示词语)
(1)构成 和谐 绘成 附近 倘若 朴素
(2)结瓜 率领 鸡冠花
(3)时令 向晚 捣衣 纺织娘
4.深入学习。
(1)第一组词关注“素”是平舌音。
(2)第二组词关注多音字“结(jiē)瓜”“率(shuài)领”“鸡冠(guān)花”;指导书写“率”,注意笔顺:第三笔起先写中问部分“幺”,再写左边的点、提,右边的撇、点。
(3)第三组词关注理解词语的方法。
找近义词:时令-季节;向晚一傍晚;捣衣一洗衣。
图片解词:捣衣、纺织娘。
点拨:理解词语时可以找近义词,也可以通过图片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这些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5.初步交流作家笔下的乡下人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提问:文中有一段直接写了作者对乡下田园风光、农家生活的感受,你发现了吗?(出示句子)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小结:这一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更是作者对乡下人家最真切的印象。
(二)梳理画面,提炼文字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完成“乡下人家美景图”。
明确小组合作要求:《乡下人家》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独特、迷人”的画卷。给课文的每一段配一幅画、读一读每一幅图画的内容、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自己思考后,再小组讨论.完成示意图。
2.全班交流、小组汇报、(投影出示学生所填示意图)
预设一:我们组配了七幅图。根据每一段的内容分别配了一幅画,其中第二段配了两幅图画,分别是“门前各种花朵开放”和“屋后翠竹茂密,嫩笋在春雨后探出头”.
预设二:我们组配了六幅图。第三段和第四段都是介绍家禽觅食的.归类成一幅图。
3.小组讨论,用简洁的文字给每一幅图取名,继续填写示意图。
提示:用简洁的文字给它们取个名字,像第一幅就可以概括为“瓜藤满架”。
(板书:瓜藤满架)
4.小组汇报.交流反馈、
预设一:我们组给七幅图画取的名字是“瓜藤满架”“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儿觅食散步”“鸭子嬉水觅食”“院落晚餐”“秋虫鸣唱”、(相机板书)
预设二:我们组把鸡儿觅食散步、鸭子嬉水觅食归为“鸡鸭觅食”。(相机板书)
5.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完成填空练习。
提示:一幅幅美丽、纯朴的风景画,构成了独特的乡下人家。请根据提示,说-说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吧,(出示填空内容)
乡下人家住的房屋,屋前有(瓜藤满架),门前(鲜花轮绽),屋后(雨后春笋),门前屋后都有(鸡儿觅食散步),河里(鸭子嬉水觅食),夏天天高地阔地吃晚饭,秋灭听苦(纺织娘鸣唱)进入梦幺,真是一幅和谐,自然的风景画。
(三)理解关键词句,领略乡村之美
1.选择最感兴趣的美景图,并说明理由,(出示学习要求)
(1)独立选择,读一读最感兴趣的美景段落。
(2)小组交流喜欢这幅美景图的理由,把关键词记录在词卡上。
2.聚焦“瓜藤满架”,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段落、小组贴词卡、并合作介绍理由。
预设一:颜色美-“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色彩鲜艳。
预设二:动态美-“攀”“爬”,把藤当作人来写.更生动。
引导:作者用拟人的方法、使瓜藤有了手,静态的画面马上动了起来,让我们感受到瓜藤的勃勃生机。
预设三:自然美-石狮子威严庄重,大旗杆有些单调,与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小院不和谐,缺少生命力。
引导:如果用石狮子与大旗杆来装饰小院,合适吗?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蕴含着作者特别的情感。凸显了乡下人家自然生动的特点。
(2)朗读段落。
点拨:瓜藤满架,这么别有风趣的装饰--起读这一段,让我们的朗读也成为迷人的风景。
3.聚焦“鲜花轮绽”“雨后春笋”,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语段)
(1)小组贴词卡,并合作介绍理由。
预设一:鲜花不间断-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点拨:什么是“依着时令”?(出示图片)三月,芍药花傲然怒放;六月,漂亮的凤仙花花团锦簇;七月,火红的鸡冠花也来争奇斗艳;九月,大丽菊姹紫嫣红:这种花谢了,那种花又开了,这就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预设二:鲜花很特别-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点拨:“朴素”“华丽”两个词分别指什么?这些花本是平常的,并不是什么奇花异草,而且还随意地种在门前的场地上,非常朴素。可当它们一茬一茬地绽放后,在农家小院里显得特别鲜艳美丽,这就有了几分华丽,显示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这么朴素又有几分华丽的花,老师也很喜欢,我们一起读。
预设三:春笋生机勃勃-一个生动的“探”,让大家感受到了笋芽儿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破土而出,可爱而富有生机。
(2)男女生分别朗读段落。
提示:乡下人家屋前鲜花轮绽,屋后雨后春笋,让我们边读边想象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四)回顾示意图,整理过渡
我们走近了乡下人家,整体感受了多幅美丽的画面,细细品读了屋前“瓜藤满架”,门前“鲜花轮绽”以及屋后“雨后春笋”,其他画面又有什么独特迷人之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交流。(板书:美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