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青岛高二检测]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最重要的影响是增强了它的灵活性,引起了人口迁移和劳动力迁移的增长。由此推知( )
A.经济全球化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唯一诱因
B.劳动力迁移是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之一
C.在真正全球化之前没有出现人口的迁移
D.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决于劳动力是否流动
2.某电影讲述了二战前夕,一群难民为了逃生,竟然搞来火车,扮成车上的德军军官和俘虏。而这列假装开往集中营的火车的目的地是以色列。影片上映7年后,导演在影片续集里接着讲这群移民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他们生活得并不如意。一个本来信仰基督教的孩子,为了生存却不承认自己的真正身世。“这群移民”是( )
A.法兰西人B.犹太人
C.日耳曼人D.斯拉夫人
3.美国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20世纪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在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
D.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必然影响
4.在当今的新加坡,人口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苏格兰人等东、西方各民族组成。在教育上,政府规定每个学校把英文作为第一语言,其他的华文、泰米尔文、马来文作为可以任选的一种第二语言,从而给予4种语言平等的地位,兼顾到了各族的感情。这种方式( )
A.说明对英国文化的推崇
B.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
C.说明语言文化的不平等
D.强调了文化的多元一体
5.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5年欧盟有510万人出生,520万人死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从5.08亿上升到5.1亿,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
C.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6.据[美]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 )
A.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果
B.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7.随着近年来中东难民不断涌入欧洲,部分成员国家对欧盟强制摊派的难民接收任务多有怨言。长期反对此政策的奥地利外长库尔茨在2018年大选中获胜,坚决推行排斥难民政策。这表明( )
A.欧盟发展遭遇挫折趋于解体
B.中东国家对欧盟影响力增强
C.区域合作与民族主义有冲突
D.经济全球化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
8.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猛增到1160万,到1993年已经有1890万。这说明( )
A.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面临的难题
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
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
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
9.下图为2019年《经济学人》杂志封面的一部分,封面还附有“剪刀是可以装进集装箱运输的,但理发师不行”的文字说明。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发展陷入了停滞阶段
B.产业转型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趋缓
C.人口流动的困难制约经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需要合理的移民政策
10.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在形成各类移民社会,典型的移民国家和城市是( )
A.法国和上海 B.美国和新加坡
C.美国和广州 D.法国和广州
11.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猛增到1 160万,到1993年已经有1 890万。这说明( )
A.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面临的难题
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
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
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
12.“Shanghai L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nghai L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
B.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
C.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
D.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后,纳粹德国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建立“德国人移民区”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民主德国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联邦德国,
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建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问题,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接纳国家的欢迎。1946~1961年,总共有77.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的高素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到西方国家。
——摘编自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德国解决难民问题的影响。(6分)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青岛高二检测]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最重要的影响是增强了它的灵活性,引起了人口迁移和劳动力迁移的增长。由此推知( )
A.经济全球化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唯一诱因
B.劳动力迁移是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之一
C.在真正全球化之前没有出现人口的迁移
D.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决于劳动力是否流动
解析:由题干可知,经济全球化引起了人口和劳动力迁移,故B正确;A、C、D说法本身错误,排除。
2.某电影讲述了二战前夕,一群难民为了逃生,竟然搞来火车,扮成车上的德军军官和俘虏。而这列假装开往集中营的火车的目的地是以色列。影片上映7年后,导演在影片续集里接着讲这群移民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他们生活得并不如意。一个本来信仰基督教的孩子,为了生存却不承认自己的真正身世。“这群移民”是( )
A.法兰西人B.犹太人
C.日耳曼人D.斯拉夫人
解析:据“二战前夕”“扮成车上的德军”“目的地是以色列”“本来信仰基督教”等信息可知,此处的移民指的是犹太人,B项正确。
3.美国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20世纪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在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
D.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必然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65年到20世纪90年代,希望减少美国移民人口的美国人比例逐渐增高,这说明不断涌入的外来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因此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移民持排斥态度,C正确。
4.在当今的新加坡,人口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苏格兰人等东、西方各民族组成。在教育上,政府规定每个学校把英文作为第一语言,其他的华文、泰米尔文、马来文作为可以任选的一种第二语言,从而给予4种语言平等的地位,兼顾到了各族的感情。这种方式( )
A.说明对英国文化的推崇
B.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
C.说明语言文化的不平等
D.强调了文化的多元一体
解析:新加坡在教育上兼顾多种语言,同时又把英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这既尊重了语言的多样性,又有利于交流的顺畅一致,题干强调了文化的多元一体,D正确;把英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是因为英语在国际上运用广泛,而非推崇英国文化,A错误;兼顾各种语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B错误;C与材料相悖,排除。
5.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5年欧盟有510万人出生,520万人死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从5.08亿上升到5.1亿,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
C.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解析:由材料可知欧洲人口的增多是由于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而人口流动加速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给欧盟的影响,并未提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排除B项;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与移民人口大量增加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形成,排除D项。
6.据[美]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 )
A.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果
B.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解析:大批移民流入欧洲带去了各自的民族文化,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故D项正确;依据题干可知,移民涌入欧洲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A项错误;题干和历史事实都不能表明恐怖主义来自流入欧洲国家的这些移民,B项错误;C项与历史事实不符。
7.随着近年来中东难民不断涌入欧洲,部分成员国家对欧盟强制摊派的难民接收任务多有怨言。长期反对此政策的奥地利外长库尔茨在2018年大选中获胜,坚决推行排斥难民政策。这表明( )
A.欧盟发展遭遇挫折趋于解体
B.中东国家对欧盟影响力增强
C.区域合作与民族主义有冲突
D.经济全球化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
解析:依据材料“部分成员国家对欧盟强制摊派的难民接收任务多有怨言”“坚决推行排斥难民政策”并结合当今的世界局势来看,区域合作与民族主义等问题存在着冲突,C项正确;欧洲国家对于难民政策的抵制,不能证明欧盟趋于解体,A项排除;材料只反映了中东难民涌入欧洲,不能得出中东国家对欧盟的影响力增强,B项排除;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问题,D项排除。
8.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猛增到1160万,到1993年已经有1890万。这说明( )
A.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面临的难题
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
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
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
解析:从材料中的数据来看,难民人数大幅度增加,联系所学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可以看出,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故A项正确;难民人数大幅度增加,并非人员自由流动,排除B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的难民主要是因战争等问题产生的,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排除D项。
9.下图为2019年《经济学人》杂志封面的一部分,封面还附有“剪刀是可以装进集装箱运输的,但理发师不行”的文字说明。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发展陷入了停滞阶段
B.产业转型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趋缓
C.人口流动的困难制约经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需要合理的移民政策
【解析】根据图片及材料“剪刀是可以装进集装箱运输的,但理发师不行”可知,这反映了在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存在很多阻碍人才流动的问题,故C项正确;人才流动困难不会导致经济全球化陷入停滞状态,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产业转型,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0.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在形成各类移民社会,典型的移民国家和城市是( )
A.法国和上海 B.美国和新加坡
C.美国和广州 D.法国和广州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典型的移民国家和城市分别是美国和新加坡,故选B项。
11.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猛增到1 160万,到1993年已经有1 890万。这说明( )
A.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面临的难题
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
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
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
【解析】材料数据显示,难民人数大幅增加,联系所学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可以看出,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难民人数大幅增加,并非人员自由流动,排除B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的难民主要是因战争等问题产生的,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排除D项。
12.“Shanghai L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nghai L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
B.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
C.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
D.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意识,带来人的身份认知的变化,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全球移民是互相推动的,A项说法片面,排除;材料并未体现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排除B项;材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走向世界,还有英国,C项说法不全面,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后,纳粹德国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建立“德国人移民区”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民主德国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联邦德国,
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建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问题,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接纳国家的欢迎。1946~1961年,总共有77.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的高素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到西方国家。
——摘编自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德国解决难民问题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从二战中德国的结果、对外殖民政策、德国分裂等角度分析原因;特点从安置区域、影响因素、其他国家的支持等角度归纳。第(2)问影响,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德国经济、国际形象、国家之间联系、西方阵营的冷战争夺等方面归纳。
答案:(1)成因: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对外实施殖民失败而人口大量回流;大批苏联占领区(民主德国)居民逃往美、英、法占领区(联邦德国)。特点:农村地区比城市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渗透着深刻的冷战背景(积极接纳民主德国难民);得到美、加等国支持(向海外移民多)。
(2)影响:有利于尽快稳定战后联邦德国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改善德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加强联邦德国与美国等国的联系;使西方在冷战对峙中取得道德和心理上的优势;有利于对民主德国开展和平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