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后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后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7 14: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四川成都练习]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中说:“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上述材料评价的作品应是(  )
A.《摩诃婆罗多》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
2.就印度的主要文化形态——宗教文化而言,其主流宗教——印度教、佛教,同外来的伊斯兰教等异质文化相互影响,使印度文明呈现出多元同一的特征。这表明印度文化(  )
A.具有外族性B.具有同一性
C.具有包容性D.具有传承性
3.[2022·吉林长春月考]根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人民虚心好学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C.中日关系交往密切D.疆域临近交通便利
4.[2023·山东济南练习]古代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金字塔庙宇;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古代美洲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  )
A.传播宗教场所B.用于祭祀
C.用作国王陵寝D.贮藏文化遗存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在西方,根本不存在与印度的诸如种姓、杀戒、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之类的基本观念和制度有些微相似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印度思想中深奥的抽象观念,还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决定了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这说明印度宗教(  )
A.与西方其他文明区分明显
B.深刻影响了印度社会生活
C.教义抽象而富含哲理
D.教派众多而影响深远
6.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印度文化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007年2月,印度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修复完善工程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印度那烂陀
B.印度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7.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交流也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衰落
8.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这段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化造成的后果是(  )
A.经济衰退B.文化浩劫
C.国家分裂D.民族灭亡
9.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如下: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德里苏丹国、奥斯曼帝国、高丽王朝、大化改新。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伊斯兰文明
C.亚洲奴隶制国家 D.亚洲封建国家
10.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的作品而焚毁,祭司遭到屠杀。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  )
A.经济衰退 B.文化浩劫
C.国家分裂
11.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12.有观点指出:“农业歉收,人口过多,肆虐的疫病,外来入侵,社会变革和日趋失控的战争,所有这些均是为了揭开玛雅南部低地文明突然衰落之谜而作出的猜测。”此观点认为玛雅文明衰落是因为(  )
A.自然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过度
B.社会变革导致社会秩序崩溃
C.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影响
D.战争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和破坏
二、非选择题
13.[2023·青岛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导致了什么后果?(6分)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6分)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四川成都练习]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中说:“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上述材料评价的作品应是(  )
A.《摩诃婆罗多》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
解析:根据材料“东方的遗产”“刹帝利”“婆罗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有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摩诃婆罗多》属于古代印度文学作品,故A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故B错误;《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故C错误;《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代表作,故D错误。
2.就印度的主要文化形态——宗教文化而言,其主流宗教——印度教、佛教,同外来的伊斯兰教等异质文化相互影响,使印度文明呈现出多元同一的特征。这表明印度文化(  )
A.具有外族性B.具有同一性
C.具有包容性D.具有传承性
解析:题干主要表明了印度文明吸纳外来文明,因此印度文化具有包容性特点,故C项正确。
3.[2022·吉林长春月考]根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人民虚心好学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C.中日关系交往密切D.疆域临近交通便利
解析:《源氏物语》中大量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先进性,B项正确;日本人民虚心好学、中日关系交往密切和中日疆域临近交通便利,都只是客观因素,不是“中国古典文学典籍”在这本书中被大量引用的主要原因,A、C、D三项错误。
4.[2023·山东济南练习]古代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金字塔庙宇;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古代美洲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  )
A.传播宗教场所B.用于祭祀
C.用作国王陵寝D.贮藏文化遗存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玛雅金字塔是玛雅文明的代表之一,塔顶的平台上建有庙宇,主要功能是用于举行各种宗教祭祀仪式,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在西方,根本不存在与印度的诸如种姓、杀戒、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之类的基本观念和制度有些微相似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印度思想中深奥的抽象观念,还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决定了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这说明印度宗教(  )
A.与西方其他文明区分明显
B.深刻影响了印度社会生活
C.教义抽象而富含哲理
D.教派众多而影响深远
解析:从材料中的“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决定了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可以看出,印度宗教深刻影响了印度社会生活,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6.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印度文化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007年2月,印度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修复完善工程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印度那烂陀
B.印度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解析:玄奘为探求佛学西行天竺,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返回长安后专心翻译佛经,并将《道德经》等中国经典译为梵文,介绍到天竺,他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故D项正确。
7.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交流也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衰落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所以印第安文明内部缺乏交流,发展相对缓慢,印第安文明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缺乏交流,导致发展缓慢,C项正确;印第安文明交流很少,不等于没有任何交流,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印第安文明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理环境对印第安文明的限制,而印第安文明的衰落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错误。
8.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这段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化造成的后果是(  )
A.经济衰退B.文化浩劫
C.国家分裂D.民族灭亡
解析:据材料“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征服美洲后对玛雅文化的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经济衰退、国家分裂无关,A、C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玛雅文化造成的后果,D项不是材料主旨。
9.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如下: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德里苏丹国、奥斯曼帝国、高丽王朝、大化改新。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伊斯兰文明
C.亚洲奴隶制国家 D.亚洲封建国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德里苏丹国、奥斯曼帝国、高丽王朝、大化改新都属于亚洲区域内发生的历史事件,所以探究的应该是亚洲封建国家,故D项正确;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德里苏丹国、奥斯曼帝国、高丽王朝、大化改新都不属于上古时期的亚非文明,排除A项;日本、高丽不属于伊斯兰文明和奴隶制国家,排除B、C两项。
10.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的作品而焚毁,祭司遭到屠杀。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  )
A.经济衰退 B.文化浩劫
C.国家分裂
【解析】根据材料“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的作品而焚毁,祭司遭到屠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征服美洲后对玛雅文化的破坏,故B项正确。
11.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解析】由材料“国际压力”“民族危机感”等信息,并结合文章名称《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可知,日本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进行社会变革,以推动日本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日本借鉴了隋唐的发展经验,而不是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的紧迫感,排除A项;新罗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而不是造成严重威胁,排除C项;日本虽然有“民族危机感”,但并不能说明其出现了统治危机,排除D项。
12.有观点指出:“农业歉收,人口过多,肆虐的疫病,外来入侵,社会变革和日趋失控的战争,所有这些均是为了揭开玛雅南部低地文明突然衰落之谜而作出的猜测。”此观点认为玛雅文明衰落是因为(  )
A.自然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过度
B.社会变革导致社会秩序崩溃
C.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影响
D.战争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和破坏
【解析】材料“农业歉收,人口过多,肆虐的疫病,外来入侵、社会变革和日趋失控的战争”证明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23·青岛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导致了什么后果?(6分)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6分)
解析:第(1)题,由“646年”“日本统治者”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据此回答问题。第(2)题,从材料信息“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可判断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后果。第(3)题,从中日对比得出结论。
答案:(1)措施:学习和模仿先进的外国文化。影响:使日本得到迅速发展。
(2)国家:中国清朝。措施:闭关自守。后果:导致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近代列强侵华。
(3)略。提示:从善于学习、借鉴、创新的基础上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