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第一节。本课选用《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为重点鉴赏作品,让学生深切体验和感受到梅派的唱腔特色。同时选了《海岛冰轮初转腾》及程派、云派、荀派代表作品,通过作品的对比鉴赏,感受京剧的四大派别的唱腔特色。 京剧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梅兰芳不只是京剧流派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伟大象征一样,将梅大师搬上音乐课堂,也是中国人应然的艺术使命。作为中国京剧史上接触的有代表性的人物,梅兰芳一生的坎坷经历和艺术实践早已突破了个人生活的琐屑性而进入公共话语层面。 但京剧离我们的学生不近,尤其是在流行音乐充斥市场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几乎不会去接触。 本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实施中的主体性。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结合梅兰芳经典作品,以梅兰芳大师“一个艺术家的抗战”的心史历程和动魄抗争为贯穿,勾勒出梅先生一代人杰的高风亮节。本教学设计着眼于“开放”、“创新”,合理安排课的内容,将梅兰芳的真实人物与他创造的艺术形象有机的统一在同一空间,将真实的现实情境与梅兰芳的心理空间巧妙地结合,使学生熟悉音乐作品、了解了大师,初步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2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梅兰芳精湛的技艺和京剧大师的个人魅力,激发、培养、发展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
2、知识与技能: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及京剧的发展历史。通过体验、学唱梅派唱腔的基本特点,感受梅派艺术的魅力。对戏剧选段的对比欣赏,能简单分辨梅派的唱腔特色。
3、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和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感受、体验这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对比梅兰芳和张火丁演唱的《苏三离了洪洞县》体会“梅派”京剧艺术唱腔的魅力。
3学情分析
1、 经过初中对京剧的行当,伴奏乐器等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逐步了解了京剧。
2、 对于两百多年历史的国粹,学生只知其名而不闻其声,仿佛离学生的距离太遥远,由于节奏缓慢等特点不能很快被学生所接受,部分学生对京剧依旧存在着偏见,,必须正确引导并结合生活培养对京剧的爱好,实进一步健全学生的审美观。
4重点难点
重点: 1.聆听京剧唱段,在师生互动及鉴赏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体验梅派的唱腔美。
难点: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鉴赏、演唱等实践活动。 2.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发扬。
5教学策略的选择
1、课前聆听《唱脸谱》,欣赏京剧各行当的精美图片渲染气氛。教师演唱《穆桂英挂帅》选段《忽听得画角楼上金鼓传》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增进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苏三离了洪洞县》、《失子惊风》、《红娘》等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艺术。
2、学生演唱的方式体验京剧的唱腔特色,以同名作品对比鉴赏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
3、采用对比鉴赏、讨论、实践体验,教师积极引导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6教学过程
6.1 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一、导入
课前播放《唱脸谱》,京剧行当的精美图片
一、导入
1、师:刚才,我们听着《唱脸谱》,欣赏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说明今天的教学内容与什么有关?
生:京剧
2、接下来,我唱一段京剧,请大家猜猜这段京剧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
师:演唱《猛听得画角楼上金鼓声震》
生:梅兰芳
师:这段戏出自《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先生于1959年5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而创编的。也是梅先生生前出演的最后一出戏。
引出课题《京剧大师梅兰芳》
3、师:大家对梅兰芳了解多少呢?
学生回答问题。
师:梅兰芳字畹华,(生于1894年-于1961去世)。出生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10岁登上了北京的广和茶楼,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梅兰芳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京剧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独具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国内外,梅兰芳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因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体系之一。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代表作有:《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活动2【活动】二、新课教学
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梅葆玖演唱的《在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2、师:该唱段音乐要素与情绪如何?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情感?
生:节奏平稳、速度缓慢、旋律线条舒缓、感彩起立悲凉。 表达了虞姬细腻的心理变化、内心的忧虑和悲怆。
3、我们来学唱第一句,感受一下虞姬的情感。
师:唱之前有以下要求:用小嗓、身体坐直、手摆在腿上,身体向左稍微倾斜。
教唱:看待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唱中提示学生关注:音头和音尾的处理
跟伴奏唱
4、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梅兰芳演唱的《看待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感受梅兰芳的三美。
师:扮相美、唱腔美、身段美
5、接下来,我们来欣赏梅先生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唱段,感受梅先生的唱腔特色。
欣赏梅先生的《苏三离了洪洞县》视频
师:我这里还有一段《苏三离了洪洞县》,请大家对比两段有何异同?
生:音色不一样、分句不一样、尾音处理不一样。
梅派的唱腔特色:吐字清晰、嗓音圆润、甜美、嘹亮,韵味纯正醇厚、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
活动3【活动】三、知识运用
1、聆听以下作品选出梅派的唱段
《失子惊风》尚小云,
《海岛冰轮初转腾》梅兰芳
《红娘》荀派
2、刚才我们欣赏到的作品出自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被推出成为四大名旦。上海的《戏剧月刊》又从扮相、嗓音、身段等对四人排了座次,结果梅兰芳位列榜首。。
活动4【讲授】四、知识拓展
刚才听到的作品中都出现了安徽方言,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孕育期: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渐而代替昆曲一统京城舞台。
形成期: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形成了京剧。
成熟期:1883年-1918年,经不断发展,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
鼎盛期: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活动5【活动】五、情感升华
1、欣赏梅兰芳的剧照。
2、欣赏根据梅兰芳的《霸王别姬》创编的舞剧《江山美人》。
3、请学生讨论
学完《京剧大师梅兰芳》有什么收获?在流行音乐充斥着大街小巷的今天,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对京剧艺术能做什么?
活动6【讲授】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大家刚才的讨论很积极,说的都很好,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初步建立起了学习兴趣。希望大家闲暇之余关注京剧,喜爱京剧,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