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认识和了解,领略梅兰芳精湛的技艺和京剧大师的个人魅力能够让学生感动于梅兰芳“德艺双馨”的品质,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由此重新审视艺术的真正内涵和价值观,并进一步产生对京剧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2.通过对戏剧选段的对比欣赏,感受梅派艺术的魅力,激发、培养、发展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提高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艺术素养。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已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量,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学习群体。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京剧艺术的初步学习,再加上电视等媒体的耳闻目染,及平时课外知识的积累,高一学生对京剧艺术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成就,感受他的艺术表演特点;
2.感受体验《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两个唱段的情感内涵,以及南梆子、四平调的唱腔特点。
教学难点:
学唱一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体验和讨论,激发他们展现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
1、同学们,我国的国粹是什么?(学生齐答:京剧)
2、有一位京剧大师,在其5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钻研,勇于创新,塑
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发展、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他是谁呢?
学生回答:他是…….
3、京剧的“四大名旦”是谁?(答:梅兰芳,尙小云,荀慧生,程砚秋)这一京剧小知识为引入课题做了一个铺垫。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1.梅兰芳的生平了解
(1)播放“梅兰芳生平资料”幻灯片
教师:梅兰芳先生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四大名旦之首。
(2)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1、老师:首先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个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一唱段是在项羽兵败异常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虞姬劝他等候救兵;此时,项羽感到困乏,虞姬又劝他休息一会儿,项羽睡着后,虞姬步出帐外,以期驱散愁情的情况下演唱的。
2、带领学生朗读唱词,体会唱词涵义和情绪: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从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情绪:忧愁,凄凉)
3、欣赏音乐,感受唱段的节奏,速度有何特点?表达了何种情绪?梅兰芳的嗓音、念白、做工身段有何特点?(设计意图: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在聆听音乐时,可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
4、 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交流、总结:唱段的节奏较平稳,速度较慢,色彩清丽悲凉,抒发了内心的忧虑和悲怆,渲染了激战前夜难耐地寂静和凄凉。 梅兰芳的嗓音脆亮、甜润、宽圆;念白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身段优美轻盈,俏丽大方。无论口、眼、身、手俱充满感情,成功塑造了美丽、忠义的虞姬形象。
(3)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1、课件出示梅兰芳饰演的杨贵妃剧照)老师介绍剧情: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玉怀,并册封其为贵妃。一天,玄宗与杨玉怀相约在百花亭饮宴赏花。玉环在亭中久候,而不见玄宗驾临。后太监向玉环禀告:玄宗已转驾西宫去约会梅妃。杨玉怀哀怨自伤,乃在亭中独饮,沉醉而归。
2、欣赏视频,感受“四平调”的唱腔特点,及梅兰芳的表演特点。
3、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交流、总结:此片段表达了委婉缠绵、哀婉凄凉的情绪。
这一唱段的唱腔特点: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性,显得十分细致优美。是梅兰芳先生独创的“南梆子”唱腔。“南梆子”唱腔十分擅长表达细腻柔美的情致,所以在传统戏中,“南梆子”只有旦角和小生唱。
三、音乐知识
1、京剧的起源: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京剧起源 于“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它是一门音乐、舞蹈、艺术和杂技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戏剧
2、京剧四大名旦的介绍
教师提问:那么中国京剧男旦是如何形成的?(提问学生)
教师:因为古代封建思想严重、男尊女卑,在戏文中常有身份高贵的神佛仙圣与帝王的出现,所以决不容许女子登场亵渎神灵。因此古代女子在台上只准许弹唱歌舞,不能粉墨登场演戏。大家认为男旦扮演女性,与坤旦比起来有没有优势呢?
师生讨论:男旦从嗓音条件、武功条件都明显优于坤旦,甚至男旦的艺术生命要比坤旦长的多。经过近代戏曲改革,以梅兰芳为首的艺人将男旦表演艺术推到完美的化境,并因其高尚的艺德,奠定了男旦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教师: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行征集评选四大名旦的投票活动,选出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人,上海的《戏剧月刊》又从扮相、嗓音、身段、身段等对四人排了座次,结果梅兰芳位列榜首。
梅兰芳的贡献
(1)梅兰芳艺术成就
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在他塑造艺术形象中,有被封建礼数所不容的弱女子,也有追求爱情自由,敢于和邪恶势力搏斗的坚强女子,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刻画入微,栩栩如生。梅兰芳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在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从1919年到1960年,他三次赴日本、两次赴苏联、一次赴美国进行访问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2)梅兰芳的爱国精神
梅兰芳是个有民族正义感、有良知的表演艺术家。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9·18事变”,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广大地域,他先后编演了京剧《抗金兵》和《生死恨》,表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抵抗侵略的决心。当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他毅然告别了舞台,先后隐居香港和上海,蓄须明志誓死不为日本鬼子演出,为了自己家人的生活和接济京剧界同仁,他靠出卖丹青度过了艰难困顿的岁月,成了中国京剧界抗敌的表率。
京剧的历史作用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京剧的发展已有2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广大有知识,有抱负,有热情的青年学子去发掘与体验.就文化而言,京剧本身具有相当的教授作用.京剧在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当中也在相应的完善,从古至今,蕴涵了我国古代一些具有育人功能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礼,仪,仁,信,无不给于广大学生深刻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戏剧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其中,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能够感受到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德艺双馨的高尚风格。
活动3【活动】课堂活动
1、四大徽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大名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表演艺术特点?
4、京剧形成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吗?
活动4【作业】课堂总结
请几位同学来说说对国粹京剧或对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有何感想?
教师总结:京剧成就了梅兰芳,梅兰芳传承了京剧。梅兰芳的一生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爱国、敬业、革新。让我们记住课前我们朗诵过的那句话: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伟大的艺术家是这个民族的福分,我们拥有梅兰芳,是我们的福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