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配套教学设计(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配套教学设计(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6:55:4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3.通过聆听和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感受、体验这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体会梅兰芳“梅派”京剧艺术唱腔的魅力。
4.通过学习了解,感受京剧不仅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国粹,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知道京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
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中学音乐教育面对的大都是十四、十五岁左右的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性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要讲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迅速、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3重点难点
1.聆听京剧唱段,在师生互动及鉴赏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体验梅派的唱腔美。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鉴赏、演唱等实践活动。
4.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发扬。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京剧大师梅兰芳
(一)兴趣导入
1.伴京剧音乐欣赏一幅幅京剧图片。(多媒体课件)
2.请同学们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讲的内容和什么有关?
3.教师自弹自唱《唱脸谱》中的京剧部分,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走进京剧,导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
1.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梅兰芳的了解。(课前预习)
2.教师穿插引导介绍梅兰芳。
(1)介绍梅兰芳:原名澜,字畹华、浣华,号鹤鸣,江苏泰州人。
他八岁时学戏,10岁登台演出。
(2)介绍梅兰芳在京剧中扮演“旦角”。
补充知识: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3.介绍梅先生都曾到过的地方,使我国的京剧艺术走向世界。
观看:梅先生到美国和前苏联的一段视频资料,系统了解他在京剧上所作的贡献。
4.抗战时期,讲述梅先生“蓄须明志”的故事,拒绝为敌伪演出,其崇高的民族气节为大众所钦佩。
5.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断桥》、《天仙配》、《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三)欣赏京剧片段,体验梅派的唱腔美。
1.带着问题欣赏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演唱的《霸王别姬》中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思考:
①这段唱腔在行腔上有什么特点?
②这段唱腔在音色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讨论
3.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四)教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中一段,唱中体会梅派的唱腔美。
1.唱之前,对坐姿的要求:重心稍向左倾斜,两手放左腿上,抬头,挺胸,用最明亮的眼睛看着老师。
2.教唱第一句歌词: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分为四部分:
a.看大王(旦角用假声演唱)
b.在帐中
c.和(huo)衣
插入:京剧的形成: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经过“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
d.睡稳(“稳”字唱时下滑)
3.不同形式的演唱品味。
(1)教师同学生一起唱。唱时注意腔调的准确。
(2)学生齐唱。唱时注意总共换了几次气。
(3)请同学单独作示范。同时试着加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手势动作。
(4)跟着伴奏音乐一同演唱。
4.再次欣赏梅兰芳原唱录音,品味梅派唱腔美。
思考:京剧旦角演员是否只有这样一种演唱风格?
四大名旦唱腔特色:
梅派:婉转妩媚、雍容华贵
程派:幽咽婉转、起伏跌宕
尚派:错落有致、酣畅淋漓
荀派:活泼欢快、清新流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