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京剧的经典片段作品,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以及相关京剧的知识,简要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弘扬民族艺术文化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生在已经过的初中音乐课学习的基础上,对教材中已讲授课程内容有所掌握,但是对新学期的内容没有预习,知识空缺。但是学生对学习音乐学科的兴趣仍然较高,对音乐作品欣赏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对音乐这门非高考科目的重视度还不是很高。从平时学习情况看,学生对现代音乐兴趣浓厚,对古典和民族音乐的鉴赏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我注重了音乐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落实,搜索相关音乐知识,引导学生在欣赏部分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一些教材规定传授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京剧行当的划分及欣赏、感受京剧的唱腔。
难点:辨别京剧行当之间的区别,体会京剧的风格特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京剧
(一)导入:讲述霸王别姬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播放《霸王别姬》中的唱段,让学生谈谈这段表演视频是哪种艺术种类。
(二)引入课题——京剧(欣赏作品、学习相关知识)。
师:在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有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这三者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在中国的戏曲中,京剧乃其中佼佼者,被炎黄子孙称之为“国粹”。
1、简要介绍京剧产生、发展的简要历史。
师: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从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算起,至今也只有二百多年,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京剧。
2、简要介绍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及主要代表人物。
师:在京剧形成的过程中,谭鑫培、王瑶卿是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大师。
在京剧诞生早期:老生三杰——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革新后期: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方、苟慧生等(梅兰芳的梅派风格)
3、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师:简要讲述其剧情是京剧历史剧《霸王别姬》的一个唱段。
生:谈欣赏其表演视频后的感受,体会情绪。
在这个唱段中,寓动于静,节奏平稳,速度较慢,色彩清丽悲凉,抒发了角色内心的忧虑和悲怆,渲染了激战前夜难耐的寂静与凄凉。
4、京剧相关知识:
<一>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即角色)
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红生、武生、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青衣)、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行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 “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功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
丑: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
俗称小花脸。分为文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二>四大艺术功夫表现手段:唱、念、做、打。
唱:歌唱;
念:念白;
做:舞蹈化后的形体动作;
打:武打和翻跌技艺。
<三>京剧的主要声腔:以二黄和西皮为主。
二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表现肃穆。
西皮:旋律起伏变化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
<四>京剧的场面:分为“文场”(管弦乐器伴奏),“武场”(打击乐器伴奏)
<五>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
师:简要介绍现代京剧: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视为现代京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
现代京剧作品:《孽海波澜》、《青霜剑》、《沙家浜》、《海瑞罢官》、《红灯记》等。
生:感受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刻画了李玉和坚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忠诚,蔑视敌人和大义凛然的精神。
(三)对比欣赏,讨论与思考
讨论现代作品与原始京剧的不同之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表演妆扮、语言风格、剧情表现、思想感情方面进行对比)
(四)教学延伸:1、学生搜集并讲述梅兰芳的生平贡献,学习传扬他革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2、欣赏李玉刚《新贵妃醉酒》,与《贵妃醉酒》进行对比欣赏,感受体会不同风格特色和异同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